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亲情传承:壮族寿米缸祝愿健康长寿

亲情传承:壮族寿米缸祝愿健康长寿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广西壮族聚居地区,不少老人家中都有一口“神奇”的米缸,平稳地摆放在老人的床头。它的“神奇”之处,便在于它承载了晚辈对家中老人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最后将红绸布圈和车轴线放在寿米缸上,留作纪念。安放寿米缸的习俗,表达了晚辈们对老人的尊敬、孝顺和爱戴。虽然光靠这几口米粥不足以缓解老人的病痛,但其中所蕴含的是壮家儿女对家中老人身体健康的关切之情,充分展现了敬老孝亲的优秀传统。

亲情传承:壮族寿米缸祝愿健康长寿

在广西壮族聚居地区,不少老人家中都有一口“神奇”的米缸,平稳地摆放在老人的床头。按照壮族的习俗,这口缸被称作“寿米缸”,在缸中添入的新米称作“寿米”。它的“神奇”之处,便在于它承载了晚辈对家中老人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

老人年满60岁,就到了做寿的日子,人们依据当地风俗选好良辰吉日,举行安放寿米缸的仪式。仪式当天,村里的年轻人奔走相告,每人带上一些新鲜大米作为寿米,再带上一只鸡来到老人家中。老人的女儿或孙女,备好一口新缸、红绸布、一些寿米和一个肥猪头。

仪式开始,老人的女儿将寿米缸安放在老人的床头(一些人家也会请师公来安放寿米缸,并念长寿经),拜三次后,往缸中放入寿米。其他亲人依次往缸中放入寿米。放满之后,在缸边插上青竹叶,在缸口蒙上红纸或红布然后盖紧。放寿米意为祝愿老人健康长寿、福寿绵绵。随后,给老人“披红挂彩”——老人的女儿将红绸布圈挂在老人的脖子上,并递给老人一个车轴,由老人将悬挂在蚊帐杆上的纱线往车轴上绞,表示“拉力回来”,意为祝老人身强力壮。最后将红绸布圈和车轴线放在寿米缸上,留作纪念。仪式结束后,亲人们同桌畅饮,向老人敬酒,祝贺老人健康长寿。安放寿米缸的习俗,表达了晚辈们对老人的尊敬、孝顺和爱戴。(www.xing528.com)

寿米缸安放好后,缸中添入的米只供老人食用,平时不能煮吃,只有当老人身体不适或生病时才取一些来煮吃。寿米缸中的米不能取完,一般不能送给他人。如要送人,则要把米煮熟,老人自己先吃一两口,之后才能送人。晚辈们对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十分关心,发现老人身体不适、出现病痛时,除请医生医治外,还会取出寿米缸里的寿米熬粥给老人吃。虽然光靠这几口米粥不足以缓解老人的病痛,但其中所蕴含的是壮家儿女对家中老人身体健康的关切之情,充分展现了敬老孝亲的优秀传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