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戏曲史发现最古老南戏《张协状元》

中国戏曲史发现最古老南戏《张协状元》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剧写成都人张协上京赶考,途经五鸡山被强人打伤,并抢走衣物盘费。王德用请求出判梓州,作张协的上司,为女出气。《赵》、《王》二剧写负心汉最后命归黄泉,受到应有的惩罚;《张协状元》以贫女被王德用认作义女,改变地位后与张协团圆,共享荣华富贵,这有损于贫女性格的统一。

中国戏曲史发现最古老南戏《张协状元》

一、现存最早的南戏剧本:《张协状元》

《张协状元》为现存最早的南戏剧本,一般认为其创作年代为南宋。该剧为温州九山书会才人作。原本不分出,钱南扬校本根据人物的上下场分53出。剧写成都人张协上京赶考,途经五鸡山被强人打伤,并抢走衣物盘费。贫女收留济助他。张协向贫女求婚遭拒,后经李大公大婆出面做媒,才得结合。婚后不到两月张协赴举,高中之后,宰相王德用欲以女胜花配他,张协拒绝,胜花郁郁而亡。贫女进京寻夫,被张协赶出大门。张协到梓州上任,途经五鸡山,适逢贫女,张协拔剑将她刺伤,幸被人救活。王德用请求出判梓州,作张协的上司,为女出气。赴任途经五鸡山收贫女为义女。张协想参谒王德用,王拒绝。张协只得认罪,王把贫女嫁张协,结果夫妻团圆。

该剧与《赵贞女蔡二郎》、《王魁》等早期戏文一样,写发迹变泰故事。它的创作目的主要在于批判封建时代的“衣冠人物”,指责张协名利熏心、辜恩忘义的罪行。同时,对封建时代下层女性的悲惨命运和善良人格进行真实表现。这个剧本不同于《赵贞女蔡二郎》、《王魁》的在于戏的结局。《赵》、《王》二剧写负心汉最后命归黄泉,受到应有的惩罚;《张协状元》以贫女被王德用认作义女,改变地位后与张协团圆,共享荣华富贵,这有损于贫女性格的统一。如此作结,对剧中所表现的尖锐冲突无疑是一种调和,但这种调和写出了封建时代解决这类矛盾的真实之路,深刻地揭示出被迫害女性不委屈求全别无出路的悲哀。

该剧无论思想内容、语言风格,均表现出鲜明的民间艺术色彩。如第35出《张协拒见贫女》:

(末、净作门子出唱)

[赵皮鞋]状元真大才,衙门面向两扇开。你还不曾会读书,苍生还相见,休要来。

(末白)慈不主兵,义不主财。状元台旨:除是朝士官员,你便通报。其次村里汉、外方人及妇女,莫容它来。(净)晓得了。还是卖珠婆、牙婆、看生婆,不要它来。(末)怕伤触了别人。(净)我最没面目,爹来也不相识。(旦出唱)

[喜迁莺]喜到宸京,涉山川万般愁闷。儿夫见免萦奴方寸,未知是何处深藏现在身?遍寻觅,浑不见故人。

(白)万福!借问些小事。(末)娘子有甚事,但说不妨。(旦)新及第状元何处安歇?(末)兀底便是行衙里,问那门子便知端的。(旦)万福!(净)旦是假夫人。(旦)闻新及第状元在此安歇。(净)便是。如今呼作府佥。来作什么?是讨珠钱?(末)待它自说。(旦)奴家特来见状元。(净)要见状元,便着紫衫,我便传名纸。(旦)奴家是妇人。(净)妇人如何不扎脚?(末)你须看它上面。(净)又看上头上面。(末)养熟狗儿。(净唱)

[赵皮鞋]状元是谁敢覆,连他发怒直是毒。你还欲要见他时,如法的高叫:“奴万福!”

(旦白)奴家万福!万福!(生在戏房里唱)什么妇女直入厅前?门子当头何不止约!(净)领台旨。你听得否?快去!快去!(旦)容奴取禀状元,奴非别人。(净)你说教我知。(旦唱)(www.xing528.com)

[五更传]这状元,是奴夫婿,奴是他亲娶妻。才得两个月余日,苦相别特来京里。买登科记,试看时,是奴夫及第。不辞路远未相寻觅,你不知,便教我出去。

(净白)说得好孤凄!(末唱)

[赵皮鞋]我的状元分付他:官员相见便没奈何。还是妇女庄家到厅下,十三小杖,把门子打。

(净白)出去!出去!(旦)奴家是状元浑家。(净)慢行,慢行,怕头上珠牌脱下来。(末)又道路无拾遗。(生在戏房唱)甚人罗唣?何不打出去!(旦)状元,奴不是别人,是五鸡山上贫女。(净)贫女是乞婆,打个乞婆!(末)休要靠索性。(旦唱)

[五更传]我丈夫,张协是。(净白)道着我本官台讳。(旦连唱)在路途值雪正飞,盘缠被劫得没分文,打一查血沥沥底。没投奔,在庙中,弯跧睡。我医你救你得成人,你及第,便没恩没义。

(生出白)官不容针,私通车马。教你莫去胡乱放人入来,又放妇女入厅堂。(净)非干男女事,它自走入来。(末)推得没巴臂。(生)门子打十三!(净有介)(旦)状元万福!且息怒。奴家不具榜子参贺。(生)唯,贫女!曾闻文中子曰:“辱莫大于不知耻辱。”貌陋身卑,家贫世薄。不晓img22蘩之礼,岂谐其帚之婚。吾乃贵豪,汝名贫女,敢来冒渎,称是我妻!闭上衙门,不去打出!(生下)(净打旦)(末)若是夫妻只得休。(旦)奴家怎洗这场羞!(净)不如及早归山去。(合)免事恩官不到头。(净)泓!(闭门介)(末、净下)(旦)有这般事!(旦唱)

[同前]是我夫,不相认,见着我忙闭了门。我当初闭门不留伊,你及第应是无分。千余里,到此来,望你厮存问。目下要归没盘缠,我今宵,更无投奔。

[同前]你记得,要来京里,卖头发把钱与伊。当初道嫁鸡便逐鸡飞,好言语教奴出去!没盘费,教化归,回乡里。买炷好香祝苍天,愿你亏心,长长荣贵。

(白)剪头门子将奴打,后来却把奴家驾。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下)

从以上戏剧冲突可以看出,张协是一个极端自私无耻的人物。在穷困的时候,他巴不得贫女给予帮助;一旦飞黄腾达,他便翻脸不认亲。“负心汉”的刻薄、狠毒、狡诈的嘴脸在这出戏中得到深刻的刻画和无情的鞭挞。这一创作思想是中国古代民间文学的常见思想。此外,这出戏不管是曲辞还是道白,多为村言俚语,而且口语化,这也是早期南戏的风格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