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精妙运筹 极致利用浑水摸鱼策略

精妙运筹 极致利用浑水摸鱼策略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浑水摸鱼,最初应该是来自生活实践,渔民们在捕鱼时,发现水越是浑浊,鱼儿就会晕头转向,这个时候乘机捕捉,往往会容易得手。运用“浑水摸鱼”之计,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利用混乱。应对“浑水摸鱼”之计,可以采取下面的策略:一、防止混乱。刘备趁曹仁和周瑜激战无暇他顾的时候,派兵马趁乱攻取南郡,诈取荆州,避开危险,也节省了自己的力量,将“浑水摸鱼”之计运用到了极致。

精妙运筹 极致利用浑水摸鱼策略

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

趁着敌人内部发生混乱,一些弱小的力量左右摇摆不定,没有主导的情况下,设法使这些弱小的势力归顺我方,被我方利用,就像天黑了就要准备睡觉、休息一样自然。

动荡之际,数力冲撞,弱者依违无主,敌蔽而不察,我随而取之。《六韬》曰:“三军数惊,士卒不齐,相恐以敌强,相语以不利,耳目相属,妖言不止,众口相惑,不畏法令,不重其将:此弱征也。”是鱼,混战之际,择此而取之。例如,刘备之得荆州,取西川,皆此计也。

社会动荡不安的时候,就会有多种社会力量和集团相互冲突,而总有一些相对弱小的力量举棋不定,不知道要依附哪一方好,就会分散躲避而不让人察觉到他们。这个时候,我方要随手把这些弱小的力量争取过来。兵书《六韬》上说:“全军多次发生惊慌,士兵散漫,又把敌人估计得过于强大而产生畏惧心理,交头接耳地相互说一些不利于自己的泄气话,并且相互挤眉弄眼,谣言不断,蛊惑人心,不畏惧法令,不尊重将帅,所有这些都是其力量衰弱的征兆啊。”这就像无所适从的“鱼”,应该在混战之时乘机捕捉。比如刘备得荆州、取西川,用的就是这一计谋。

浑水摸鱼,最初应该是来自生活实践,渔民们在捕鱼时,发现水越是浑浊,鱼儿就会晕头转向,这个时候乘机捕捉,往往会容易得手。这句俗语后来逐渐被移植到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以至被兵家和军事指挥员们用来作为表述某种军事谋略的军事术语。

作为一种乱中取胜的计谋,它同“趁火打劫”有着许多相似之处,都是趁乱捞取好处,但两者还是有区别的。

运用“浑水摸鱼”之计,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利用混乱。动荡混乱的局面并不是经常可以遇到的,所以要积极利用,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定不能放过敌人陷于混乱之中的时机,另外,如果敌人的混乱还不足以让我方获利,可以设法把水搅浑,让局势变得更加不可收拾,以方便我方从中取利。

二、乱而取之。水被搅浑之后,能见度必然极低,鱼儿在水中辨不清方向,我方就可以轻易地从中捞到好处。在军事争战中,陷于混乱的各方都会将注意力集中在互相争夺上,必然会有很多利益无暇顾及,而且也会暴露出一些漏洞来,这个时候,对其中的任何一方出手都可以轻松获利。

三、滥竽充数。水混之时,是鱼儿晕头转向、辨别能力最弱的时候,这个时候进行伪装,滥竽充数,以假乱真,能够更容易地进行活动。

应对“浑水摸鱼”之计,可以采取下面的策略:

一、防止混乱。敌人之所以能够“摸鱼”,主要还是利用了“浑水”的时机,因此,想要从源头上防止损失,首先就要杜绝“浑水”状况的出现。所以,要时刻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不能让河水被人故意搅浑。

二、保持冷静。如果水已经被搅浑,处于混乱之中时,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能跟着胡乱瞎闯,从而误入有心人的“渔网”。因此,外面环境越是混乱,越是要保持沉着、冷静,盲目冲动只会葬送自己。

三、及时脱身。混乱之中,要尽快想办法离开旋涡,在辨不清方向时,要先想办法找一个安全的地方隐藏起来,再仔细观察形势,一旦可以脱身,应该果断迅速地逃离险境。

要想摸到“鱼”,必须要水浑,而搅浑水的办法有很多种,这个时候可以与其他的计策配合使用,必定会威力大增。

南郡是荆州辖下的“九郡”之一,本由荆州牧刘表统领着,刘表死后,曹操南征,占领了荆州。赤壁之战后,曹操、孙权、刘备三家瓜分了荆州,其中南郡由曹操占据着。

为了防止孙权北进,曹操派大将曹仁驻守南郡。这时,孙权、刘备都在打南郡的主意。周瑜率先出手,他首先开始整顿军马,准备接着乘胜攻打南郡。孙乾奉刘备之命带着礼物前来道贺,周瑜听孙乾说刘备屯兵油江口,便知道刘备也有取南郡的意思,心中十分气愤,便假装说要亲自去向刘备道谢,其实是想和刘备谈判。周瑜、鲁肃到了油江口,刘备设宴款待他们,双方谈到夺取南郡的事,刘备便故意说:“曹仁把守着南郡,恐怕不好对付。”周瑜果然受激,气愤地说:“我要是取不了南郡,任由你去取。”(www.xing528.com)

周瑜很快就率军攻下了彝陵,随后引军进攻南郡。曹仁心中焦急,忽然想起曹操曾经给他留下过一个锦囊,打开一看,原来是一条妙计。曹仁按计而行,把城中兵马全都撤出去,在城墙上遍插旌旗,虚张声势

【旌旗】

第二天,吴军攻城,曹仁、曹洪率军迎战,没打几个回合便假装战败,带着军队逃跑,吴军在后面追击。周瑜见城门大开,便引军进城,不料,刚到城门口,城中就弓弩齐发,箭如雨下,吴军没有防备,死伤无数,就连周瑜也中了箭,被部下救回。这时,曹仁、曹洪又率着人马杀了回来,大败吴军。

周瑜中的是一支毒箭,虽然及时拔出,可是还需要静养,并且不能发火动怒。曹仁预料到周瑜伤重,就天天命令军士在营外叫骂,周瑜十分愤恨,忍不住带兵出战,可是还未交锋,周瑜就忽然大叫一声,口吐鲜血掉下马去。吴军只好撤兵回营,不一会儿,营中便挂起白色幛幔,说是周瑜死了。曹仁得知这个消息后大喜,便决定夜里去劫营。没有想到这正是周瑜的诡计,吴营中布满埋伏,将曹军打得落荒而逃。吴军大胜而归,高兴地直奔南郡,却见城上旌旗飘扬,刀枪鲜明。大将赵云大声说:“我奉军师将令,已取了南郡城,请都督不要责怪!”周瑜大怒,便下令攻城,却被城上乱箭逼回。

【旌旗】

原来赵云已奉诸葛亮之命,趁周瑜、曹仁激战正酣之时,轻易地攻取了南郡。诸葛亮又利用搜得的兵符[1],连夜派人冒充曹仁请求救援,轻易地诈取了荆州、襄阳。刘备趁曹仁和周瑜激战无暇他顾的时候,派兵马趁乱攻取南郡,诈取荆州,避开危险,也节省了自己的力量,将“浑水摸鱼”之计运用到了极致。

唐朝开元十七年,契丹大将可突干大举进犯唐朝疆土。唐玄宗命张守珪为幽州节度使,出兵讨伐契丹。张守珪一方面积极整顿兵马,训练士卒;另一方面加强幽州城防,垒高加厚城墙。可突干连攻数次,均被打退。

为了麻痹幽州守军,可突干派出一名使者拜见张守珪。张守珪部署军队加强戒备,随即打开城门。契丹使者声称是来投降的。张守珪明知契丹使者是来窥探虚实的,便将计就计地对使者说:“既然可突干派你来投降,我会派人随你到贵处去受降。”张守珪随后派部将王悔代表唐朝,随契丹使者持节[2]前去受降。王悔见到可突干后说明来意,可突干假惺惺地设宴盛情款待。王悔观察前来陪宴的将领,有的是真心实意地劝酒,有的则表面举杯,暗中咬牙,虚伪应酬。刚巧契丹小卒中,有一个王悔认识的人,他告诉王悔,分掌兵马的衙官李过折与可突干有仇。于是,王悔决定以这一矛盾促使契丹军队内讧,乘机铲除元凶。

王悔找机会与李过折联络感情。但另一方面却在李过折面前大夸可突干的才能,以激起李过折的嫉妒之心。李过折果然动怒:“可突干发动这场战争,人民惨遭涂炭,何才可取?”王悔乘机进言:“李将军一世英雄,论才能不比谁差。你若能除掉可突干,我在唐王面前保举,你至少可拿到王爵。”王悔的话正中李过折的下怀,于是王、李二人拟订了举事计划。王悔安排既定,又探得可突干已派人去突厥搬兵,便匆匆忙忙地赶回幽州。

王悔走后的第二天晚上,李过折果然率兵突然闯入可突干的营寨。当时可突干醉酒熟睡,在不知不觉中被李过折砍掉了脑袋。李过折平日骄横恣肆,不得人心,这次他杀了大将可突干,引起可突干的亲信和其他部将的愤怒。可突干的余党涅礼纠集一伙人反攻李过折,李过折不久被涅礼所杀。此时的契丹军已乱成一团。张守珪乘机猛攻契丹大营,斩杀无数,并生擒涅礼。

张守珪之所以能平定契丹,关键在于先挑起敌人的内讧把“清水”搅浑,然后乘乱前去“摸鱼”。

智慧小锦囊

在一片混乱之中,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我们既可以趁着混乱为自己捞取利益,也可能因为混乱而被别人夺取利益,怎样才能获利而不失利呢?重要的是两点,一是冷静镇定,这是应对一切复杂情况时最重要的素质;二是实力,要想乱中取胜,必须要有强大的实力保证,否则即便获利也保不住胜利的果实。

[1] 【兵符】古代调兵遣将用的一种凭证。

[2] 【节】符节,古代使者所持的作为凭证的信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