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促进我国个人信用消费发展

如何促进我国个人信用消费发展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各国信用消费的构成来看,住房信用消费、汽车信用消费和信用卡消费所占比例在90%以上,是信用消费的主体。将信用消费与保险相结合,也是重要的风险防范和转移手段。应尽快制定和健全与信用消费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消费信贷法、住宅抵押贷款法、个人信用制度、担保和保险制度、个人信用破产制度等,使消费信贷有法可依、有序运作。

如何促进我国个人信用消费发展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买方市场已基本形成,各种商品供给充裕,开展信用消费的市场环境已经基本具备。发展信用消费应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实际,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引导消费观念转变,倡导适度负债和超前消费的新的消费观念。同时应尽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养老统筹保险医疗保险及各类商业保险,调整人们对未来支出的预期,使人们增加安全感,消除后顾之忧,提高即期消费欲望,从而积极使用信用消费。

(2)分步骤、有重点、循序渐进地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制度。第一阶段,以信用卡资料和个人住房贷款资料为突破口,运用电子化、网络化技术手段,建立个人客户信用信息资料库,并以存款实名制为基础建立个人信用总账户,个人与银行的所有业务往来均通过总账户进行,从而使银行全面掌握个人的经济活动。第二阶段,由人民银行牵头,各商业银行参加,组建金融系统联网的个人信息库,形成银行间的消费者信息交流机制,各银行通过计算机网络互相提供查询消费者信用记录。第三阶段,国家成立专门机构,联合银行、证券、保险、法院公安税务、审计等部门,全面收集、整理、分析、传送个人信息资料,各部门既是信息的提供者,又是信息的使用者,从而实现全社会的个人信息集中管理和资源共享,同时用立法的方式确定信息的发布、使用、保密范围,多层次综合开发利用。

在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调查制度的同时,银行应建立起规范化、标准化的个人信用评级体系。主要评定以下项目:职业类型、收入(包括个人收入和家庭收入)、本人和家庭财产、文化程度、职务职称、年龄、居住(自有、租用或其他)及其稳定性、工作稳定性、与银行业务往来、信用历史、担保情况等。通过信用评分结果分为不同档次,据以决定贷与不贷、贷款金额、贷款期限、利率以及还款方式等,提高消费信贷决策科学性、准确性和效率

(3)大力发展住房信用消费、汽车信用消费和信用卡消费。从各国信用消费的构成来看,住房信用消费、汽车信用消费和信用卡消费所占比例在90%以上,是信用消费的主体。(www.xing528.com)

(4)信用消费与担保、保险相结合。建议由政府出资组建个人贷款担保基金或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担保基金公司,为个人消费贷款特别是长期贷款提供政府担保,以降低消费信贷的风险。将信用消费与保险相结合,也是重要的风险防范和转移手段。

(5)建立和完善信用消费的法律、政策环境。应尽快制定和健全与信用消费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消费信贷法、住宅抵押贷款法、个人信用制度、担保和保险制度、个人信用破产制度等,使消费信贷有法可依、有序运作。建立适合信用消费发展的消费政策环境,一是逐步建立起以个人商品化消费为主体的消费制度,二是取消各种限制居民消费的行政规定,拓宽消费领域,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6)积极发挥银行在扩大消费信贷市场中的作用。商业银行应将消费信贷作为业务发展的重点之一,加强消费信贷的宣传和营销,逐步扩大消费信贷的服务领域,针对不同的消费信贷品种和贷款对象的多元化需求,在利率、期限、还款方式等方面消费者提供多种选择,并改善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将推动信用消费的社会责任和开办消费信贷的自身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发展自身业务的同时,带动和促进用消费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