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弟子规》争议与修订: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弟子规》争议与修订: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另一种意见则抓住《弟子规》个别句意的不妥处,不及其余,全盘否定其对民族道德培正规范的积极意义,视其校园的传播为与现代文明背道而驰,复活封建主义,开历史倒车的天大笑话。有鉴于此,赞同第一种意见的人以推出《弟子规》修订本来回应歧见,企图以全新规范推广于家庭、学校、企业乃至全社会。此外,还有持第三种意见的,完全由自己新编《弟子规》的创新式做法。

《弟子规》争议与修订: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弟子规》为清朝康熙年间山西绛州的秀才毓秀(1662—1722)所作,原名《训蒙文》。与国内最著名的儿童启蒙书相比,包括各以历史、姓氏、识字见长的“三百千”等,它更突出专门针对父母、师长之众多子弟的行为规范之用,其影响之大,读诵之广,已在当前国学热中,日益宣示出不可替代的家教学风的仪范作用。

《弟子规》以《论语》“学而篇”中有关“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教诲为纲,把儒家教义、读书方法与中国人的为人处世准则等贯串起来,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四句一节,少则四节、多则十余节为一章,合计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字,分五章编纂而成,在三百余年的流传中,为中华民族的无数子弟,细述了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交结朋友,善待他人,读书修身,谨小慎微,为人处世的礼仪常识与品行规范,成为启蒙养正,影响深远,教育良家子弟如何敦伦尽孝,忠厚谨信,防邪归道,养成淳善传世家风的最佳读物。

尽管由于时代流转,市场经济文化融汇,人口政策,家庭结构的发展变化,儒家的社会根基不再,但《弟子规》的深远影响,依然令国人难以忘怀,并因各自的视角与观点的不一,造成在如何传承《弟子规》精义的问题上,各执己见的歧议,约略如下。

一种意见是将《弟子规》作为所有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学习生活等方面,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视其为集中国传统家训、家规、家教之大成的最佳读物,倡导以各类方式普惠大众。另一种意见则抓住《弟子规》个别句意的不妥处,不及其余,全盘否定其对民族道德培正规范的积极意义,视其校园的传播为与现代文明背道而驰,复活封建主义,开历史倒车的天大笑话

有鉴于此,赞同第一种意见的人以推出《弟子规》修订本来回应歧见,企图以全新规范推广于家庭、学校、企业乃至全社会。此外,还有持第三种意见的,完全由自己新编《弟子规》的创新式做法。

比较而言,第一种态度于民族复兴时代,助燃了国人重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情之火,满足了人们对先祖教诲,崇文重道,贵德修身,敬师孝亲,兄弟友爱,家庭和睦的追怀期盼,顺应了中华文明之邦的发展趋势。但亦有未细加辨析的不足。第二种意见则有值得世人警醒之处,它告诫我们不可因为道德的失范而病急乱投医,将有副作用的不良精神食粮也囫囵吞下,消化不良而致病。(www.xing528.com)

对第三种意见,一方面应以鼓励尝试,在实践中予以检验;另一方面也不宜像过去那样,集体凑合,任意改写新造“经典”,把本不属于国学经义的一孔之见,硬塞进《弟子规》里,名不符实,模糊了原书的意旨与韵味。故最好的方法,应该是推陈出新,有眼光,有目的,有取舍,辨而析之后,再推介《弟子规》、《三字经》一类的国学普及精典。

故我们主张尽量尊重古人的心血和劳动,利用历经千百年传颂不已,脍炙人口,朗朗上口,押韵顺口的诵文,为传播中华文化的正能量服务。只有在确确实实有必要,非改不可之处,如明显有悖于现代文明,且不符合现代科学的常理,不改真会误人子弟时,才可做二三字的极小改动,绝不能随意大改乱动,以壮我民族家规之精魂,造福于万代。

是为简序。

洽乐斋主

2013年11月18日

颂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