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行动动机研究:解析行动背后的动力

行动动机研究:解析行动背后的动力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将行动作为出发点的同时, 许茨又把行动界定为 “具有动机的行为”,并指出要理解行动, 就必须对动机概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总体来看, 许茨对行动动机的理解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许茨称 “原始焦虑” 为“一个关于人类实存的主题”, 并认为人们所有其他预期都是从这种原始预期发源的。[21]许茨把 “原始焦虑” 作为人类行动的一个重要动机, 认为它就是人生存的基本经验。

行动动机研究:解析行动背后的动力

在将行动作为出发点的同时, 许茨又把行动界定为 “具有动机的行为”,并指出要理解行动, 就必须对动机概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总体来看, 许茨对行动动机的理解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

1. 原始焦虑

从许茨对意义的理解可以看出, 许茨在论述个体在生活世界中的实存的过程中, 基本上遵循了胡塞尔现象学研究的基本思路, 即对个体的论述主要侧重于对其主观意识把握。 但在具体论述方面, 许茨与胡塞尔有所不同。 因为在胡塞尔那里, 先验还原将人的全部现实的习惯性生活和这种意志都还原掉了。 而许茨受海德格尔关于 “畏惧” 和 “忧虑” 等论述的启发, 提出了“原始焦虑” 概念, 它不仅是许茨展开生活世界意义阐释的一个重要前提, 也是他探讨个体行动动机的一个主要方面。

在海德格尔看来, 人不是由他自己所创造的, 而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的。 他被留在忧虑的被抛状态之中, 没有个人选择, 也没有任何先天的知识。这个世界在我们降生之前就在这里, 并且在我们离世之后仍然会在这里。 同时, 我们的此在又是与这个世界不可分割的, 并且在某种意义上说, 世界正是由于我们的此在而产生出意义的。 此在作为整体性存在不同于事物性存在,他具有可能性的维度。 而要阐明作为整体的此在, 就必须把它理解为 “存在到死”。 因为死亡乃是此在的终结, 是对此在的完成和完善。 死亡是此在的存在的组成部分, 只要此在存在, 它就被抛入了这样一种可能性, 而这种 “被抛入” 揭示了此在自身处在焦虑之中。 海德格尔区分了 “忧虑” 和 “畏惧”的不同, “畏惧” 的对象始终是人所害怕的某种确定的东西, 而 “忧虑” 则没有具体的对象。 人所忧虑的就是世界本身, 就是人的在世存在。 我只能学习着理解 “我必须死” 这一事实, 没有人能使我摆脱这种只属于我个人的命运。 面对死亡, 作为此在的存在的真正潜能, 必须考虑在日常实在的联系中出现的死亡的方式。

在海德格尔的启发之下, 许茨提出了 “原始焦虑” 概念, 并把它理解为我们作为处于日常生活的最高实在之中的人们所具有的经验的相关物。 “通过自然态度来支配我们的整个关联系统, 就建立在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的这种基本经验之上: 我知道我会死, 而且我怕死。 我们建议把这种基本经验称为原始焦虑, 其他所有各种预期都是从这种最初的预期发源的。 从这种原始焦虑之中产生了许多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希望和畏惧、 欲求和满足、 机会和冒险的系统, 这些系统通过自然态度来激励人尝试支配这个世界”[20], 处在自然态度中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就是由这种关联系统引导的。 许茨称 “原始焦虑” 为“一个关于人类实存的主题”, 并认为人们所有其他预期都是从这种原始预期发源的。 他指出, 对于处于自然态度中的人来说, 支配他的关联系统的就是作为原始焦虑的基本经验。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以自然态度生活的每一个人都具有下列基本体验: 我知道我会死, 并且我怕死。 对死亡的畏惧是人类实存的原始材料, 由此产生了由希望与畏惧、 需要与满足以及机会与风险等构成的许多相互联系的系统, 它们激励着人们为了征服世界和其中存在的各种障碍而设计不同的行动方案, 并且努力去实现它们。 日常生活的最高实在就建立在每一个人对自己的必死性的秘密的理解的基础上, 这种焦虑是面对死亡和存在的局限性的焦虑, 同时它也是创造性和自觉生命的一个有益的瞬间,因而构成了更高思想的起源。 对许茨来说, “这并不意味着原始焦虑不是诱导人类开始进行哲学化的主要动机。 与此相反, 哲学是人们克服原始焦虑的尝试一——也许是一种主要尝试。”[21]许茨把 “原始焦虑” 作为人类行动的一个重要动机, 认为它就是人生存的基本经验。 对于一个社会个体来说, 过去是已经确定的和不可改变的, 对未来的预期是未实现的和不确定的, 存在于过去和未来之间的张力的极点就是生与死。 我的肉体命运的实现也就是我的有限性的实现, 因此, 人的存在就是 “向死的存在”, 个体的变老练的过程也就意味着他正逐渐地死去。 这是人的自我认识的一般特征, 没有它, 人也就无法确定自己生活的意义。

在这些论述中, 许茨清楚地阐明了原始焦虑的内容和重要意义, 并把它提到了人的各种行为的主要动机的高度。 如果说生活世界和自然态度是许茨展开其生活世界现象学研究的出发点, 那么, 原始焦虑可以说是他具体论述的第一步。 他这里所谓的 “原始焦虑” 实质上就是遍布人类文化史及其诸层次的终极关怀现象, 它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变迁的一个最根本的动力。许茨通过把 “原始焦虑” 作为生活世界中社会行动的基本动机进行探讨, 不仅改变了胡塞尔现象学只关注主体意识的认识维度的研究视角, 使其论述更为深入和充实, 而且可以说是推动现象学研究从意识现象学转向社会现象学的一个关键性的步骤。2. 旨趣

在试图澄清 “行动” 对于自我与他人的意义的差别时, 许茨对 “自我理解” 与 “理解他人” 做了区分。 他指出, 对我来说, 我的各种行动和计划都有确定的意义。 但由于我们的旨趣和生平情境的差异, 我的计划对我的同伴与对我的意义不可能完全相同。 其中, 个体的旨趣决定了在生活世界中哪些成分对他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也决定了个体行动的直接动机。(www.xing528.com)

许茨强调, “我们随处都会遇到的并不是某种明确的间隙, 而只不过是某种与旨趣有关的情绪而已。”[22]我们思想的几乎所有成分都会通过它与这种旨趣的关系而处在各种含糊的关系所具有的光环中, 这种光环会在意义的周围扩展开来。 我们的思想的论题就是这一思想所围绕的东西, 而思想的对象则是思考所及的东西。 无论思想的对象可能有多么复杂, 与之有关的思想都表现为旨趣这样一种未经任何区分的意识状态。 许茨将旨趣分为三个层次: 其一, 自发性层次。 这一层次表明, 生活世界对过着朴素、 自然生活的个体来说是给定的, 因此, 他始终都把自己当作处于某种情境中的存在来经验; 其二, 生活计划层次。 许茨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各种旨趣系统称为生活计划。 它表明, 经验主体从这个世界预先给定的结构中挑选出来的各种成分,这些都存在于与其思想和实际行动支配有关的联系中。 但生活计划并未摆脱各种矛盾, 也就是说, 它并不一定包含深思熟虑的成分。 其三, 特定的计划层次。 这是个体在当前的处境中的处于主导地位的旨趣, 它决定了个体在生活世界中的选择, 决定了个体从思考、 活动和情感角度对自己的情境的界定。旨趣对个体的行动发挥着激发作用, 它决定着我们的各种关联系统。 “换句话说, 正是我们的旨趣把那由已知之物构成的、 没有问题的领域, 分解成了与这样的旨趣相关的、 各种各样的关联领域, 而其中每一个关联领域都需要进行精确程度各不相同的认识。”[23]我们目前所有的旨趣促使我们进行各种思考过程和活动过程, 并因而使我们能够确定我们试图解决的具体问题及我们预期实现的目标。

当然, 生活世界中的个体并不是对处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的世界的所有部分都感兴趣, 他会对哪个方面或部分有兴趣主要是通过他的各种主要和次要关联层次体现出来的。 许茨之所以关注旨趣在生活世界中的作用, 主要是因为旨趣作为导向行动动机的意识状态具有独特的选择功能, 它可以使我们把这个世界组织起来, 把某些客体、 事实或事件当作头等重要的东西选择出来, 并将它们变成未来设计的目标或手段。

3. 目的动机与原因动机

追随韦伯的观点, 许茨也把行动界定为 “具有动机的行为”。 但他对韦伯动机理论进行了批判, 指出韦伯在其论述中用 “动机” 这个术语囊括了截然不同的两种事物: 一个是行动者所主观认为的作为其行为基础的意义脉络,另一个则是观察者假定为行动者之行为基础的意义脉络, 而这两者之间并不具有任何可比性。 另外, 在具体论述过程中, 韦伯有时用 “动机” 指行动对一个未来事件的取向, 有时又指行动与行动者过去的某种体验的关系, 这些都是含糊不清的说法。 许茨指出, “只有当社会事物能够被还原成为人类活动的时候, 它们才是可以理解的; 而且, 只有通过表明人类活动所具有的目的动机或者原因动机, 我们才能使这样的人类活动变得可以理解。”[24]他从个体行动者赋予其行动的主观意义出发, 通过对 “动机” 自身加以区分对之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

在探讨行动的主观意义过程中, 许茨的关注点是对现象学的考察和描述所能接近的意识层次进行研究, 而不是对各种客观条件加以分析。 为了达到这种目的, 许茨强调, 对社会事物的理解, 必须把要理解的某种社会事物还原成那曾经创造了它的人类活动, 必须参照使这些人类活动得以产生的动机或意图。 在解释一个行动时, 行动者所依据的意义复合体就是行动所包含的各种动机。 许茨对动机的类型做了区分, 把个体的动机分为目的动机和原因动机两个方面。 他指出, 当行为者的动机是其采取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时,就可以把这种动机称为 “目的动机”。 目的动机主要指涉的是行动者的未来,由它所激发出来的是个体行动者自愿的选择, 并且这种选择 “把内心的幻想过程转化成某种进行或者某种与外部世界相连接的行动。”[25]作为个体行动的既定目标, 目的动机与行动的意图具有一致性。 它是从个体的生平情境中产生的, 是个体在行动过程中始终能够意识到的, 个体总是能够把它当作自己行动的核心来意识。 而如果行动者有目的地进行他的行动是因为他过去的经验正在发挥作用, 许茨便把这种动机称为 “原因动机”。 它指涉的是行动者的过去, 构成了其行动的理由或原因。 原因动机是由积淀在个体的个人境遇中的、 他的以往的生活经验所决定的, 一个人的原因动机决定了他现在的生平情境。 如他为什么会如此行动、 他为什么追求这样的目标、 他为什么如此规划他的生活等问题, 涉及的都是原因动机。 由于个体处在自己的行动中, 作为一个行动者, 他不可能对自己的原因动机有什么了解。 要意识到自己的原因动机, 个体必须悬置自己正在进行的行动过程, 回顾自己的过去, 并把自己正在追求的目标归因于自己的过去。 而如果这样, 他就不再是一个行动者,而是一个观察者了。 许茨指出, “目的动机” 是激发主体采取行动的动机, 因而是一个主观范畴。 它所指的是当一个生活中的行动者把意义赋予他那不断前进的行动时所看到的东西, 是未完成的、 处于行动过程之中的。 而 “原因动机” 则是人们在对行动过程的某些因素及因果联系进行解释时所诉诸的动机, 它是一个可以被观察者接近的客观范畴。 许茨强调, 在行动者的活动过程中, 其行为是由其目的动机所激发起来的。 行动者是根据他的目的动机来界定其行动的, “理解” 行动的主观意义主要就在于理解其目的动机。 同时,虽然行动是由包含目的动机的计划决定的, 而计划本身又是由原因动机决定的。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人行动的目的动机和原因动机, 他就不可能理解他人的活动。 在他试图理解他人的时候, 他最感兴趣的并不是他人的各种姿态和身体的外显行为, 而是其意向, 即他人的目的动机和原因动机。 此外, 许茨强调, 在自然态度中, 人们主要受实用动机的支配, 要想使我们修改我们以前的各种信念, 人们就需要有某种特殊的动机形成过程, 如某种陌生的经验的侵入等。

许茨在这里对 “目的动机” 和 “原因动机” 的区分和论述, 特别是对“原因动机” 的论述, 充分表现了他在强调了个体的社会行为有目的性的同时, 也注意到了个体社会行动的现实基础及其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