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丝绸的历史及丝绸之路的重要性

中国丝绸的历史及丝绸之路的重要性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发明地:中国时间:公元前3000年养蚕制丝,靠的是心灵手巧。可令人眼红的是,制作丝绸的秘诀被中国人密不透风地保存了上千年。丝绸的发明是很久以前的事情,所涉及的都是传奇人物。现在,我们还使用一些相似品种来制作丝绸。著名的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路线,古代旅行者通过丝绸之路运输玉、马匹和象牙等贵重货物。但是这其中最重要的货物是让它得名的丝绸——一种来自中国的非凡材料,它的柔软和优雅让整个世界垂涎。

中国丝绸的历史及丝绸之路的重要性

发明地:中国

时间:公元前3000年

养蚕制丝,靠的是心灵手巧。可令人眼红的是,制作丝绸的秘诀被中国人密不透风地保存了上千年。到公元前1世纪时,罗马历史学家小普林尼(1)仍然认为丝绸是通过“用水取下树叶上的绒毛”来制作的。

丝绸的发明是很久以前的事情,所涉及的都是传奇人物嫘祖被认为是养蚕业的首创者,被奉为“先蚕娘娘”。她是西陵氏之女、“黄帝元妃”——据记载,在公元前3000年时,黄帝是中国的统治者。不过,我们可以证明的是,早在5000年前养蚕业就已经在中国出现。例如,在黄河畔出土了公元前2600年的半个蚕茧,上面留有生产加工的痕迹;在浙江省也出土了一组公元前3000年的丝带、丝线和丝绸碎片。更多最新发现表明,丝绸的秘密在那之前就被发现了——一个饰有家蚕图案的小象牙杯似乎有着6000至7000年的历史;而在长江下游发现的养蚕业遗迹,说明养蚕业可能在公元前5000年前就已经出现了。

养蚕业的核心机密其实是看不见、飞不走的家蚕的生命周期。(历史上,丝绸制作最初使用的可能是野桑蚕,也许正是它们进化成了现在的家蚕。现在,我们还使用一些相似品种来制作丝绸。)蚕蛾在临死前产下大约500个卵。从这些只有针尖大小的卵中,可以孵化出大约3万只虫。它们消耗大量的桑树叶,体形慢慢长大为原来的1万倍,并在结茧时吐出共计约5.4千克的生丝。每一颗蚕茧仅由一根丝组成,最长可达900米。当人们需要收获蚕丝的时候,便加热蚕茧(通过蒸或烘烤)杀死里面的蚕蛹,然后用水浸润蚕茧使丝线疏松,再小心翼翼地将其剥开晒干。(www.xing528.com)

据传,嫘祖也是织布机的发明者,这在中国的古籍中有所提及。然而,我们发现的最古老的完整的织布机仅有2200年左右的历史。因此,我们仍旧没法弄清楚织布机到底何时出现,以及试样织机何时被发明。

著名的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路线,古代旅行者通过丝绸之路运输玉、马匹和象牙等贵重货物。但是这其中最重要的货物是让它得名的丝绸——一种来自中国的非凡材料,它的柔软和优雅让整个世界垂涎。

(1)小普林尼(约61—约113),罗马帝国元老和作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