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亚圣孟子:颠覆世界的儒家代表人物

亚圣孟子:颠覆世界的儒家代表人物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亚圣——孟子孟子姓孟名轲,中国战国时期的邹国人,他生活的年代大约是公元前372年至公元前289年,他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也是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与孔子齐名,世称“孔孟”。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因此从本姓上来说,孟子应与周天子同宗,姓“姬”。但当孟子出生时,他的家族已趋没落。这是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础。此外,在孟子政治学说中还有“王道”与“霸道”之辨、义利之辨等等。

亚圣孟子:颠覆世界的儒家代表人物

亚圣——孟子

孟子姓孟名轲,中国战国时期的邹国人,他生活的年代大约是公元前372年至公元前289年,他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也是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与孔子齐名,世称“孔孟”。

孟子出身于鲁国贵族,他的祖先即是鲁国晚期显赫一时的孟孙。孟孙是庆父的后人,庆父是鲁桓公的儿子,当时民谚所谓“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指的即是其人其事,可以想见其跋扈。孟孙与庆父的两个弟弟叔牙、季友之孙——叔孙、季孙——齐名,合称“鲁国三桓”,为鲁国晚期实际的执政者。这其中季孙实力最强,也最有名,《论语·季氏将伐颛臾》一节中的“季氏”指的即是季孙。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因此从本姓上来说,孟子应与周天子同宗,姓“姬”。

但当孟子出生时,他的家族已趋没落。春秋晚期的大混乱,使他的家族渐趋门庭式微,被迫从鲁迁往邹;再以后,历事维艰,到孟子幼年时,只得“赁屋而居”了。

孟子父母的状况,今已不可考,《阙里志》和《春秋演孔图》曾说孟子的父亲名激,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母亲姓仉(音zhang),但缺乏另外的根据。流传下来的,只知孟子幼年丧父,全靠母亲独立拉扯长大,为了让孟子能够好好地读书,孟母曾三次择邻而居。据说,孟子小时候住山东邹县城北二十五里的马鞍山下,村名叫范村,村不远有一片墓地,出殡的人群常从孟子家门口经过,于是孟子就模仿送殡的人,孟母看见了,认为“此非所以居吾子也”,就把家搬到城北部的庙户营。可是这里街上相当繁华,东部住一个屠户,孟子就学屠户的样子,整天嬉戏。孟母感到这里也不宜培养孩子,便又移居于“学宫之院”,即县城南门外子思书院旁。从此,孟子被朗朗的读书声所吸引,孟母甚喜,就把孟子送进了这所学宫读书,他勤奋读书,终成大儒。

孟子受业于孔子后代子思的门人。学成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综览《孟子》,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出“仁政”学说,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日益激烈的阶级矛盾,维护新兴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孟子的思想学说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尤其对宋明理学影响更巨,宋代以后常把孟子思想与孔子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其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种:

性善学说。这是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础。孟子认为,人具有一种先验的善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而人性之所以是善的,是因为人生来就具有“善端”,这种“善端”不仅是先验的,也是超功利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这就是孟子著名的“四端”说,也是孟子的“性善”论。(www.xing528.com)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非有外铄于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善性,是“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孟子通过同类相似的例题来论证人所普遍具有的善性,他说:“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孟子·告子上》)孟子在强调人的本性存在先验的“善”之同时,认为人之所以会有不善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外界影响。他说:“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告子上》)二是人自身是否有向善的主观愿望。他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上》)“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孟子·尽心上》)

“仁政”思想。孟子从其“性善论”出发,提出了他的“仁政”“王道”政治学说。他指出,“仁政”源于先王的“不妒忌之心”,“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认为:“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孟子·梁惠王上》)他又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孟子·滕文公上》)也就是,“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同时,孟子又提出了“制民之产”的思想,即主张以“恒产”来求得老百姓之“恒心”,“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孟子·梁惠王上》)。在孟子的“仁政”思想中,突出了“民”的地位,他提出“保民而王”,“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孟子·离娄上》),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此外,在孟子政治学说中还有“王道”与“霸道”之辨、义利之辨等等。

理想人格。孟子学说中还有不少关于理想人格的思想,如“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孟子·尽心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孟子·尽心上》)等等,如此种种,都是激励人心、传颂千古的名言。

在孟子看来,理想的政治应该是统治者施行“仁政”,如此,方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最终会被人民推翻。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非常大的重要性。

此外,孟子还把“伦理”和“政治”紧密地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在《大学》中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的这些理论,有力地抨击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各种学说,使儒家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他也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