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课堂管理的中度控制与师生平衡

教师课堂管理的中度控制与师生平衡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高度的控制方法背后的主要哲学信念是,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外部环境造成的。抽象地说,无论是教师的低度控制,还是高度控制,都不是理想的管理方式,在某种程度上都是超出了一定的度,因而“过犹不及”。教师中等程度的控制不只是一个符合中庸之道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它的确在师生地位的天平上达到了平衡。这些当然有赖于教师对教育教学艺术的把握,也要求教师实行中度控制的课堂管理。

教师课堂管理的中度控制与师生平衡

教师高度的控制方法背后的主要哲学信念是,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外部环境造成的。教师的责任是选取和强化合适的行为并根除不合适的行为。在成人更多地给学生提供指导并做出选择的时候,学生却少有选择的可能。

该方法的倡导者有斯金纳(Skinner)、坎特尔(Canter)和多布森(Dobson)。

斯金纳主要因其首先在《自由和尊重之外》(1971)一书中表达的行为矫正哲学而闻名。行为矫正方法是关于为塑造行为而进行的强化或惩罚技巧。教师的责任在于学生表现出良好行为时,提供强化或奖励,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教师给以惩罚。行为矫正方法是一种必须一贯应用的经过组织而有系统的模式。它包括如下几个技巧:强化正确行为者;忽视违规行为,或表扬守规行为;应用应急或“筹码”管理制度(“token”management systems);立约规定合适的行为。

坎特尔在《明确训导法:今日教师负责的方法》(1976)中所阐述的明确训导法(asseaive discipline)的目标是,教学生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藉此提高其自学和学业上的成功。教师的作用是:制订规章制度和指导,以明确规定可接受与不可接受的行为的界限;教授这些制度和指导;必要时,取得家长或管理人员的帮助。

坎特尔的明确训导计划有三个部分:规章制度、由于合适行为而获得的肯定、由于不良行为而得到的后果。(www.xing528.com)

多布森在《敢于约束》(1970)一书中认为,只有在一个既有爱又有约束的环境中才会出现健康而幸福的儿童。由于必须教儿童学会自律和表现尽责行为,所以不允许放纵儿童。教师有责任确立行动范围,并强化后果,给儿童遵从教师的要求提供最充分的理由。另外,他还主张少用体罚

上文概述的教师管理三种风格所分别隐含的哲学信念一望而知,容易看出从教师的低度控制到中度控制再到高度控制的另一面,即是学生自我管理程度由较高水平到中等水平再到低等水平的变化。抽象地说,无论是教师的低度控制,还是高度控制,都不是理想的管理方式,在某种程度上都是超出了一定的度,因而“过犹不及”。教师中等程度的控制不只是一个符合中庸之道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它的确在师生地位的天平上达到了平衡。在今天这个追求民主意识和民主精神的时代,不仅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重视学生主体性。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如何使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这些当然有赖于教师对教育教学艺术的把握,也要求教师实行中度控制的课堂管理。不过,到具体的课堂环境,在管理一个班级的不同时期,也许适宜于采取低度控制或高度控制,这就是说要求教师采取不同程度的控制策略。事实上,上述三种管理风格中的许多具体管理策略,在具体的课堂情景中,针对具体的教育对象,都各具不同的意义。因此,很难既笼统又恰当地判断三种管理风格孰优孰劣。

(陈振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编辑、硕士。福州:《教育评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