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坚持发展性:推进理论创新,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阐释力和引领力

坚持发展性:推进理论创新,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阐释力和引领力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共产党人着眼于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适应时代主题转换的过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和与时俱进,而这个过程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生命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从实际要求出发,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着眼点,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提炼出符合时代需要,为人民群众所认同的新的理论观点,推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

坚持发展性:推进理论创新,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阐释力和引领力

回顾百年历程,马克思主义从传入中国到成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再到形成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不断结合的历史过程。中国共产党人着眼于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适应时代主题转换的过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和与时俱进,而这个过程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生命力。毛泽东思想之所以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就在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把中国国情和阶级力量对比的正确分析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有机结合,破解了中国革命面临的一系列特殊复杂的问题,指明了中国革命胜利发展的道路。更为重要的是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内涵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本质上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实践支持,也孕育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范式和实践范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从实际要求出发,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着眼点,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提炼出符合时代需要,为人民群众所认同的新的理论观点,推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邓小平理论就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挣脱教条主义的束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提出的。邓小平理论构建起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新的话语体系,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实现了一次全方位的创新。正是由于当时党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具有一股强劲的创新态势,使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充满了蓬勃生机,进而有力地批判了“两个凡是”、历史虚无主义、“异化论”、资产阶级自由化、极端个人主义错误思潮,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排除各种干扰,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具有了时代性、把握了规律性、赋予了创造性,有力地抵制了当时的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伪科学、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球化科技化、信息化、市场化的新境遇下,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有效回应和解答了当时人们对于发展问题的思想困惑,有效地抵制了各种思潮的侵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创新的优良传统,回答了新时代重大现实问题,紧密结合新时代的时代条件、实践要求,直面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判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了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极大地提高了理论对于实践的阐释力,进一步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了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