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王翦大军:第二次灭楚之战

中国王翦大军:第二次灭楚之战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王翦大军的第二次灭楚之战公元前224年春,王翦统率的六十万大军南下,对楚国展开了第二次灭国大战。王翦第二次灭楚之战,经历了五大阶段,历时一年有余。秦楚两军一开始的战略态势,与第一次战役恰恰相反:楚军居攻势,秦军取守势。可是,为了在战略上不给楚国喘息的时间,秦军又必须尽快发动第二次战役,必须尽快南下。可是,王翦偏偏抓住了这个细节,将其看做一个重大标志,宣布秦军已经可战了。

中国王翦大军:第二次灭楚之战

5 王翦大军的第二次灭楚之战

公元前224年春,王翦统率的六十万大军南下,对楚国展开了第二次灭国大战。

这时的楚国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李信第一次攻楚的时期,楚国是极其谨慎的,楚军主将项燕所采取的也是弱者打法——在防守撤退中寻求反击。但是,一战大胜之后,楚国上下明显地膨胀了,开始蔑视秦军了。《史记·王翦列传》的记载是:“荆闻王翦益兵而来,乃悉国中兵以拒秦。”

这就是说,楚国在得知秦军增加兵力——益兵,以强于李信兵力三倍的规模向南压来时,非但没有采取更大纵深的撤退诱敌,反而完全抛弃了第一次的防守反击战略,采取了强大的攻势战略——立即大举出动全部兵力,正面迎击秦军。

在整个战国时代,楚国的兵力总数弹性最大。在合纵抗秦时期,楚国兵力总数很长时期超过秦国赵国。从秦昭王后期开始,与秦国不相上下,长期是“带甲百万”的大国之一。但是,楚国军队与秦国军队的构成基础不同:秦国没有封地私兵,秦军全部是国家军队,全部归秦国“庙堂”指挥。楚国军队,则是由王室直领的国家军队,以及大量的封地私兵共同构成的。封地私兵基本上不听国家调遣,只效忠于封地世族。只有在大战来临之时,世族封主才会服从王室的征发而派出私兵参战。此时的楚国已经长期衰落,王室直领的国家军队,合理估算,大体应在三十万上下。楚国封地的私兵数量,则是难以计数的。

至此不难明白,所谓“悉国中兵以拒秦”,就是国家王师与所有的封地私兵,都出动参战了,数量难以计算。如此,参战楚军的总兵力,完全可能超过秦军的六十万兵力。也就是说,这场战争的双方总兵力,大大超过了一百万,比长平大战的规模还要庞大,堪称战国大战之最后绝唱。战场在平原,军营壁垒连绵不断,其浩大声势已经很难为我们想像了。

王翦第二次灭楚之战,经历了五大阶段,历时一年有余。

第一阶段,是楚军攻势,秦军守势。

秦楚两军一开始的战略态势,与第一次战役恰恰相反:楚军居攻势,秦军取守势。

据《史记》的记载,这一态势也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发展。开始阶段是:“王翦至,坚壁而守之,不肯战。”就是说,秦军开到逼近淮河时,只是构筑壁垒驻扎了下来,没有寻求与楚军作战。其次阶段是:“荆兵数出挑战。(秦军)终不出。”楚军见秦军坚守不出,就开始连续挑战了。但是,秦军一直坚守壁垒,始终不出战。这种攻防倒置的局面,一直延续到秦军反攻之前。合理估算,至少在整个春季、夏季与初秋的几个月里,两军一直对峙着。

为什么王翦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一直采取守势,仅仅是躲避楚军锋芒吗?

从当时的战略态势看,“避其锋锐,击其惰归”的兵法原则的运用,只是王翦采取守势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秦军自身必须完成真正大战来临之前的有效整合与战力提升。

一个必须注意的背景事实是:第二次南下的这六十万大军,一大半是从秦国分布在各地的守军中集中而来的。在正常情况下,这样庞大而相对松散的力量,是不能立即开赴战场决战的。可是,为了在战略上不给楚国喘息的时间,秦军又必须尽快发动第二次战役,必须尽快南下。所以,这支在数千里范围内紧急集中的大军,事实上没有重新整合的时间。但是,以秦军的战力与传统,只要不急于总体进攻,依靠远远超过楚军的精良装备,依靠强大的源源不断的后勤保障,这样的秦军在一段时间内完成拖住楚军并与之对峙的任务,还是完全可能的。

这个基本点,决定了王翦敢于率六十万未经重新整合的大军迅速南下。

但是,无论如何,秦军的重新整合是必须完成的,这个阶段是必须的。否则,不足以承担在广袤的楚国连续作战的使命。而整合的时间,只能在与楚军对峙的阶段里挤出来。从战争实践过程看,秦军的内部整合与战力提升,恰恰发生在第一阶段的这八九个月里。让我们具体地看看,在应对楚军挑战之余,秦军营垒里究竟在做些什么?

王翦在做什么?

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

这是两大类活动。一类对军官:几乎每天都要召集各级军官沐浴,并大吃大喝,抚慰他们,循循善诱地与军官们谈话。另一类对士卒:经常和士兵们一起吃饭。可以想见的是,这两类活动所以要长期进行,必然是秦军各部存在着许许多多相互生疏的关系,也存在许许多多要相互沟通、重新调整的具体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抚平这些沟壑,使各部将士相互熟悉起来,都是激发一支大军战斗力的必须环节。作为一个天下名将,作为一个全局在胸的政治家,王翦的凝聚疏通能力,在这一阶段发挥到了极致。

士兵们在做什么?

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

于是王翦曰:“士卒可用矣!”

事实的逻辑告诉我们,王翦一开始坚守,必然作出了明确部署:除应对挑战,各部都要“善饮食”——大力改善伙食,“戏投石”——大力加强体力训练。在此部署之下,秦军大营简化为三件基本大事:一则轮番应对挑战,二则军官经常聚会幕府,三则各部士兵强化训练。长时间不打仗,军营难免单调躁动。于是,王翦派人到各营查看有没有游戏现象。查看者汇报说:士兵们都在玩投石游戏,人人都超过距离了。王翦大为感慨,很踏实地感叹了一句:士卒们可以作战了啊!

“投石”,是什么游戏?

至今,关中仍然流传一种民间游戏“打官”——用石头或砖头瓦片,击打数十步之外耸立的一排砖头,能准确打倒中间最高大者为胜。考察民俗之源流,这种游戏的久远根源,显然在于“投石”。投石的根源,则在于更古老的“击壤”游戏。也就是说,投石游戏是一种抛掷石头击打目标的游戏。士兵们能将石头轻易地掷出目标之外,说明身体力量已经大大增加了。对于一支六十万人的大军,这是一个很容易被寻常将领忽视的细节。可是,王翦偏偏抓住了这个细节,将其看做一个重大标志,宣布秦军已经可战了。

第二阶段,楚军长期不能攻克秦军营垒,向东部地区转移撤退。

关于楚军东撤,史书记载很简单:“荆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

这则简单的记载背后,隐藏着两个基本事实。其一,楚军多经挑战,但却无法攻破秦军壁垒,也找不到更好的破秦军之法;其二,经长期对峙,楚国高层与楚军内部已经发生了某种重大变化,导致楚军无法继续对峙。(www.xing528.com)

楚国最大的变化,可能是三个方面:一是楚王负刍及老世族集团,对项燕集团开始怀疑猜忌,既怀疑项燕作战不力,又顾忌项燕势力坐大。二是世族封地与楚国王室的后勤支援不能保障,或有意掣肘,或有了难以克服的困难;总之,导致了楚军粮草缺乏。三是楚军中的各个封地私兵集团,对项燕产生了种种严重质疑,导致楚军号令难以统一,使项燕统帅部无法坚持长期对峙。

在这样的重大变化下,项燕若要长期抗秦,只有退兵另谋出路。后来的事实证明,楚军统帅项燕部署大军东撤,其目的正在于退至淮南发动政变,拥立新楚王继续抗秦。从后来的事实看,项燕的“乃引而东”,实际是设定了这样一条退兵路线

楚军从与秦军对峙的淮北平舆、寝城地带脱身——向东部转移——经蕲县(大泽乡所在县,今日安徽省蕲县地带)向东南——再进入寿春(郢都)地区——发动政变解决楚国政权问题——再退至江淮之间或江南山水间,与秦国继续周旋

从对峙状态退兵,历来是兵家大忌,必须秘密进行。

所以是大忌,在于撤退一方必然招来另一方的大举进攻。强势一方的撤退,尚且可能混乱战败,弱势一方更是危险。惟其如此,能从胶着对峙的状态下安全撤离,是一种很难掌控的军事艺术。实践证明,项燕的撤退未能逃脱难以避免的厄运。

第三阶段,王翦大军强力追击,大败楚军,杀项燕。

一直耐心等待战机的王翦,没有放过这一战机,立即发动了猛烈进攻。

背后的事实是,秦军所以没有被秘密撤退骗过,是秦军的斥候侦查力量一直在严密监控着楚军的动态。从进攻实践看,秦军在全部出动猛攻的同时,王翦还部署了一支精锐力量专一追击项燕主力,这就是史料记载的“令壮士击”。所以如此,在于王翦深知,放走项燕,平定楚国后患无穷。

结果是,追击到蕲南地带(蕲县以南),这支秦军精锐包抄了项燕统帅部的残余力量,并最终杀死了项燕。《秦始皇本纪》提供的另一种说法是:项燕从战场突围而去,进入淮南,拥立昌平君为新楚王,继续抗秦之战。直到第二年王翦大军攻破郢都,并追击这支最后的楚军,杀了昌平君,项燕才自杀。

分析对比两种不同记载,《王翦列传》应相对可靠。因为,若项燕突围,不入寿春发动政变,则无法拥立新楚王。新楚王(昌平君)与郢都楚王负刍同时存在,是所有集团不可能接受的。昌平君被立为楚王,即或是事实,也可能是项燕余部在寿春(郢都)陷落之后,以项燕名义拥立的,最后也被秦军击杀了。

项燕被杀,宣告了秦军在主力战场上的全面胜利。

第四阶段,秦军乘胜进军,占领楚国全部城邑。

这一阶段没有大战,但是时间却历经大半年之久。

这说明,秦军对地域广袤的楚国各山地、河谷、城邑隐藏的残余军事力量,采取了与解决赵国、燕国不同的方略,是一城一地清理的,是认真对待的。与此同时,秦国政治盘整也紧随其后,立即在楚地设置了新的郡县。耗时虽久,却给后来进军岭南平定百越创造了稳定的根基。

第五阶段,俘获楚王负刍,最终平定楚国。

公元前224年,王翦蒙武大军才开始包围寿春(郢都),发动进攻战。也就是说,王翦大军在主力战场获胜之后,采取的进军方略是:先地方,后都城。当然,必备的条件是郢都已经被分割包围,楚王的残余力量不可能突围而去。

公元前223年,寿春(郢都)被攻破,楚王负刍被俘,宣告了楚国的正式灭亡。

之后,王翦大军继续进军岭南,平定百越。秦军进军岭南,是中国创建统一文明时代的最大历史事件之一,也是历来被忽视的历史事件之一。故此,后面的统一文明部分将专门展现其历史过程,这里暂且略过。

楚国灭亡的原因值得重视的有:

楚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推行变法浅尝辄止,始终没有解决封地治权问题。

楚国世族分治的两大基本权利——私兵制,独立赋税制,导致国力不能凝聚。

楚国末期的世族力量,至少还有五大集团:昭、屈、景、黄、项五大族群。

楚国的巨大潜力,隐藏于封地分治。楚国的长期衰弱,根源于封地分治。

灭国灾难当前,楚国庙堂政治多头化,阴谋、分裂与混乱交织;封地私兵作战效能极低,大军派系林立,军力不能有效凝聚。这两个方面,是楚国灭亡的直接原因。

分治与集权的矛盾,一直是中国古典社会最主要的政治矛盾。只有秦国成功地解决了这一矛盾,创建了中国统一文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