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形象记忆:事物在头脑中形成清晰印象的方法

形象记忆:事物在头脑中形成清晰印象的方法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形象记忆,就是在记忆时尽量多印留直观形象,尽量多运用形象思维,以提高记忆的效果。形象感知是记忆的根本,它是指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儿童出生6个月左右就会表现出形象记忆,如认知母亲和辨识熟人的面貌,就是形象记忆的表现。于是,人类越来越偏重于使用左脑的功能进行意义记忆和抽象思维了,而右脑的形象记忆和形象思维功能渐渐遭到不应有的冷落。

形象记忆:事物在头脑中形成清晰印象的方法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意思是听到不如看到的可靠。它还包含着这样一个道理,即直观形象的事物给人的印象较为深刻。识记过程也是这样,直观形象的材料比枯燥抽象的材料容易记住,大量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例如,老师向同学们分别出示10个形象的实物和抽象的词语,然后当场请他们回忆。结果,学生们能回忆出实物8个,而词语只能残缺不全地记起7个。几天后,这种差异更加明显,实物能回忆出6个,词语却只能回忆出2个。

因此,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相对于死记硬背而言,我们更提倡形象记忆。所谓形象记忆,就是在记忆时尽量多印留直观形象,尽量多运用形象思维,以提高记忆的效果。

其实,实际学习中有很多同学喜欢用形象记忆法,下面就是一个同学的表述:

政治历史地理需要背诵记忆的内容很多,如果要一字不漏地背下来,不仅浪费时间,而且精力消耗大。如果能够在学习每一课时,就能用形象记忆的方法,在脑海中形成一幅画面,对这一课的大致编排情况形成系统记忆,就能节省大量时间。比如,我虽然不能完整记住历史课本上的每一个字,但当回想起某一个内容时我知道它在书本的什么方位,左或右,上或下,知道这一课的重要图片分布在哪个位置,知道这一页翻过来是哪一课的什么内容等。这样的形象记忆既能避免死记硬背的枯燥,又能节约大量时间,同时也能达到预期的记忆效果。”

也许很多学生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形象的事物容易记忆呢?这得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谈起。人们认识客观事物依靠感知器官,而感知正是从直观形象开始的。实物形象的记忆最直接,而对抽象概念、系统知识的记忆则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做基础。

美国图论学者哈拉里强调形象的重要,他说:“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鲁迅先生也很重视形象的作用,他在任教时就常用画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更是直接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形象感知是记忆的根本,它是指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它是以感性材料,包括事物的形状、体积、质地、颜色、声音、气味等具体形象的识记、保持和重现。它带有显著的直观性和鲜明性。人的记忆都是从形象记忆开始的。儿童出生6个月左右就会表现出形象记忆,如认知母亲和辨识熟人的面貌,就是形象记忆的表现。所以,形象记忆是由感知到思维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

形象记忆是人脑中最能在深层次起作用的、最积极的,也是最有潜力可挖的一种记忆力,是目前最合乎人类右脑运作模式的记忆法,它可以让人瞬间记忆上千个电话号码,而且可达一个星期之久而不会忘记。但是,当人们在利用语言作为思维的材料和物质外壳,不断促进了意义记忆和抽象思维的发展,促进了左脑功能的迅速发展,而这种发展又推动人的思维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步、完善,并越来越发挥无比神奇作用的过程中,却犯了一个本不应犯的错误——逐渐忽视了形象记忆和形象思维的重要作用。

于是,人类越来越偏重于使用左脑的功能进行意义记忆和抽象思维了,而右脑的形象记忆和形象思维功能渐渐遭到不应有的冷落。经过漫长的岁月之后,终于发展到今天的“左脑占优势”的社会,左脑这个后起之秀已成为公认的“优势半球”。(www.xing528.com)

其实,我们对右脑形象记忆的潜力还缺乏深刻的认识。那么,形象记忆和意义记忆之间的差别究竟有多大呢?据日本创造工学研究所所长中山正和推算,我们一般人“记忆中的语言信息量和形象信息量的比率为1:1000”。美国图论学者哈拉里有一句名言,“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根据这个道理,你在记忆时,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对那些艰深抽象的知识材料,设法使之形象化。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1)运用模像。例如,学习时可借助于模型、图像、照片、录像、电影电视幻灯片等,通过对它们的观察来获得对事物的感性认识

(2)形象比喻。用自己熟悉的事物识记材料,例如用“皇冠上的明珠”来比喻“哥德巴赫猜想”这一数学命题,妙趣横生,易于记忆。

(3)语言描述。对于抽象的材料可用形象化的语言来阐述,也就是所谓的深入浅出,记忆起来就会快得多了。

总而言之,直观实物形象易于记忆。亲眼看一只动物,亲手做一件标本,亲耳听一首歌曲,亲口尝一个水果,亲身到一个风景区浏览,得到的印象要比听别人讲的鲜明得多,要比从书本上看的生动得多,记忆也自然要牢固得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