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孟子:儒家学派继承人,亚圣思想家

孟子:儒家学派继承人,亚圣思想家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孟子被尊称为“亚圣”,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他主张君王应实行“仁政”,尽量少用刑罚,减少赋税,使人民安居乐业。孟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他学习和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但是他的从政道路似乎也与孔子如出一辙,没有国家肯用他。《孟母断机教子图》孟轲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后人尊称他为“亚圣”,意为仅次于孔子的圣人。

孟子:儒家学派继承人,亚圣思想家

孟子被尊称为“亚圣”,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他主张君王应实行“仁政”,尽量少用刑罚,减少赋税,使人民安居乐业。但他的思想在当时称雄争霸的战国时期是行不通的……

孟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他学习和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但是他的从政道路似乎也与孔子如出一辙,没有国家肯用他。

孟子是鲁国(山东邹城)人,名轲,鲁国三桓之一的孟孙的后裔,是孔子的第四代门徒。他从小在母亲身边长大,母亲对他的要求一直很严格。起初,他们居住的村子离一片墓地很近,常常有出殡的队伍从他们家门前经过。有一天,孟轲的母亲发现,儿子常和别的孩子模仿送殡的人,于是马上就领着孟轲搬到了城里。可这附近住着一个屠户,孩子们又常常玩模仿屠户的游戏。于是,他们又举家搬到一座书院旁,孟母想这才是真正适合孩子生长的好环境

等孟轲长大后,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主张君主要实行“仁政”,他主张尽量少用刑罚,尽量减少赋税,使人民安居乐业。

据说,孟轲非常富有,当他游说各国时,仪仗队伍几乎和国家大臣出巡的规模相当。就在魏惠王重金招纳贤才的时候,孟轲来到了魏国。魏惠王知道了很高兴,亲自迎他进城,还用了很高的礼节来招待他。他想从孟轲那里得到一些建议,让魏国能够更加强大。当他问道有什么能够给魏国带来利益时,孟轲却回答说:“我们心中只有‘仁义’,不清楚什么是‘利益’。如果朝廷上下都争名夺利,你的国家就危险了。如果大家只讲仁义,不讲功利,就不会有互相残杀的事情发生。”

这个回答让魏惠王很失望,他心想这个连“利益”都不肯谈及的人,怎么助他成就心中的霸业呢?于是,就让人把孟轲打发走了。

有一年,滕文公即位,向孟轲请教。这时正值滕文公的父亲滕定公刚刚去世,孟轲便指示滕文公首先应该“服丧三年”,在此三年期间,不准吃肉饮酒,不准听音乐,不准参加任何社交活动,不准处理任何公私事务,更不准从事任何劳动,只准穿粗布衣服。(www.xing528.com)

孟轲辗转去了很多国家,他的那一套“仁政”没有一个国家肯用。后来还是齐宣王接纳了他。齐宣王想与他谈谈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故事,可是孟轲又搬出他的大道理来了。他说:“我们信奉仁义,从来不提齐桓公和晋文公称霸的事情。我们讲求的是君主要有一颗仁爱之心,这样天下才能统一。”

《孟母断机教子图》

孟轲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他严厉地谴责暴君,他认为暴君并不是君主,人民有权推翻他的政权。他让齐宣王实行王道,减少百姓身上的负担,使百姓安居乐业,稳定社会秩序,使国家富强。但是,齐宣王和其他君王的想法一样,想在短期内使国家强大起来,孟轲的办法看来确实不合适。于是,就婉转地回绝了孟轲。孟轲的治国理论没有国君肯采纳,他也就放弃了自己的政治理想,隐居起来开始著书。约公元前289年,孟轲去世,他的门徒们记载了他的言论,即《孟子》。后人尊称他为“亚圣”,意为仅次于孔子的圣人。

学海拾贝

《孟子》是孟子的弟子通过整理孟子的言论汇编而成,是研究孟子生平和思想的重要资料,其中也有一些他弟子的言论,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一部重要的儒家典籍。通过研究书中的内容,可以看出孟子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主张君王治理国家要实施“仁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