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教师课堂管理的风格及影响因素

中学教师课堂管理的风格及影响因素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领导采取较自由民主的管理方式,还是采取较专制的、监督的管理方式,影响着教师教学能动性的发挥,从而影响教师课堂管理的风格。班级规模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重要因素。

中学教师课堂管理的风格及影响因素

(一)课堂管理的概念

课堂管理是一种协调和控制的过程,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协调课堂内各种人际关系,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环境达到最优化的状态,从而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二)课堂管理的原则

现代课堂管理一般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了解学生的需求

这是教师进行课堂管理的心理依据,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有效性的手段。

2.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

课堂管理的有效性是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的基础之上的。它能够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创造积极向上的群体心理气氛,从而提高课堂管理的效果。

3.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

在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上,教师应尽可能地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教学上,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学习的有效性。

4.建立教室常规(www.xing528.com)

所谓教室常规是指能维持课堂秩序的一些行为准则,也是课堂管理的依据。如上课之前准备好各种学习用具等。它不仅可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良好的学习行为,还能帮助学生获得自我管理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1.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

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对课堂管理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教师领导风格的影响来实现的。学校领导采取较自由民主的管理方式,还是采取较专制的、监督的管理方式,影响着教师教学能动性的发挥,从而影响教师课堂管理的风格。

2.教师的领导风格

有研究显示,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有着直接的影响,参与式领导和监督式领导对课堂管理有着不同的影响。采取参与式领导的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创造比较宽松、自由、积极向上的气氛,鼓励自由发表意见,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采取监督式领导的教师,比较专横、独断,其注意力更多地放在集体讨论的进程和学生的问题行为上。

3.班级的状况

班级的状况指班级规模的大小和班级的性质这两个方面。班级规模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班级规模越大,教师课堂管理的过程越困难。班级的性质主要体现在班风和学风上,教师应该根据班风和学风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和课堂管理模式对其进行指导教育,以期获得良好的管理效果。

4.学生对教师的定型期望

所谓定型期望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职业和职务类型的人在行为表现、动机和意向方面存在某种固定的期望。对于教师来说,这种期望是教师长期交往方式和一般行为的结果。班级的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和与教师的接触过程中,会对教师的课堂行为形成定型期望。他们希望教师以某种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和课堂管理,这种期望必然会影响课堂管理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