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孝教:探访父母是孝顺之道》

《孝教:探访父母是孝顺之道》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吃五谷杂粮,时可染病,若子女染病即非孝顺,不染病即为孝顺,天下并无此理。父母年事既高,易患疾病,子女当常探视,延医看病,才是孝顺父母之道。子承父业,当然无可非议,孔子更是站在“孝”的高度来加以提倡。在孔子的孝教中,对父母的精神赡养是一个重要方面,要求子女时时刻刻尊重老人,不但不能给他们脸色看,还要尽量使他们开心。

《孝教:探访父母是孝顺之道》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释文】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记在心中。一方面为他们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担忧。”

【品文】父母对子女的诞辰刻骨铭心,几乎没有能够忘怀的;子女对父母的诞辰却难以记在心中。当然孔子所说的要切记父母的年龄,不是仅在父母的生日为之庆贺,而是从尽孝的角度来劝诫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父母年事日高,子女为他们长寿感到高兴,又为他们接近人生终点感到担忧。俗话说:“不生子女不知报娘恩。”同样的,父母离去才知生命之可贵。父母若一日撒手人寰,悲戚必然会从心底而生,深感生命脆弱。当然,君子不惧生死,而只担忧天降大任无以完成,人生价值无以实现。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释文】孔子说:“侍奉父母要婉转奉告他们的不对之处,如果他们不听从,仍要恭敬而切勿冒犯,尽管内心着急但不要怨恨。”◎几:意为轻微,婉转。◎违:违背,冒犯。◎劳:操劳,忧虑,焦虑。

【品文】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无私的,古往今来,没有丝毫改变。父母所做到的不仅是爱人(子女),而且也是爱己(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在父母的大爱、永爱之中,子女不必疑其非爱、无爱。子女对其爱的回报,只要达到敬的标准,父母就会满足了。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释文】孔子说:“父母健在时,子女不出远门,如有必要出去时要有明确的去处。”◎方:指出行有明确的去处。

【品文】父母年事既高,需要子女养老送终。在孔子时代,交通通信不发达,因而主张子女要在父母身边厮守。随着时代的发展,交通、通信的进步,子女出远门谋生、任职,已经无可厚非。但是,儿行千里母担忧,这种亲情牵挂是远到天边也割不断的,子女当能感知、体察,因此要经常回家看看,以尽孝道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释文】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父母只有疾病之忧。”◎孟武伯,即仲孙彘,孟懿子之子,谥号为“武”。

【品文】朱熹《集注》说:“言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常以为忧也。”意思是说父母担心儿女的疾病,未免牵强附会。“其”在此处当指前文中的“父母”,朱熹释为“代指子女”,“其”确实是代词,但文中并无“子女”二字,不知如何代之?人吃五谷杂粮,时可染病,若子女染病即非孝顺,不染病即为孝顺,天下并无此理。父母年事既高,易患疾病,子女当常探视,延医看病,才是孝顺父母之道。

(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释文】(1)孔子说:“父亲健在时,观察其子的志向;父亲去世时,观察其子的行为。”◎没:通“殁”,死亡。◎行:是多音多义字,此处意为行为。

【品文】父亲在时,其子多无做主之时,然可以参与发表见解,于中可见其子的志向与学识;父亲亡故,其子遇事不但要有自己的见解,而且还要付诸行动。见解可以很多,但行动只有一个,这体现了行事的能力。(www.xing528.com)

【释文】(2)“如果其子三年不改变父亲的处世和行为准则,那么就可以说是竭尽孝道了。”

【品文】一般地说,古人寿短子多,其父亡时,其子有的尚处在青壮年甚至少年和童年时期。古代又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发家致富,继承家学,往往需要几代人为之付出努力。子承父业,当然无可非议,孔子更是站在“孝”的高度来加以提倡。如果其子另辟蹊径,走出其父既定轨迹,无论成功与否,是不是就属于不孝呢?孔子未提出也未回答这个问题。从逻辑上来说,肯定这一部分,并不意味着否定另一部分,我们不能据此推断孔子的答案是否定的。三年,是古人为父母服丧的年限,于此三年中,观察其子的行为,如果无改于父道,三年后再改的可能性就很小了。但是,人的一生情况是很复杂的,不可一概而论,不可因为父亲的所思所为,来限定其子的前程和革新精神。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释文】子游请教孝道。孔子说:“现在人讲到孝,以为能供养父母就行了。但犬马也能得到饲养;如果供养父母没有孝敬之心,这和饲养犬马有什么区别呢?”◎子游:孔子弟子,姓言名偃,字子游。春秋时吴人。长于文学。仕鲁,曾为武城宰。

【品文】孔子将赡养父母分为物质赡养和精神赡养两个方面,赡养父母不能像饲养犬马那样没有人情味。子女赡养父母乃是天经地义,要能做到冬暖夏清,无微不至。

(1)子夏问孝。子曰:“色难。(2)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释文】(1)子夏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在任何时候对父母都要做到和颜悦色是件难事。”◎色:子女的脸色。

【品文】作为孝顺的子女,要对父母做到和颜悦色。在孔子的孝教中,对父母的精神赡养是一个重要方面,要求子女时时刻刻尊重老人,不但不能给他们脸色看,还要尽量使他们开心。作为被父母好不容易拉扯大的子女,这有什么不容易做到的呢?相传,乾隆皇帝对纪晓岚说:“有人说,圣人之言都可以对成对子,要将‘色难’二字对出来却很难。”纪晓岚说:“容易。”乾隆说:“那你就对上一副吧?”纪晓岚说:“臣已经对过了。”乾隆仔细一想,原来纪晓岚是以“容易”对上了“色难”,这是一副无情对。对子虽然无情,人还是有情的,只要真有孝心就会变“色难”为“容易”了。

【释文】(2)“遇到有事,子女要抢着去做;有好酒好菜,先让父母品尝。难道这就是孝顺吗?”◎弟子:年幼的人,这里指子女。◎食:食物。◎先生:年长的人,指父母。◎馔:食用。

【品文】孝顺父母不只是抢着干活,也不是像对待客人那样招待吃喝就行了,更主要的是要敬重老人、关怀老人、体谅老人。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释文】孟懿子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为孔子驾车,孔子告诉樊迟说:“孟孙(即孟懿子)问我什么是孝,我告诉他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问道:“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健在时,要以礼相待;父母去世了,要按照礼节埋葬和祭祀。”◎孟懿子:鲁国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孙,名何忌,死后谥“懿”。朱熹《集注》称:“时三家谮礼,故夫子以是警之。”◎御:驾车。

【品文】孔子主张以礼善待父母,应为天下儿女所共鉴。朱熹《集注》引胡氏之语云:“人之欲孝其亲,心虽无穷,而分则有限。得为而不为,与不得而为之,均于不孝。”子女能够孝顺父母,也是一种缘分,而这种缘分是有限的。父母在世的时候不孝顺,父母去世的时候想要孝顺,难道还会再有机会吗?所以为人子女,应该在父母健在的时候竭尽孝顺之道,才不会痛失缘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