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孟子与《孟子》:儒家经典著作,主张仁政,探讨人性善论

孟子与《孟子》:儒家经典著作,主张仁政,探讨人性善论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孟子站在儒家立场上加以激烈抨击。《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共同编著。《孟子》一书,主要思想有性善论、良知良能论、仁政论、民贵君轻论等学说。《孟子》认为,人性本来都是善的,仁义礼智是人所固有的。《孟子》还主张对人民要施行“仁政”,省刑罚,薄税敛,争取民心就可以王天下。

孟子与《孟子》:儒家经典著作,主张仁政,探讨人性善论

孟子,约生于公元前372年(周烈王四年)死于公元前289年(周郝王二十六年)。是中国战国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名轲,邹人(今山东邹县)。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之后裔,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齐、宋、滕、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遇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现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宋、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上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积极主张仁义治国的“王道”,反对争强斗胜的“霸道”。他提出了“君为轻,民为贵”、“人性善”等一系列观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哲学艺术、文化、教育政治学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共同编著。主要记述战国时代儒家大思想家孟轲的言行。《汉书·艺文志》著录十一篇,今存七篇。各篇又分上下篇。全书共三万五千多字,基本上是一部对话语录体著作。记载了孟轲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以及他周游列国时与诸侯王、与诸学者之间论辩各种问题的要领。《孟子》一书自成书之日历经汉、魏、唐这一千余年都被史家、学者列为子部,至南宋朱熹把《孟子》同《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为《四书》,才一跃而进入经部。《十三经》至此才最后辑成。(www.xing528.com)

《孟子》一书,主要思想有性善论、良知良能论、仁政论、民贵君轻论等学说。《孟子》认为,人性本来都是善的,仁义礼智是人所固有的。《孟子》还主张对人民要施行“仁政”,省刑罚,薄税敛,争取民心就可以王天下。《孟子》还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认为民心向背为国家政权安危所系,国君要把本身利益放在这一前提下来考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