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汉侯国地理特征概述

西汉侯国地理特征概述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5]元鼎三年以后,汉廷不再于河东地区分封侯国,故至太初元年,“太行山以西无侯国”成为侯国地域分布的新特征。而在太初元年,两郡则成为无侯国分布的地区。梳理两郡境内的侯国分封,可知琅邪郡、东海郡境内出现侯国始于元朔二年淄川、城阳王子侯国的分封。

西汉侯国地理特征概述

三、武帝太初元年侯国分布特征概述

从图7-1可以看到,太初元年侯国地域分布基本延续了元光五年的格局。“京畿无侯国”、“关西无侯国”、“边郡无侯国”、“王国境内无侯国”以及侯国密集分布于燕山以南及桐柏山—淮河以北等地域特征,在《太初元年侯国分布图》上仍有体现。这说明,元朔至元封年间,虽然侯国置废无常、变动剧烈,但在侯国地域择取上,汉廷的基本政策并无动摇。不过,若仔细对照《元光五年侯国分布图》和《太初元年侯国分布图》,仍可发现两者存在一定差异,这些差异的出现与武帝时代地域控制政策的转变以及推恩令的执行密切相关。

图7-2 关东地区局部放大图

与《元光五年侯国分布图》相比,我们发现元朔至元封年间,一些汉郡境内侯国已经消失,表明这些地区已转变成为无侯国分布的地区。

(1)太行山以西无侯国

元光五年,在黄河以东、太行山以西的地域范围内分布有十个侯国。但是到了太初元年,上述区域却无侯国分布。这一变化的产生,乃与武帝时代的地域控制政策调整有关。高帝至武帝早期,关西、关东的分界依然延续着战国以来临晋关、函谷关、武关一线的格局,而在元鼎三年,汉廷推行“广关”政策,其目的是将关西、关东的分界整体东移至太行山、新函谷关、武关一线。在这次地域控制政策调整后,原本属于关东范畴的河东地区,转而纳入关西地域范围,而因为汉初以来即有“关西不置侯国”的定制,因此为配合“广关”政策,汉廷将河东地区的十余个侯国在元鼎三年一次性迁出,重新安置于太行山以东,从而保障了“关西不置侯国”制度的施行。[35]元鼎三年以后,汉廷不再于河东地区分封侯国,故至太初元年,“太行山以西无侯国”成为侯国地域分布的新特征。

(2)河南郡、河内郡无侯国

元光五年,河南郡、河内郡境内均分布有侯国。而在太初元年,两郡则成为无侯国分布的地区。这一变化同样与元鼎、元封年间地域政策的转变有关。元鼎年间,随着诸侯王国的相继废免,关东地区汉廷直辖区域迅速扩张,原汉帝国京畿地区(左右内史)偏离帝国疆域几何中心的不利地位愈加明显,而地处天下之中的“三河”(河南、河内、河东三郡),其特殊的区位优势逐渐凸显出来。因此在元鼎年间扩大“关西”地域范围的同时,汉廷逐步将“三河”纳入到京畿范围之中。[36]元鼎五年,武帝借“酎金案”将河南郡、河内郡的侯国全部废除,彻底消除了两郡境内的封国形态,为汉廷将两郡纳入京畿范围扫清了障碍[37]元封五年武帝分天下为十三刺史部,并不包括左、右内史及弘农、河东、河南、河内诸郡,这表明弘农郡和“三河”的地位已在其他汉郡之上,具备一种“准京畿”的特性。[38]河南郡、河内郡不置侯国应当是遵照“京畿不置侯国”之惯例行事。

与前面叙述相对应,元光五年一些原本不封置侯国的地区,在太初元年已有侯国分布。

(3)江南地区的侯国分封

高帝以来,汉廷已有不在江南封置侯国的惯例。虽然高帝至景帝时期,长沙国境内也曾有侯国存在,但这些侯国都与吴氏长沙国有关,乃是汉廷优待吴芮集团之特殊政策的体现。直至武帝元光五年以前,汉廷从未有意在长江以南封置侯国。而在元光六年至元封元年,江南地区的豫章、桂阳(元鼎六年分置零陵郡)、庐江(元狩二年并入豫章、丹阳)、会稽陆续出现侯国,这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高帝“长江以南不置侯国”的限制。

进一步分析武帝时代江南地区的侯国,可以看到这些侯国基本都是长沙王子侯国和江都王子侯国。[39]根据推恩令,王子侯国乃裂王国地分封,而江都国有相当部分的疆域位于长江以南,而长沙国全境皆地处江南,因此若贯彻执行推恩令,则无法避免在长江以南分封侯国。可见,当推恩令与高帝“长江以南不置侯国”制度相冲突时,武帝会选择打破旧制来保障削夺王国土地策略的执行。(www.xing528.com)

武帝时代,江南地区的侯国并非都是王子侯国。元封元年,武帝在会稽郡境内分封蓹儿(487)、无锡(491)两侯国。两侯国的分封都与当年的平定东越有关。蓹儿侯为汉军军卒、无锡侯为东越降将,笔者怀疑蓹儿侯亦为越人,西汉分封异族为列侯,其封国择取常为族人徙居之地。会稽郡向来为政府安置内徙越人的主要地区,汉廷分封两人于会稽郡,应当也是出于这一考虑。[40]

(4)琅邪郡、东海郡境内的侯国分封

高帝至武帝早期,“东海郡、琅邪郡境内无侯国”是侯国地域分布的一个显著特征。而在太初元年,两郡境内已经出现侯国。梳理两郡境内的侯国分封,可知琅邪郡、东海郡境内出现侯国始于元朔二年淄川、城阳王子侯国的分封。由此不难看出,武帝为贯彻执行推恩令,同样打破了高帝以来“东海郡、琅邪郡不置侯国”的限制。除王子侯国以外,两郡境内在元朔年间以后同样分封有功臣侯国,可见武帝在两郡分封侯国不只是为了贯彻推恩令,而是将两郡变更为侯国封置区。这一现象表明,元朔年间以后汉廷已不再将两郡视为“边郡”,而遵照内郡建制执行相关政策。

通过对太初元年江南地区和琅邪、东海两郡侯国分布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到推恩令的执行使一些原本没有侯国分布的区域转变为侯国封置区。就此而言,推恩令直接推动了侯国封置区域的拓展。不过,推恩令对侯国地域格局的影响还不只表现在这一点。由于王子侯国乃裂王国地分封,而太初元年64%的侯国为王子侯国,这使得太初年间的侯国总体上呈现出围绕诸侯王国密集分布的态势。如长沙国、淄川国、城阳国、赵国、中山国在元朔至元封年间先后裂地分封侯国数十个,至太初元年与上述王国相邻的汉郡,其境内侯国分布十分密集。相反,那些远离诸侯王国的汉郡,因无法接纳王子侯国,其境内的侯国数量不断减少。局部区域内的侯国分布态势因此而发生变化,现排列出元光五年和太初元年侯国数量最多的六个汉郡,参看表7-3。

表7-3 元光五年、太初元年部分汉郡侯国数量

说明:1.所属郡目不明的侯国未纳入统计。2.太初元年“侯国数量”一栏内括号内的数字为王子侯国数量。

从表7-3可以看出,以侯国数量为参照,元光五年排位前六位的汉郡至太初元年只有南阳郡和涿郡还在前六位之中。其余四郡在元朔至元封年间,侯国数量急剧减少。仔细分析这四个汉郡的地理方位,济南郡、汝南郡、东郡只与一个诸侯王国相邻,[41]这使得三郡接纳王子侯国的数量极为有限。沛郡虽然与楚国、梁国相接壤,但两国在元朔至元封年间一共只裂分三个侯国。由于得不到王子侯国的补充,再加上郡境内原有侯国的自然消亡,故至太初年间济南郡、汝南郡、东郡、沛郡已成为侯国分布稀疏的地区,沛郡和汝南郡甚至没有侯国分布。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琅邪、巨鹿、勃海、北海四郡在元光五年属于侯国分布稀疏的地区,琅邪郡则没有侯国分布,而由于四郡地处多个诸侯王国之间,再加上这些王国在武帝时期裂分了大量王子侯国(参见表7-4),使得四郡境内的侯国数量急剧增加,迅速成为汉帝国疆域内侯国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

表7-4 元光六年至元封六年各诸侯王国裂分王子侯国数量

说明:燕、真定、清河、胶西、泗水、济东、广陵、淮南、六安、常山十王国无王子侯国分封。齐国虽分封王子侯国十一个,但并未执行推恩法,故未列入统计。

景帝中元年至武帝元光五年,由于侯国分封需要避让诸侯王国,从而使关东地区的侯国多分布于西部汉中央直辖区域之中,在东部地区侯国分布较为稀疏,而沿海的东莱、琅邪、东海诸郡则无侯国分布,这使得景、武之际的侯国地域分布呈现出“西密东疏”的态势。而武帝元朔至元封年间,由于推恩令的执行、大量王子侯国随之产生,关东地区呈现出侯国围绕王国密集分布的“西疏东密”态势。武帝在位的二十余年间,关东范围内的侯国分布重心由西部转向东部,这应当是推恩令对西汉侯国地域分布格局所产生的又一显著影响。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武帝太初元年的侯国地域分布虽然大体承袭了高帝以来的格局,但在局部区域仍然有所调整。这具体体现在侯国封置区域的西界逐渐退缩,而南界和东界却不断拓展,另外在侯国分布密度上则呈现出“西疏东密”的态势,这与元光五年“西密东疏”的侯国分布态势截然相反。造成武帝时代侯国地域分布格局变动的主要因素是国家地域控制政策的调整和推恩令的执行。由此益可看出,政治策略对西汉侯国分布格局影响之巨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