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爱在西元前:探讨爱情与婚姻的视角》

《爱在西元前:探讨爱情与婚姻的视角》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论时间如何变化,我们和古代两河流域的人们面临着同一个问题——性、爱与婚姻。伊南娜是古代两河流域历史上重要的女神,是爱情女神,伊南娜是其苏美尔名字,阿卡德语称为伊什塔尔,在之后的流传与演变中,伊南娜演化为娜娜女神。

《爱在西元前:探讨爱情与婚姻的视角》

巴比伦人有一个最丑恶可耻的习惯,这就是生在那里的每一个妇女在她的一生之中必须有一次到阿芙洛狄忒的神殿的圣域内去坐在那里,并在那里和一个不相识的男子交媾。许多有钱的妇女,她们自视身份高贵而不屑于和其他妇女混在一起,便乘坐着双马拉的带围帘的马车到神殿去,她们身后还要跟着一大群仆从。但是大多数的妇女是坐在神殿的域内,头上戴着纽帽;这里总是有大群来来往往的妇女,在妇女中间,四面八方都有用绳子拦出来的通路,而不相识的人们便沿着这些通路行走来做出他们的选择。一经选好了位子的妇女在一个不相识的人把一枚银币抛向她的膝头并和她在神殿外面交媾之前,她是不能离开自己的位子的。但是当他抛钱的时候,他要说这样的话:“我以米利塔女神的名字来为你祝福。”因为亚述人是把阿芙洛狄忒叫作米利塔的。银币的大小多少并无关系,妇女对这件事是不能拒绝的,否则便违犯了神的律条,因为一旦用这样的方式抛出去的钱币便是神圣的了。当她和他交媾完毕,因而在女神面前完成了任务以后,她便回家去;从这个时候开始,不论你再出多少钱,便再也不能得到她了。因此,那些美貌妇女很快便可以回去,但是那些丑陋的必须要等很长的一个时候才能够履行神圣的规定,有些人不得不在神殿的圣域内等上三四年。

——[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第一卷,199页

爱情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告子曰:“食色,性也。”喜欢美好的事物是人的本性,在古代两河流域也不例外。也许三千年前的城市已然被漫漫黄土湮没,楔形文字已成为世人难懂的语言王权与律法只不过是让人唏嘘感叹的逝去的权威,古老神祇的荣光也早已暗淡,然而,爱情穿越了五千年的时光,当我们再次阅读古老文献中的爱情诗神话、伊南娜女神赞美诗婚姻判决书的时候,我们依然可以直接感受到生活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人们对爱情的理解与追寻、对繁衍生息的崇拜、对执手偕老的企盼,以及爱与恨之间赤裸裸的转变。无论时间如何变化,我们和古代两河流域的人们面临着同一个问题——性、爱与婚姻。(www.xing528.com)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他的著作《历史》中曾经宣称在巴比伦城看到上述景象:巴比伦城的女性在一生中必须去一次女神庙,去完成神赋予她的使命——满足一个陌生男子对她提出的性爱要求,那些美貌的女人很快能完成任务然后离去,而有的丑陋的人却要等三四年之久。然而,在现存浩如烟海的楔形文献中,我们并没有发现如希罗多德所述的场景与神的任务,也许这只是希罗多德的道听途说。不过,我们依然可以从中了解到关于古代两河流域宗教文化的蛛丝马迹,希罗多德提及的阿芙洛狄忒神庙,应当是古代两河流域性与爱女神伊南娜的神庙,而希罗多德根据他的古希腊习惯把这神庙称为阿芙洛狄忒神庙。伊南娜是古代两河流域历史上重要的女神,是爱情女神,伊南娜是其苏美尔名字,阿卡德语称为伊什塔尔,在之后的流传与演变中,伊南娜演化为娜娜女神。希罗多德所描述的巴比伦人对性爱的开放态度可能并非事实,但我们可以从伊南娜神话和伊南娜赞美诗中看到古代两河流域的人们对性爱的态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