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首都功能定位在首都都市圈中的重要性

首都功能定位在首都都市圈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对首都都市圈中首都特征的分析和对国际化首都在非首都功能疏解方面经验的总结和介绍,可以对与北京具有可比性的国际性、特大型首都功能做如下定位: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产业定位方向,构建多层次的城市功能区和空间布局,并具有健全的区域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经验的核心城市。北京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周边城市则是附属功能定位,以发展第一、第二产业为主,需要根据各地专业化水平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首都功能定位在首都都市圈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首都都市圈中首都特征的分析和对国际化首都在非首都功能疏解方面经验的总结和介绍,可以对与北京具有可比性的国际性、特大型首都功能做如下定位: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产业定位方向,构建多层次的城市功能区和空间布局,并具有健全的区域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经验的核心城市。具体到北京,课题组认为,可对其在京津冀经济圈中作为首都的功能定位进行如下概括:

1.明确北京作为京津冀经济圈核心城市的产业定位为生产性服务业

北京具有特殊的地缘优势,要发挥其带动和辐射作用,通过其强大的集聚功能有效带动城镇化发展。北京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如金融服务业、信息通讯业、运输业)为主;周边城市则是附属功能定位,以发展第一、第二产业为主,需要根据各地专业化水平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例如,对于企业而言,控制中心、研发中心应该在首都集聚,而相应的制造部门应分散在外围城市,如福田汽车,其研发中心在北京,其制造部门逐步向河北地区扩散,实现京津冀都市圈内城市间的优势互补和产业结构优化

2.构建明确、有层次的产业分工体系

从上述国际经验看,首都经济圈的核心城市和周边外围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体系是比较明确的,前者发展服务业,后者则以制造业等第三产业之外的产业为主。对于京津冀地区,也应该借鉴这种分工体系模式,即北京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尤其要发展高新产业、高端服务业;天津可借地缘优势发展临港重工业;河北则定位于原材料重化工、农业等产业。(www.xing528.com)

3.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推动产业空间布局

要实现首都经济圈重点逐步向中小城市转移的功能定位,需要有完善的交通网络为基础,从而提高核心城市之外的吸引力,使人口和资源向外围流动,促进产业分工的实现。2014年京津冀地区启动了三地公交卡的互联互通,未来需要加快城际交通的互联互通,尤其是航空铁路和高铁的一体化体系,不断降低首都经济圈各城市之间区域市场的运输成本和贸易成本,为产业结构布局的调整打好基础。

4.推动构建区域产业平台、打破行政壁垒

实现首都经济圈一体化需要消除制度性障碍,建立多地互融互通关系。例如大气污染问题,京津冀地区已经实现了交通路网的全监测,共同应对大气污染,但仍有很多机制性建设可以深挖。另外,还需要合理的区域规划政策,针对各地为政、限制政府间合作的问题,可以考虑在目前存在的政府间合作框架基础上,建立城市群协调机构或独立的区域治理委员会,将区域协调权力赋予该机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