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朝文字狱案,《明史辑略》问世,轰动文人士绅

清朝文字狱案,《明史辑略》问世,轰动文人士绅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史》案便是发生在清朝较早的文字狱,因为这件案子而下狱获罪甚至丢掉性命的人不在少数。在庄允诚的坚定支持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书稿最终完成了修订,命名为《明史辑略》。庄允诚一面将印刷出来的《明史辑略》送给亲朋好友阅读,一面发货给各地书商,希望将书籍销往全国各地,大赚一笔。朱笔批改过的万斯同《明史稿》《明史辑略》出版之后,立刻受到了各地文人的关注,销售数量很大。

清朝文字狱案,《明史辑略》问世,轰动文人士绅

什么是文字狱呢?顾名思义,就是因为文字而获罪下狱,封建统治者挑剔文人的文字过错而兴起的大狱。对文人而言,他们所写的诗文集、专著,甚至是一篇短文、一首诗、一封信、一句话,不管是自己写的还是抄别人的,都可能被别人抓住把柄,继而被关进大牢甚至砍掉脑袋。

浙江南浔

文字狱在中国历朝历代都存在,但是若论次数之多、处刑之重,牵连人数之多,非清朝莫属。仅仅在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就先后发生了数十起大大小小的文字狱,让人不胜唏嘘。《明史》案便是发生在清朝较早的文字狱,因为这件案子而下狱获罪甚至丢掉性命的人不在少数。

浙江南浔风景秀丽,是今天著名的旅游胜地。南浔不仅风景美,自古以来文化气息也非常浓厚,涌现了很多名人。在清朝刚刚建立时,南浔也是非常繁华的名镇,属于现在的吴兴县管辖,南浔镇上富豪很多,庄家就是其中之一。庄家不仅有钱,而且也很有才气,家族内的人喜欢阅读文集,朗诵诗词,附庸风雅。

庄家有一位庄廷龙,从小便很有文采,在15岁的时候便进入了当时全国的最高学府——设在北京城里的国子监。但遗憾的是,庄廷龙19岁的时候患了一场大病,虽然他的父亲花了大把的银子四处求医将他的性命保住了,但他的眼睛却从此看不见东西了。可以想象一下,19岁的年龄,人生却一下子陷入了黑暗,对庄廷龙来说是多么痛苦。但庄廷龙并没有因此天天以泪洗面,他想起了历史上的左丘明,左丘明在眼睛失明之后却写出了《国语》,他觉得自己也能够写出一本和《国语》相媲美的书籍,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自己。

左丘明和《国语》

左丘明一生信仰儒学,著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左转》,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左丘明在写《国语》的时候已经失明,之后不能用笔继续写作,便采用口述的形式,由其子孙记录,最终汇编成册,著成《国语》。

《国语》

想归想,但是凭借着庄廷龙一个人的能力,真要写出一本可以媲美《国语》的史书来,还是不太现实的。正当庄廷龙为此烦躁的时候,从南浔镇走出去的一个名人朱国祯帮了他的大忙,庄廷龙心中点燃了梦想成真的星星之火。说起这个朱国祯,在明朝可是个大官,曾经做过礼部右侍郎,文渊阁大学士。但是在晚年的时候却遭到了小人诬陷,最终辞官回到了家乡,专心写历史书籍了。朱国祯很有才,搜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仿照司马迁史记》的体裁,写出了一本《明史概》,详细记载了明朝二百多年的一些历史实事,还夹杂了一些朱国祯自己对某些历史事件的评论内容。另外朱国祯还写了《大政记》三十六卷,《涌幢小品》三十二卷,但遗憾的是,这些书稿还没来得及出版发行,朱国祯就撒手归西了。

《史记》

朱国祯死后,他的子孙不学无术,很快就将家产败光了。没钱怎么生活呢,朱国祯的不肖子孙只得想着法儿变卖家产,今天把柜子卖出去,隔两天又将床卖了,换来的钱依然拿去吃喝玩乐。最终家里什么东西都没有了,就打算将朱国祯的书稿卖出去,换点钱糊口。

庄廷龙家里是不缺钱的,听到朱国祯儿子要卖掉老父书稿的消息之后,便立即将这部书稿给买下来了。最初庄廷龙对这部书稿还不是太重视,仅仅是让门客给他朗读用来打发无聊的时间。后来庄廷龙听着听着,一下子想到了之前自己著书立说的雄心大志,一拍大腿,暗叹自己傻得可爱,这不就是一部现成的书稿吗?庄廷龙觉得自己只要稍加增删,将书稿文句重新修订补充一下,署上自己的大名,那么便可以让自己在历史上流芳百世了。但是庄廷龙双目失明,依靠自己修改书稿自然不现实,而且朱国祯的书稿还是个半成品,修订的工作量肯定会很大,所以庄廷龙便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亲庄允诚,想听听他的意见。

庄允诚听了儿子庄廷龙的想法之后,为儿子身残志坚而高兴,非常支持儿子的想法。庄允诚想了很久,觉得想要顺利地修订好这部书稿,仅仅凭借自己和儿子两个人是不现实的,只能向当地的文人学子求助,成立了一个修订小组,依靠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实现儿子的愿望。最终庄允诚邀请了吴炎、潘柽章等16位有名的文化人士,开始了这一浩大工程。

但遗憾的是,书稿还没有修订好,庄廷龙却患了一场大病死了。痛失爱子的庄允诚发誓一定要实现儿子的愿望,不惜花费大笔银子,致力于书稿的修订工作。在庄允诚的坚定支持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书稿最终完成了修订,命名为《明史辑略》。这本史书的内容,除了增删了朱国祯原作内容之外,还增添了崇祯皇帝在位期间的史事。之后庄允诚请了当地最好的刻字和印刷师傅,耗时五年,最终将《明史辑略》印刷出来。

《明史辑略》出版之后,庄允诚倍感欣慰,可以告慰爱子的在天之灵了。庄允诚一面将印刷出来的《明史辑略》送给亲朋好友阅读,一面发货给各地书商,希望将书籍销往全国各地,大赚一笔。但是庄允诚不知道的是,一场大祸事正在悄悄地逼近庄家。

朱笔批改过的万斯同《明史稿》(www.xing528.com)

《明史辑略》出版之后,立刻受到了各地文人的关注,销售数量很大。一时间街头巷尾都在谈论这本书,人们谈论的话题自然也在明朝和清朝之间转换,对比两朝的是非功过。这个时期的政局已经和庄允诚刚刚开始修订书稿时大相径庭了,清军军事上节节胜利,已经统一了中国大部分地区。随着政局的逐步稳定,清朝统治者将工作重心由军事转移到了思想文化上来。作为从关外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想要在思想文化上收服一贯视自己为正统、不屑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的汉族文人,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清朝统治者很明白自己的文化不能同有着数千年传承的汉族文化相抗衡,所以清王朝只能采用压制的方法,恐吓、扼杀汉族文人的反清意识。而商人出身的庄允诚显然对政局变化反应迟钝,他看着销售火爆的《明史辑略》,内心满是喜悦,觉得一来可以告慰儿子的在天之灵,二来也能让庄家名声更盛:我们庄家不仅有钱,还有文化。

清军官兵

讽刺的是,首先向《明史》发难的人却是《明史》上列出的修订者查继佐、陆圻、范骧。这三人当时在江苏、浙江两省的名气非常大,庄允诚、庄廷龙父子在组织文人才子修订《明史辑略》的时候,为了最大限度地扩大这本书的影响力,抬高书籍的身价,便向这三人发出了邀请,但是这三人自视清高,不愿意和身为商人的庄允诚父子结交,所以最终就没有参与《明史》的修订。但这三个人的名气太大了,为了提高影响力,庄允诚在没有征得查继佐、陆圻、范骧的同意下,便直接将他们的名字添加在了《明史》修订者的名单里,并在出版的时候印在了书前的扉页上。

三人经人提醒之后,敏感地觉察到《明史》一书的内容比较偏激,若有触犯朝廷禁忌的地方,自己岂不会受到牵连?于是在友人的劝导下,查继佐、陆圻、范骧三人联名向清朝地方政府举报,申明自己同《明史》一书没有任何关系,官府开始着手调查《明史》一书。庄允诚听说这件事情之后,非常震惊,虽然觉得这件事情出乎意料,比较棘手,但还不至于惊慌失措,毕竟他在商场里摸爬滚打了数十年,和很多官员之间交往也很密切。于是庄允诚便立即行动起来,一面上下行贿,意图息事宁人,一面派人去书店收回还没有卖出去的《明史》,将其中存在悖逆言语的书页全部抽调,然后找人重新修补完备,重新出版。这样一来,《明史》也就成了一本“洁书”,没有任何把柄了。在庄允诚的上下打点和操作下,终于将事情摆平了,他认为自己已将一切火苗都扑灭,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

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经过查继佐、陆圻、范骧三人这么一折腾,《明史》事件已经闹得满城风雨,很多坏人开始盯上了《明史》,意图从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这件事情的参与者中还有两个重要人物——李廷枢和吴之荣,后来也正是在这两个人的来回运作下,才制造了《明史》冤案。

明史列传

李廷枢原是浙江督粮道,吴之荣原为归安县县令。二人之前因为相互检举对方的腐败行为而双双入狱,被判绞刑。但是二人上下打点,一直拖了六年也没有行刑。后来皇帝大赦天下,李廷枢、吴之荣二人便被放了出来,虽然免了死罪,但是之前贪污的赃款必须要如数退还。这两个人出狱之后臭味相投,由之前的死对头结了儿女亲家,开始一门心思地琢磨着如何发财还清被追缴的赃款。二人盯上《明史》之后,便开始上下活动,勾结官府敲诈庄家,但不曾想庄家财力雄厚,向各地官员行贿,成功反转了官府的态度,最终李廷枢、吴之荣二人不仅没敲诈到任何银两,反而被庄家打击得灰头土脸,落荒而逃。

吴之荣敲诈不成,反而遭到庄家的打击报复,无赖本性大发,发誓不管用什么手段都要报仇雪恨,将庄家连根拔掉。吴之荣千方百计弄来了一本初版的《明史》,仔细地阅读起来,将里面有侮辱清朝嫌疑的语句都一一列了出来,然后添油加醋,歪曲解释。吴之荣觉得地方官府都被庄家买通了,想要扳倒庄家,必须去北京城告状才行。于是,吴之荣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北京城,将自己列出的《明史》大罪诉状投到了刑部。刑部官员看了以后,觉得这件事情非常严重,便报告给了康熙皇帝身边的顾命大臣鳌拜。鳌拜随即派人赶赴浙江调查《明史》案,严惩涉事人员。

清朝刑具

在鳌拜的干涉下,庄允诚随即被关入大牢,但凡和《明史》一书有所牵连的人,包括最初的主编、参加修订的人、刻板的人、印刷的人、卖书的人、买书的人、作序的人、审查的人、谈论的人等,都被抓了起来,关进了大牢。整个抓捕行动持续了一个多月,2000多人因此入狱。

最后《明史》案正式结案,所有被羁押的犯人在杭州被集中宣判执行。那一天,清兵军营内上千名囚犯集合在广场上等候发落。但凡参与编书、组织修订、刻书、装订、印刷、买卖此书以及有书不上缴的人,都被判处了死刑,各家财产也都被政府没收。男性家属中,年满15岁的人,都要被处死,妻子女儿母亲等都被流放到了宁古塔为奴。一时间,一颗颗人头随地乱滚,一片片肌肤被剐了下来,惨叫声此起彼伏,鲜血流成了河。罪犯家属被绳子绑着,被驱赶上了停在江边的船,发配到了苦寒之地,再也回不到家乡。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怀抱婴儿少妇,尚未成年的儿童,悲哭震天,泪水横飞。

宁古塔

《明史》一案对文化人士影响很大,清朝借此从思想上压制了汉族文化人士对明朝的思念之情,达到了保持政治稳定的目的。但是文字狱严重束缚了学术的发展,扼杀了人才,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极为深远。

想想·说说

清朝统治者为什么热衷制造文字狱?《明史》冤案的罪魁祸首是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