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交通史话:赵国的交通干线与赵武灵王的智勇

中国交通史话:赵国的交通干线与赵武灵王的智勇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赵国迁都邯郸之时,邯郸已经是“太行东干线”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滏口陉”的起点。周显王元年,赵成侯赵种修筑邯郸到馆陶的“邯馆大道”,兵锋直指齐国。“邯高大道”西起于赵国都城邯郸,经过馆陶、博关,直到高唐,行程约300公里。赵武灵王开辟“灵九大道”的目的,既有抵御匈奴,巩固边防的用意,也有从北面虎视秦国都城咸阳,实施战略迂回的谋划。〔585〕由此可见,赵武灵王确实是一位智勇过人的非凡人物。

中国交通史话:赵国的交通干线与赵武灵王的智勇

周安王十六年(公元前386年),赵敬侯赵章迁都到邯郸(河北邯郸市邯山区)。此后邯郸作为赵国都城达159年,历经8代国君,直到秦始皇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秦军攻占邯郸灭赵。邯郸地处河北南部,西依太行山脉,东接华北平原,“富冠海内”〔583〕,号称“天下名都”。

大约公元前1524年,商代第14任国王祖乙从耿邑(山西运城市河津市)迁都到邢邑(河北邢台市桥东区)之后,就开始营建邯郸城,直到公元前1302年,商代第18任国王南庚迁都到奄邑(山东济宁市曲阜市)。其间经过222年时间的发展,邯郸逐渐形成为规模较大的工商业城市。赵国迁都邯郸之时,邯郸已经是“太行东干线”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滏口陉”的起点。《史记》记载:“邯郸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埓(liè)富。”〔584〕可见邯郸也是著名的冶铁中心。赵国入主邯郸之后,为保障与山西根据地的联系,随即疏通“滏口陉”、“井陉”、“飞狐陉”、“蒲阴陉”,设置无穷之门(河北张家口市张北县野狐岭)、句注塞(山西忻州市代县“雁门关”)、鸿上塞(河北保定市唐县“倒马关”)、高阙塞(内蒙古巴彦淖尔盟乌拉特后旗呼和温都尔镇)、井陉塞(河北石家庄市井陉矿区“井陉口”)等关隘。周显王元年(公元前368年),赵成侯赵种修筑邯郸到馆陶(河北邯郸市馆陶县)的“邯馆大道”,兵锋直指齐国。周显王二十五年(公元前344年),赵肃侯赵语攻克齐国边防重镇高唐(山东聊城市高唐县),“邯馆大道”延伸成为“邯高大道”。“邯高大道”西起于赵国都城邯郸,经过馆陶、博关(山东聊城市茌(chí)平县博平镇),直到高唐,行程约300公里。

周赧王九年(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通过“胡服骑射”的改革,开始组建骑兵反击匈奴的侵扰,并乘胜追击到九原(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麻池镇),随即开辟“灵九大道”。“灵九大道”从灵丘(山西大同市灵丘县),经过平城(山西大同市城区)、武州塞(山西大同市左云县)、云中(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古城镇),直到九原,行程约600公里。赵武灵王开辟“灵九大道”的目的,既有抵御匈奴,巩固边防的用意,也有从北面虎视秦国都城咸阳,实施战略迂回的谋划。此举迫使秦国加强“萧关道”的建设,并随即开辟“咸九大道”与之对抗,最终形成后来“秦直道”的雏形。周赧王十七年(公元前298年),赵武灵王支持秦昭王赵稷继位,并举荐赵国大臣楼缓出任秦国丞相。赵武灵王利用楼缓入秦之机,化装成楼缓的随从,沿“灵九大道”、“咸九大道”深入秦国都城咸阳,沿途考察风土人情,参与会晤秦国官员,并随同觐见秦昭王。《史记》记载:“(赵武灵王)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而欲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于是诈自为使者入秦。秦昭王不知,已而怪其状甚伟,非人臣之度,使人逐之,而主父(赵武灵王)驰已脱关矣。审问之,乃主父也。秦人大惊。主父所以入秦者,欲自略地形,因观秦王之为人也。”〔585〕由此可见,赵武灵王确实是一位智勇过人的非凡人物。

【注释】
(www.xing528.com)

〔583〕见王利器《盐铁论校注》第1卷第41页《通有》。

〔584〕见李炳海校评《史记》第771页《货殖列传》。

〔585〕见李炳海校评《史记》第302页《赵世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