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夏统一币制对钱的铸造的影响

西夏统一币制对钱的铸造的影响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也即铸币权应属中央,还是听任地方政府和民间铸造;币制应是统一的,还是混杂的。尽管历朝政府,都不得不面对严重的私铸、盗铸和轻小恶钱泛滥的问题,尽管时有因吏治腐败以及政权分裂所造成的币制混乱问题,但总的趋势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币权更为巩固,币制更加完善,铸币更趋精美。

西夏统一币制对钱的铸造的影响

一、对钱的铸造受统一币制的制约

对钱,是钱币学中的一个具体问题,但又是涉及铸币权和统一币制的问题。也即铸币权应属中央,还是听任地方政府和民间铸造;币制应是统一的,还是混杂的。回顾历史,秦并天下,“以秦国同天下之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2],用半两钱取代六国货币,为币制的统一做出贡献。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悉禁郡国无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钱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3]。集铸币权与货币发行权于中央。这对稳定社会、发展经济和汉帝国的强大起了积极作用。秦汉货币政策的核心是“货币王室专铸”[4] ,这一思想和制度,为历代统治者所奉行。尽管历朝政府,都不得不面对严重的私铸、盗铸和轻小恶钱泛滥的问题(实质是争夺铸币权的问题),尽管时有因吏治腐败以及政权分裂所造成的币制混乱问题,但总的趋势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币权更为巩固,币制更加完善,铸币更趋精美。(www.xing528.com)

隋唐以降,随着国家的统一,社会的进步,人口的增加,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钱币的需求量也相应增加。适应这一形势的发展,就是多设监多铸钱。据载,隋朝,除在京师长安铸钱外,在扬、并、鄂、益诸州分设25炉铸钱[5]。唐天宝时,在11个州设监立炉铸钱,有“天下炉,九十九”[6]之说;到会昌时,增加到23个州设监铸钱。宋代,钱监更多,据统计元丰时,有铜钱17监,铁钱9监,年铸铜钱500多万贯、铁钱100多万贯,其数额之大,为历朝所无;南宋半壁江山,其铸钱单位,在前期有236处,后期达到416处[7]。设想,如果各地钱监都自行设计,自行配料,自行铸造,自主发行,全国的钱币将会是什么样呢?一定会五花八门、大小参差、字文各异、成色不同、币值不一。果真如此,其后果将会不堪设想,会造成经济秩序的混乱,人民生活的不安定,并会危及政权的稳固。比之秦汉,唐宋时期铸币权和发行权归属中央,早已不是问题,而币制的统一,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就是钱币在成色上的提高和形制上的一致。对钱的铸造,必然要受制于统一的币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