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先秦散文:突显高超语言艺术

先秦散文:突显高超语言艺术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再次,《左传》的语言艺术成就还突出地表现为文字的精彩深刻,内涵丰富。最后《左传》最突出的语言艺术成就还表现在行人应答和大夫辞令,包括出使他国的专对之辞和向国君谏说之辞等,其辞令之美成为《左传》重要的成就和特色。城濮之战、邲之战、崤之战、鄢陵之战、鞌之战都是春秋时著名的大战役,被称之“春秋五大战役”。

先秦散文:突显高超语言艺术

三、高度的语言艺术成就

左传》的语言艺术成就,有多方面的表现。首先表现在叙述的简洁、明了、凝练、生动。如《城濮之战》写到最后的决战:

己巳,晋师陈于莘北,胥臣以下军之佐当陈、蔡。子玉以若敖六卒将中军,子西将左,子上将右。胥臣蒙马以虎皮,先犯陈、蔡。陈、蔡奔,楚右师溃。狐毛设二旆而退之。栾枝使舆曳柴而伪遁,楚师驰之。原轸、郤溱以中军公族横击之。狐毛、狐偃以上军夹攻子西,楚左师溃。楚师败绩。子玉收其卒而止,故不败。

短短一段文字,内涵非常丰富,既涉及对整个战局以及双方的军事部署的交代,也涉及巧妙的战术的运用,还涉及战争的进程以及对全过程的动态叙述,当然,也交代了战争最后的结果。不能不令人为《左传》作者驾驭文字的技巧拍案叫绝。

其次,在写人时同样也表现出生动形象和简洁传神的特点。如《img11之战》中,作者写到:“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写及张侯:“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寥寥数语,人物的精神、意志、内心世界及外在形象展示无余。

再次,《左传》的语言艺术成就还突出地表现为文字的精彩深刻,内涵丰富。以至于今天还常常为人们所引用,有些还演化为成语,如“松柏之下,其草不殖”(襄公二十九年)、“多行不义,必自毙”(隐公元年)、“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僖公五年秋)、“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僖公十年)、“善勇者贾余余勇”(成公二年)、“余姑翦灭此而朝食”(成公二年)等等。

最后《左传》最突出的语言艺术成就还表现在行人应答和大夫辞令,包括出使他国的专对之辞和向国君谏说之辞等,其辞令之美成为《左传》重要的成就和特色。春秋之际,各国之间的外交关系错综复杂,变化无常,因此,各国之间的外交活动非常频繁。特别是一些弱小国家的“行人”,往往希望通过外交场合中的言辞来折服强国,以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这种形势和现实的需要造就了一批长于辞令的外交活动家。《左传》对他们的外交辞令作了精彩生动的记述。如“僖公二十六年”所记:

夏,齐孝公伐我北鄙。卫人伐齐,洮之盟故也。公使展喜犒师,使受命于展禽。

齐侯未入竟,展喜从之,曰:“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齐侯曰:“鲁人恐乎?”对曰:“小人恐矣,君子则否。”齐侯曰:“室如县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大师职之。桓公是以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昭旧职也。及君即位,诸侯之望曰:‘其率桓之功。’我敝邑用不敢保聚,曰:‘岂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废职,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此以不恐。”齐侯乃还。

此事发生于公元前634年,积贫积弱的鲁国面临齐国的大兵压境,鲁国唯一的出路就是借助外交活动来解除这次亡国之难。于是,就派展喜以劳军的名义和齐国进行外交接触。面对齐国君主趾高气扬的恫吓和“鲁人恐乎”的逼问,展喜凭借其自信而不失其外交家的风度,凛然回答:“小人恐矣,君子则否。”当齐国君主再次以嘲弄的口气问到:“室如县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时,展喜又义正词严地回答:“恃先王之命。”展喜为何做出如此回答呢?原来,当年周王室在分封齐、鲁两个诸侯国时,周王曾当面对他们的祖宗交代说,要求他们两个诸侯国永结盟好:“世世子孙,无相害也。”展喜重提此事,则是表明他相信齐王是不会干出不遵王命、愧对祖宗的事情的。在尊王敬祖观念对人心还有一定束缚作用的春秋时代,听完展喜一番议论之后,“齐侯乃还”。展喜凭借着自己的睿智和对两国交往的历史的熟悉而慷慨陈词,终于解除了齐国对鲁国的包围。

在《左传》中,像这样精彩的辞令和对答是非常多的,比如《宫之奇谏假道》《烛之武退秦师》《知罃对楚王问》等等。从这些精彩的说辞中我们可以看到,优秀的辞令的确起到了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效果,使这些弱小之国在面对大国强敌的军事威胁之际,免除了一场场亡国的劫难。这些外交活动家学识丰富、聪明机敏,面对任何严峻的局面,都能不失风度,冷静应对,把握分寸,刚柔相济。他们也都能洞悉天下形势,把握大局,利用利害关系来打动对方,因而其说辞表现得入情入理、言辞恳切,富于极强的说服力。

课程资源索引

小卡片(www.xing528.com)

(1)好正以暇:这是人们对《左传》的叙事特点、叙事风格的一个概括,是说《左传》的作者喜欢在紧张的叙述之中巧妙地插入一些闲暇轻松而又风趣幽默的故事。如“晋楚邲之战”中胜利者教战败者逃跑,而逃跑者却反唇相讥:“吾不如大国之数奔也。”这既能使文起波澜,富于变化,又妙趣横生,引人入胜,这是《左传》在叙事方面的一个突出特色。

(2)春秋五大战役:春秋时代,战事频仍。城濮之战、邲之战、崤之战、鄢陵之战、鞌之战都是春秋时著名的大战役,被称之“春秋五大战役”。这些战役往往涉及到多国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矛盾和纠葛,有的甚至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长期酝酿的决战,情况是非常复杂的。但作者都能对战争酝酿的过程、爆发的原因、战前的形势、战争的经过、战中的风云变幻,战争的结果及善后问题,剖析得十分清楚,描述得井井有条。所以这些战例就成为后世军事家研究的对象。

●核心链接

(1)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先秦散文研究》视听教材。

(2)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编:《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华书局

(3)杨义主编,曹道衡选注·译评:《先秦散文选评》,岳麓书社

(4)谭家健著:《先秦散文艺术新探》(增订本),齐鲁书社。

●思考与练习

1.《左传》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

2.试论《左传》的叙事技巧。

3.试析《左传》在语言艺术上的成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