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仅有清晰目标与方向的政策才能形成合力

仅有清晰目标与方向的政策才能形成合力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只有明确了政策目标与方向,才能让各政策实施主体聚焦于政治、经济或社会其他领域的一面或多面,朝共同方向发力。财政支出政策应向更有利于促进总需求结构调整、鼓励创新、增强创新能力、促进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方向调整。二是货币政策应当注重提升金融市场配置资本的效率,营造良好、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高效、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

仅有清晰目标与方向的政策才能形成合力

只有明确了政策目标与方向,才能让各政策实施主体聚焦于政治经济社会其他领域的一面或多面,朝共同方向发力。具体来讲,产业政策、区域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要服务于国民经济供给体系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可持续增长的目标。总量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尽可能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结构性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要服从于产业结构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

一是在配合产业政策方面,财政政策可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第一,调整税收政策,形成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的税收体制。应尽量淡化税收优惠政策的所有制取向;逐步取消以区域(园区)为主的税收优惠,代之以鼓励企业创新与研发、技术改造、节能与环境保护投资,以及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为主的税收优惠政策;改革消费税,将污染重、能耗大的消费品纳入征收范围,对重污染、高能耗的消费品实行高税率;加快资源税改革,尽快将煤炭及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铁矿及其他金属等具备条件的税目改为从价计征;开征独立的环境税,将目前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收费项目改为税收,逐步将适用范围扩大到更多排放量大的污染物,税率设定遵循“先低后高”的原则。

第二,调整财政支出政策。财政支出政策应向更有利于促进总需求结构调整、鼓励创新、增强创新能力、促进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方向调整。适当调整财政政策提高国内消费水平,提高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降低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净出口的依赖性。加大对技术创新、技术扩散的支持力度;加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公共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并注重与装备自主化的结合,在加强新一代信息网络、高效清洁发电、特高压输变电、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生态环境等重大工程建设的同时,提高重大工程装备的国产化率,推进自主装备整件和零部件需求发展;加大财政投入,进一步鼓励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品的消费。

第三,调整和完善补贴政策。应将选择性补贴的政策模式调整为普遍性补贴;补贴的重点由生产环节转为研发与创新、消费环节,控制补贴的范围和规模,尤其是要遵从WTO《补贴与反补贴协议》,禁止使用出口补贴和进口替代补贴;规范补贴制度,提高补贴的透明度,并建立严格的补贴政策事前、事中以及事后评估程序。

第四,财政刺激政策与各级政府主导投资的力度不宜过大,以逐步稳定信心、避免恐慌性情绪过度蔓延为宜。重点在于降低经济周期中经济结构剧烈调整对社会经济所带来的冲击,避免经济结构剧烈调整所带来的社会动荡,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顺利进行创造较为稳定的社会、经济与政治环境。

二是货币政策应当注重提升金融市场配置资本的效率,营造良好、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高效、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

第一,积极稳妥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使利率能真正反映资金供求关系,使投资者在信贷过程中承担真实的资金成本与风险成本。这一方面可以从根本上抑制低效率的粗放型投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抑制产能过剩;另一方面,可以形成倒逼机制,迫使企业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和经营绩效。(www.xing528.com)

第二,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健性,为企业经营和产业结构调整创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一方面,货币政策应避免将存贷款基础利率压得过低;另一方面,应将货币投放量增长控制在适度范围内。此外,还应强化专业型和市场型的监管方式,及时释放金融投机属性所积累的价格膨胀风险。

第三,加快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提高资本在产业间和企业间的配置效率,为国民经济供给结构的调整创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在加强监管的同时,逐步放开银行业等金融服务行业的准入管制,鼓励更多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发展,发展社区银行、区域性银行。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形成交易所、全国性股权转让市场、区域性场外市场及券商柜台场外市场三个大的层次,服务于多元化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和多层次投资者投资需求。在加强监管的基础上,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适当放宽创业板对创新性、成长型企业的财务准入指标,为尚未盈利科技创新型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创造条件,并实行不同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拓宽其资金来源,促进资金汇聚渠道的多样化。

三是产业政策自身也要不断提高合理性和科学性,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配合创造条件。

加快产业政策模式的转型,实施市场友好型、以“增进市场机能与补充市场不足”为特征的功能性产业政策。产业政策的核心是提升产业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而市场机制是配置资源、激励创新、化解过剩产能、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最为有效的工具。但是,市场机制能否充分发挥作用取决于市场制度(或市场体系)的完善程度。产业政策自身要提高连续性和稳定性,形成明确的企业经营预期,同时尽可能减少对总量性政策的干扰。实现调控政策的协调一致,必须先解决产业政策自身的内部不协调、不一致问题。因此要加强产业政策的统一规划领导,减少部门之间的割裂、掣肘。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要加强产业政策的统一制定、统一实施和协调机制建设。在既有的体制框架下,可以通过项目制的政策落实方式促进经济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此外,要加强中央产业政策与地方产业政策的协调,保证产业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的有效落实。要加强中央和地方产业政策执行效果的后评估,通过对产业政策执行过程的控制和产业政策后评估双管齐下地促进产业政策的规范执行。

四是以多种形式的支持政策推动区域政策目标的实现。

实施区域政策过程中,要注重构建包括财税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货币政策等在内的政策支持体系。在政策体系中,各项政策有其特定的作用。在执行区域政策过程中,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引导作用、产业政策的引导和规划作用;着重实施规范的转移支付在协调区域发展中的援助功能,以促进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的实现,缩小区域间的差距;货币政策通过政策性金融等形式对落后地区的产业开发和结构升级提供资金来源,通过完善区域发展的投融资制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

(执笔人:赵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