首页 理论教育 父母长寿是喜是惧,注重心中孝和敬态度

父母长寿是喜是惧,注重心中孝和敬态度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言外之意,子女照顾好自己不让父母担心,就算尽孝。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出处:《论语·里仁》释义:父母的年龄不可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另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伤心。说明孝顺父母要注重每时每刻,不可等待。说明心中孝、态度敬才是真正的孝。

父母长寿是喜是惧,注重心中孝和敬态度

【父母唯其疾之忧】

出处:《论语·为政》

释义:父母最担忧的是子女生病。言外之意,子女照顾好自己不让父母担心,就算尽孝。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出处:《论语·里仁》

释义:子女侍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应该婉转地劝告,如果父母不能够听从自己的劝告,仍然要恭恭敬敬,不违背他们的意愿,任劳任怨。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出处:《论语·里仁》

释义:父母的年龄不可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高兴,另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伤心。

【事父母,能竭其力】

出处:《论语·学而》

释义:侍奉父母,应该竭尽全力。事:通侍,即侍奉、服侍的意思。

【子欲养而亲不待】

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

释义:儿女想要赡养父母,但双亲都不在人世了。待:等待。说明孝顺父母要注重每时每刻,不可等待。

【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孝养》

释义:孝敬父母在于内心充满敬意与爱心,不在于礼节上做得是否周全。说明心中孝、态度敬才是真正的孝。

【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书

释义:不怠慢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慢:慢待,指态度冷淡,不礼貌。

【人子之事亲也,事心为上,事身次之,最下事身而不恤其心,又其下事之以文而不恤其身】

出处:明·吕坤《呻吟语》

释义:子女侍奉父母,最主要的是要让他们心情愉快,其次才是关心他们的身体,倘若只关心他们的身体而不关心他们心情是否愉快,就显得更差一些,而最差的则是只保持表面上的礼节而连他们的身体都漠不关心。

【守身不敢妄为,恐贻羞于父母】(www.xing528.com)

出处: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释义:一个人谨守自己的行为举止而不胡作非为,就是因为担心自己的不良行为会使父母蒙羞。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出处:清·李毓秀弟子规

释义: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不能偷懒。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出处:清·李毓秀《弟子规》

释义: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子女)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排除。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出处:清·李毓秀《弟子规》

释义: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出处:清·作者无可考《劝报亲恩篇》

释义: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

【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出处:清·作者无可考《劝报亲恩篇》

释义: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心生厌烦。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出处:清·作者无可考《劝报亲恩篇》

释义: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

【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出处:清·作者无可考《劝报亲恩篇》

释义: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挂念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