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外婆的爱在背带中传承

外婆的爱在背带中传承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外婆深情地唱起“背带欢”来:“鲤鱼上天去生蛋,麻雀下海去做窝;吉利日子到来了,外孙门前凤毛落。”歌声一起,人们便知道外婆唱的是七言“壮欢”。外婆在针脚中注入对外孙的疼爱和期望,在图纹中藏入对女儿的祝愿和思念。主家对这条背带视如珍宝,认为只有用外婆送来的背带背孩子,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因为它承载了外家整个家族的美好祝福。背带成了联结孩子和母亲的纽带。

外婆的爱在背带中传承

在一些地区,孩子满月这天,年轻的夫妻抑制不住心里的高兴,在门口翘首以盼,等待孩子的外婆的到来。

外婆邀三五妯娌一起结伴去外孙家,在外孙家门口,外婆从布袋里抓出一把一把的米花撒向天空,这些白花花的米花在霞光里翻滚、碰撞,然后轻轻地落到地面,像冬天落下的雪一样,十分好看。这就是外婆进外孙家的头一个仪式——撒米花,它预祝外孙家往后不缺米,日子如花般飘香!这时孩子的爸爸马上捧出糯米酒来,在酒杯中加入一块熟猪肝或者熟猪肉,然后双手捧给外婆喝,表示以酒肉相待,欢迎外婆的到来。

外婆喝完酒,脸上泛出光彩,她拿出自己缝的背带。大多数背带可分为背带盖、背带芯、背带柱、背带尾、绑带等几部分。背带盖指背带的最上方呈正方形的一块布,不用时它一般放置于背带里侧,使用时将它竖起来,可以遮盖住孩子的头部,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背带芯指背带的正中心部位,它起着包住孩子背部的作用,一般大面积的装饰图案都集中在背带芯。背带柱指位于背带芯两侧的长柱状装饰。有的背带柱两边的柱子数量相同,有的背带柱两边的柱子数量不同。背带尾指背带最下方的三角形或方形部分。有的背带尾占的面积大,有的只是一块小小的黑布;有的背带尾有图案装饰,有的没有。一般在系背带时会将背带尾包进孩子的屁股位置,由绑带捆扎隐藏起来,可起到给孩子屁股保暖的作用。绑带指背带两侧长长的布带,一般为纯色布,无装饰。

外婆深情地唱起“背带欢”来:“鲤鱼上天去生蛋,麻雀下海去做窝;吉利日子到来了,外孙门前凤毛落。”歌声一起,人们便知道外婆唱的是七言“壮欢”。这种“欢”七言一句,四句一首,节奏不快不慢,娓娓而起,缓缓而收。外婆的第一首歌还未落音,主家请来的歌手马上以“欢”答“欢”:“昨夜筷子长出叶,今早门墩会唱歌;吉利日子来到了,娃仔开眼见外婆。”外婆兴奋得眼角的鱼尾纹也跳跃起来,她接着唱:“鱼见浪花尾也摆,鸟见绿叶心也开;看见外孙会笑了,外婆捎得背带来。”

背带图案美丽,做工精巧,让人赞叹。外婆在针脚中注入对外孙的疼爱和期望,在图纹中藏入对女儿的祝愿和思念。背带上的刺绣图案以花、动物、几何纹饰为主。花的种类甚为丰富,有牡丹花、石榴花菊花梅花莲花桂花茶花等。动物纹有游鱼、飞鸟、彩蝶、蜜蜂、龙、虾、狮、虎、麒麟等。几何纹有太阳纹、八角纹、四方纹等。

广西大部分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服饰上的纹样成为他们独有的记录方式:壮族背带上绣满了各式各类的花朵,象征花婆的哺育;苗族妇女把祖辈迁徙漂泊的历史绣在孩子的衣裤和背带上;在瑶族的背带中,能看到民族图腾——五彩龙犬绣于其上;侗族背带上太阳图案出现最多,因为在侗族古歌创世女神萨天巴创造了九个太阳,晒干了洪水,解救了后来繁衍侗族的姜良、姜妹;水族的背带上一般都有蝴蝶的图案,源于水族为蝴蝶后代的历史传说。(www.xing528.com)

外婆手捧背带,继续用歌声传达对外孙美好的祝福:“总想背带变张网,网得天边一颗星;星子灯会读书,肚有文章几聪明。”主家对这条背带视如珍宝,认为只有用外婆送来的背带背孩子,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因为它承载了外家整个家族的美好祝福。故有的孩子虽已长大成人,但儿时的背带往往还被母亲视为珍品。

●壮族背带

广西向来以农业生产为主,对于劳动妇女来说,背带是一种必需品,在田地里、山道上、圩场上,到处可以看到用背带背着孩子的母亲。而对于孩子来说,背带给了他们第一份来自母亲的安全感,在背带里他们跟随母亲的活动开始打量世界,在母亲坚实温暖的后背熟睡,在母亲的背上一天天长大。背带成了联结孩子和母亲的纽带。

仫佬族背带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