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平原千里,漕运四通——邯郸之旅

平原千里,漕运四通——邯郸之旅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邯郸是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邯郸境内现存大运河主要流经邯郸东南部魏县、大名县、馆陶县等地。在历史上,邯郸境内的大运河主要有三国、隋唐、明清三个发展时期。三国时期,曹操为了军事斗争的需要,开凿、疏通了一些运河,在邯郸境内主要有白沟和利漕渠。清定都北京后,曾把三藩、河务、漕运列为国家三大要事。现邺城遗址、大名府遗址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原千里,漕运四通——邯郸之旅

Section Five Plains Covering Thousands of Li and Grain Transport Extending in all Directions——Handan

邯郸,位于河北南端,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处,西依太行山脉,东连华北平原,北连邢台,南毗安阳,素称河北省的南大门,是国务院批准具有地方立法权的18个较大的市,第一批国家试点智慧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邯郸”二字作为地名3000年沿用不改,是中华地名文化的特例。

邯郸是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000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赵文化、女娲文化、北齐石窟文化、建安文化、广府太极文化、梦文化、磁州窑文化、成语典故文化、边区革命文化等,博大精深,风格丰富多彩。战国邯郸为赵都,赵武灵王励精图治,雄踞战国七强之列。魏县为魏都,汉代与洛阳临淄、南阳、成都共享“五大都会”盛名。汉末曹魏临漳建都,先后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都城。北宋,北京大名府成为北宋北京。清代,大名府为直隶省第一省会。邯郸还是刘邓大军诞生地和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所在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华北新华广播电台在此开播,《人民日报》《人民画报》在此创刊,中国人民银行前身之一的冀南银行在此诞生。邯郸还是中国成语典故之都、太极之乡、指南针的故乡、五大祭祖圣地(娲皇宫)之一。

邯郸境内现存大运河主要流经邯郸东南部魏县、大名县、馆陶县等地。邯郸境内的大运河历史悠久,发端于三国时期的白沟,兴盛于隋唐时期的永济渠,取直于宋元时期的御河,定形于明清至今的卫河、卫运河,先后流经邯郸南部和东部的魏县、大名、馆陶,是中国古代运河的肇始地之一。

在历史上,邯郸境内的大运河主要有三国、隋唐、明清三个发展时期。三国时期,曹操为了军事斗争的需要,开凿、疏通了一些运河,在邯郸境内主要有白沟和利漕渠。隋唐时期主要修建了北通涿郡的永济渠。明清时期,当时运河自河南内黄旧县城西进入邯郸市后,横穿魏县、大名、馆陶三县,后来由于漳河南徙,河水改道,其一段逐步形成现在横贯邯郸市东部的卫河和卫运河。现在该河已改由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楚旺镇进入邯郸市,在魏县与濮阳市南乐县交界进入大名县,经大名县龙王庙镇、金滩镇、红庙乡、营镇乡进入馆陶县,沿馆陶县与山东省聊城市界北行。

随着运河漕运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沿岸催生和哺育了一批城镇的诞生。邯郸东南的邺城、大名府及馆陶等因运河而兴,也因运河改道而逐步衰落。608年,随着永济渠的开通,魏州城即后来的大名府城(今大名县东北大街乡一带),得运河之利和漕运优势,迅速崛起。北宋时期,大名府升为陪都。忽必烈统一中国后,利用一部分隋唐原有运河渠道和某些天然河道,裁弯取直,形成了京杭大运河。这一区域的运河主航道东移至山东临清,不再从邯郸穿境而过。

明朝从南京移都北京后,卫运河漕运开始兴盛。各州县的贡粮等物品,通过卫运河运抵北京,当时在漳、卫河汇合处设有皇粮装卸点,岸上库房林立,今馆陶县徐万仓村名盖出于此。清定都北京后,曾把三藩、河务、漕运列为国家三大要事。据《馆陶县乡地图志》载,康熙帝南巡途经馆陶,时值卫运河漕运繁忙,商船云集,致使舟阻河滩,只得停靠清凉寺岸(今丁圈村西)。清朝后期,虽然官方漕运一度停摆,但民间水运仍很兴旺,当时仅在馆陶境内就有渡口7处。

大运河也在邯郸留下了许多重要的文物遗存,初步统计有16处,包括临漳邺城遗址、临漳曹操拴马桩、大名五礼记碑、大名府古城墙、大名山西会馆旧址、大名卫河船渡、大名狄仁杰祠堂碑、大名石灰窑旧址等。现邺城遗址、大名府遗址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运河永济渠段邯郸市运河遗存

大名府古城墙

中国磁州窑富田遗址

大名五礼记碑

大名狄仁杰祠堂碑

漳、卫河汇合处

大运河永济渠段邯郸市胜迹

邯郸学步

蔺相如回车巷纪念碑

馆陶魏征博物馆

赵王城遗址公园

中国磁州窑博物馆

大名府天主教堂

历史上的邯郸运河之畔孕育了享有盛誉的建安文学,同时运河两岸的风土人情和优美景色吸引了大批的文人墨客,留下诸多诗文佳作,如唐代李白《魏都别苏少府因北游》,明代王世贞《夜发大名赠谢、顾二人追别卫河》、姜贻绮《卫水归帆》等。

邯郸运河文化丰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大名草编、冀南皮影、四股弦等,以及运河歌谣、谚语、运河号子等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运河申遗城市邯郸采风

◇运河流淌过冀南

邯郸市地处河北省南段冀南平原,西依靠太行山脉,东临滏阳河,并接华北平原。地理位置正居华北之中,“邯郸学步”故事就发生在此。邯郸大运河历史上曾屡经变迁,东汉末期称“白沟”,隋唐时期以“永济渠”“御水”“淇水”互称,宋、金、元时期多称“御河”,明清时期称“卫河”,今称“卫运河”或“漳卫运河”。

邯郸境内现存大运河主要流经邯郸东南部魏县、大名、馆陶等地。肇始于东汉末期,形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延续至今的邯郸运河文化,以其跨越时空之长、流经地域之广、遗存之丰富,在中国大运河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一席。

2016年10月4日,行走隋唐大运河考察组来到河北邯郸市,采风前领队张秉政教授告诉队员们:“河北邯郸燕赵之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历史文化丰厚,为冶铁之都、典故之都。女娲抟土造人,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邯郸学步,将相和的故事……都发生在此,民风民情,值得认真探访。”

在这座运河流淌过的城市,考察组重点探寻了赵王城遗址与邯郸学步桥,并领略了蔺相如回车巷的历史与沧桑。

◇邯郸城的运河之缘

邯郸与运河结缘始于三国曹魏时期。官渡之战后,曹操为了保粮草运输,在黄河与邺城之间开凿了白沟,使得许都(近河南许昌市)经白沟能够直达邺城;占据邺城后,又先后兴建邺北城和邺南城。白沟即这一区域永济渠的前身。

虽然这段运河的肇始实际上成为邯郸天下名都地位的终结,但这一段运河也给邯郸的历史文化带来了别样风情,使得邯郸在中国大运河文化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隋炀帝在完成通济渠、山阳渎之后,为巩固北方政权和远征高丽,于隋大业四年(608年),“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河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隋书·炀帝纪》)。

永济渠连接了中原地区与幽燕地区,随着永济渠的开通,得运河之利,邺城以东的魏州成为黄河以北较大的中心城市。

北宋初年,大名府升为陪都,即北京。在宰相吕夷简的主持下,修建外城,曾建宫城,成为保卫京都汴梁的一道铜墙铁壁。这一时期,邯郸的滏水也已经成为沟通邯郸与东部御河的重要航道,这里出产的陶瓷煤炭、杂货等通过运河源源不断地销往各地,甚至到达朝鲜、日本等地。

元代,大运河裁弯取直,这一区域的运河主航道东移至山东临清,不再穿邯郸而过,但此段运河作为支流仍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后元世祖命郭守敬主持实施了著名的“漳滏工程”,滏河开始与漳河分流而改道流经邯郸,漳滏的航运、农田灌溉和水患问题开始有了较大的改善。直到明清时期,滏阳河都是邯郸境内通往东北沿河各县并达天津的重要航线。

明清时期,由于漳河南徙,河水改道,逐渐形成现在横贯邯郸市南部和东部的卫河与卫运河,卫运河漕运重新开始兴旺。各州县的贡粮等物品,通过卫运河运抵北京。当时在漳、卫河汇合处,设有皇粮装卸点,岸上库房林立。

近代,滏阳河的航运地位依然重要。苏曹码头西至今还保留有船商供奉的河神庙,邯郸依然是这一地区重要的商贸交通和物资集散中心。邯郸在运河的影响下,各种地域文化相互融合,丰富了城市历史信息,塑造了城市人文品质

考古调查统计,大运河邯郸遗存丰富,全长141.8公里,流域面积701.5平方公里,是中国大运河中段重要流域,并保存了大量与运河有关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探寻赵王城遗址公园

邯郸至少在商末就已经建城。《竹书记年》记载:“自盘庚迁殷至纣王之灭二百五十三年,更不徙都。纣时稍大其邑,南距朝歌,北距邯郸及沙丘,皆为离宫别馆。”可见“邯郸”二字作为地名沿用至今已经长达3000年。

西周时邯郸之地在魏国范围内,名“五鹿”,是历史上著名的“五鹿城”;东周春秋时期列入晋地,成为赵氏的世袭领地。当时的邯郸已经是农业手工业商业比较发达的著名城邑,是列国争夺的重要据点。

赵王城遗址博展馆

公元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后,赵敬侯自晋阳迁都邯郸,在当时城池西南角修筑王城(即今赵王城),邯郸正式作为赵国的都城。

随后,赵武灵王治水患,冶铁铸钱,发展经济,修筑长城,加强军事力量,实行胡服骑射,创改革之先河,国势大盛,雄踞战国七强之列,历经8代王侯,成为我国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此繁荣了100多年,直到秦灭六国,统一天下。

赵王城位于河北省邯郸市西南,建于赵国迁都邯郸前后,是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唯一战国古城址。

考察组驱车前往赵王城遗址公园,在一处人烟稀疏的地方下了车,眼前的庞大公园景象让考察组甚为折服。根据赵王城遗址公园工作人员介绍,赵王城由东城、西城、北城三个小城组成,平面似“品”字形,总面积512万平方米。

“遗址周围保留着残高3至8米蜿蜒起伏的夯土城墙,内部有布局严整、星罗棋布的建筑基台,地下有面积较大的十几处夯土基址,四周有城门遗迹多处。”工作人员介绍说。

考察组从南大门进入,就看到了文化展示区,也是赵文化主题公园。站在广场大门处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赵文化博展馆、征战广场、景观大道等主体工程、文物展陈等。整个园区内除道路、景观建筑之外全部实现绿化,还种植了各类花卉、树木等品种。“我们这里真正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环境非常优美。”工作人员介绍说。

从南大门进来继续北行,是一条长158米的“历史长卷”。“历史长卷”由用花岗岩做成的竹简组成,每个竹简上面都记录与雕刻着赵国发生过的重大历史事件或成语典故。长卷之所以定为158米,是因为赵国在邯郸定都共158年。

“历史长卷”的北面,是下沉广场。北邻下沉广场,则是整个公园的精华部分——赵王城遗址博展馆。考察组看到,该建筑形状为一个梯状的土台,外观造型与古城区内的“龙台”极为相似,显得古朴、刚毅,并透露着一种历史的沧桑。但由于馆内正在修建和维护,暂不对外开放,考察组只好作罢。

◇邯郸学步与学步桥

“邯郸学步”的故事家喻户晓,考察组来到邯郸,也对邯郸的学步桥进行考察,对这个流传甚广的故事一探究竟。

学步桥西侧的石雕,逼真地再现了“邯郸学步”这一典故

“邯郸学步”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邯郸学步,也叫作“学步邯郸”。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一个燕国人听说赵国邯郸人走姿很漂亮,便来到邯郸学习邯郸人走路,未得其能,又忘记自己的走姿,最后爬着回到了燕国。李白诗曰:“寿陵失本步,笑煞邯郸人。”

但也有学者研究认为,邯郸学步其实学的不是普通走路的步法,而是邯郸舞步。当时在赵国邯郸流行一种舞步叫踮屣,是一种类似于现代西方芭蕾舞的踮着脚尖跳舞的舞步,非常优美。

学步桥所在的串城街是一条秦汉风格的历史街区。在这里,考察组来到了学步桥广场,看到了学步桥。学步桥广场以邯郸历史文化为主线,根据出自邯郸的成语典故、民间传说以及重要历史事件,利用古桥、河流、仿古建筑、雕塑、石刻、植物等,巧妙地将古赵文化与自然园林有机结合起来,创出了独具特色的园林文化景观

学步桥南北两头的河堤上,是以成语为主要氛围的景观游园。绿化带边的围栏被做成了一个个圆柱,每个柱头上刻着一副体现邯郸古代历史遗迹的图像,体现了中国北方燕赵文化豪迈粗犷和悲壮的底蕴。

考察组了解到,学步桥原为木桥结构,因常遭水冲,于明代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改建为拱券型石桥。桥身长32米,面宽9米,高8米,两旁各有19块拦板和18根望柱,均雕有历史人物故事和精美的狮子、猴子等动物

桥下设有3个大桥孔,桥孔两侧附设4个小孔,3个大桥孔中心处雕有向下俯视的狮头。桥的规模虽不大,但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民族桥梁建筑的艺术风格。

不少市民在学步桥广场休闲娱乐,下象棋、跳广场舞、练太极拳,给这座久经历史沧桑的古桥平添了一份人文气息,好不热闹。

在学步桥的西侧,还坐落着一个年轻小伙子在一对步履优雅的男女足迹后学习行走的石雕,栩栩如生,逼真地描绘了“邯郸学步”这一典故。

站在学步桥上,张秉政教授与队员交流起来。他说,“邯郸学步”在继续改革开放的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一些人高谈与西方“接轨”,但我们不能照搬西方治理市场经济之经验,也不能机械照抄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理论,以防弄巧成拙。

◇探寻蔺相如回车巷

回车巷位于邯郸市区串城街南段,全长约75米,宽1.8米,相传战国时赵上卿蔺相如曾在此处为大将廉颇回车让路,故名“蔺相如回车巷”。

考察组几经打听,终于在串城街找到了回车巷的踪迹。穿过300多米的串城街,在一个“丁”字路口处,出现了一个以回车巷命名的文化广场。办公用品电器耗材、美食火锅等店面更是门庭若市,非常热闹。而就在广场对面,一座碑亭就安静地坐落在墙壁后方,与广场的喧闹相比,它更像是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

根据附近居民介绍,明代万历十二年(1584年)邯郸知县萧察根据民众“心碑”,在墙壁上镶嵌“蔺相如回车巷”6个石刻大字;1981年进行维修并建石碑亭,立石碑述其事,碑亭高4.4米,宽2.3米。碑文记载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多次为廉颇回车让路,争取将相和好的历史故事。

一个以回车巷命名的文化广场

回车巷碑文记载:

七雄争霸,秦为最强,素怀一统天下之志,因恃其强,屡犯赵境,赖廉颇力拒,终莫能入。时有蔺相如者,尝完璧归赵渑池赴会,两屈秦王,屡建功勋,位在廉颇之右。廉颇自恃有攻城野战之功,耻居相如之下,怒甚,扬言欲羞辱之。

一日,相如外出,行经狭巷,遥望廉车驰来,不忍将相水火殃及国家,遂避匿于旁巷之中,是以国计为重私怨为轻之义举也。

世人不悟,皆以相如为懦夫;而廉颇亦不谅其情,日益骄横。迨河东人虞卿游赵,往见廉颇,责之以理,晓之以情。廉颇大惭,遂肉袒负荆,亲造相府,长跪庭中。相如趋前答拜。自此将相和好,赵国日兴。相传此地为蔺相如旧日回车之故址,明代万历十二年曾建碑于此,后破损无存。今重立此碑记。

(1981年6月24日立)

“从安徽桐城的‘六尺巷’到今天看到的‘回车巷’,至今故事脍炙人口,它不仅仅局限于政治人物,也给我们百姓如何与人相处提供了生活智慧。”张秉政教授说。

黑与白的艺术——走进中国磁州窑

磁州窑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民间瓷窑,自古就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说。窑址在今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的彭城镇和磁县的观台镇一带,磁县宋代叫“磁州”,故名“磁州窑”。

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南宋、元、明、清仍有延续。磁州窑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著称,所以又称为“黑与白的艺术”,不仅开创了中国瓷器绘画装饰的新途径,同时也为宋以后景德镇青花及彩绘瓷器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古代磁州窑生产规模较大,现存遗址20余处,主要分布在现今河北省磁县境内的漳河流域和峰峰矿区境内的滏阳河流域,是中国北方一个巨大的民窑体系,是中国民窑的杰出代表,具有极为鲜明的民窑特色。

2016年10月5日,行走隋唐大运河考察组来到河北邯郸磁县,分别探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和中国磁州窑富田遗址博物馆,探寻运河文化孕育下的磁州窑文化与运河流经的这片土地孕育而生的源远流长的运河文明。

◇中国磁州窑博物馆

考察组前往磁州窑博物馆,经过几次转车,终于在位于磁县城内磁州路中段路北磁州窑博物馆广场中心地带看到了博物馆的身影。

用声光电技术还原了当年烧制瓷器的磁州窑

用蜡像还原了磁州窑瓷器制作流程

整个博物馆占地7.8亩,建设总面积5000平方米,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造型奇特。该馆由河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该设计充分抓住磁州窑的特点,在建筑形制上以“窑”为中心,以“弧”为展线,上下分两层,内设四个大展厅,在功能上亦设计有文物库房、学术报告厅,文物修复室、陶吧等。

据博物馆内工作人员介绍,中国磁州窑博物馆现有藏品14,0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38件,二级文物42件,三级文物1,676件。这些藏品以地域文化为特点,形成了两大体系,即磁州窑文物藏品体系和北朝墓群出土文物体系。其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进入序厅,外形为磁州窑典型的馒头窑形状,居于博物馆的中央位置。序厅圆形内墙以烧成色壁砖和匣钵为装饰,突出表现“窑”的氛围。

正中墙体上是大幅“观台窑址”喷绘照片,照片上有馒头窑、漳河、黄土地和陈列标题“黑与白的艺术”。照片前面为黑白两块相互连接的落地长方体块石,分别镌刻着中英文前言。

顶部装饰系两个层次构造的白地黑花大龙盆“龙纹”图案和龙凤罐“葵花纹”图案,外沿为放射状铝合金格栅吊顶,寓意磁州的泥土经过磁州窑的幻化,变为“黑与白的艺术”,上升到顶部,达到高度的升华并形成广泛的影响。

展厅旁边还挂有一个获奖证书。原来,河北省磁县磁州窑博物馆“黑与白的艺术”在第七届(2005—2006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中荣获了“精品奖”。这对展厅的艺术价值给予了肯定。

窑火初燃展厅,展示的是北朝隋唐时期的磁州窑器物。唐《元和郡县志》载:“隋开皇十年置磁州,以县西九十里有磁山,出磁石,因取为名。”

今磁县的贾壁、峰峰的临水自北朝就开始生产瓷器,创立北方最早的青瓷窑场,是磁州窑的开端。隋唐时期,磁州早起瓷窑多以生产白瓷、黑瓷、青瓷为主,器物品种多。

化境黑白展厅,展示的是宋、金、元时期的磁州窑“白地黑花”装饰艺术由初创到成熟的过程。在磁州窑1000多年的烧造历史中,宋、金、元是其繁荣期,金代达到鼎盛。

北宋,名窑林立,磁州窑注重学习模仿,逐渐形成自己特色,并成功地将中国绘画技法用于瓷画,创烧了磁州窑精品——白地黑花。金代,磁州窑在战乱中生存下来,不断增加瓷器品种,丰富装饰技法,突出艺术特色,扩大生产规模,成为磁州窑之集大成者。

元代,磁州窑瓷器装饰品种减少,以白地黑花为主流,但内容极为丰富。此时,磁州窑开始为皇家官府烧造贡瓷,并作为商品远销海外。

余韵悠长展厅则展示的是明、清、民国时期的磁州窑器物,反映了磁州窑窑火千年不熄。最后美器由来展厅展示的是磁州窑生产的整个工艺流程。

整个展厅内容丰富,材料殷实,展厅内展出了丰富多样的磁州窑瓷器的原件和实物,特别是在瓷器烧制流程复原展区,博物馆通过蜡像和声光电技术,对烧制过程的还原非常具有真实性,让人看后有如身临其境之感。

“磁州窑白地黑绘装饰艺术,则是磁州窑最具代表性的独特艺术。它大量使用在胎上用笔作铁釉画的方法,烧成后成为白釉黑花,更便于刻、堆、印花,形成了大气磅礴、清新有力、朴实刚健的北方民间陶器风格,也彰显了大河流域的北国雄风。”领队张秉政教授感慨地说。

◇中国磁州窑富田遗址博物馆

在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彭城镇的西南部,一个名为“富田村”的南山坡上,坐落着中国磁州窑富田遗址博物馆。这里是磁州窑保存数量最多、最集中、最完善的遗址。

在博物馆内,考察组见到了馆长陈志刚。在他的介绍下,考察组了解到,磁州窑起源于磁山新石器时代,两晋南北朝时期,冶陶技术趋于成熟,已经烧制出了青瓷和化妆白瓷,完成了由陶变瓷的飞跃。

到了宋代,磁州窑开始步入兴盛时期,其影响极为广泛,仅以华北一带而论,河南、山西、山东、辽宁和内蒙古等均有窑口受到磁州窑的影响,被学术界称为“磁州窑系”。

年轻的制作师傅在制作磁州窑陶瓷

古老的烧制工艺

磁州窑富田遗址博物馆遗址区保留了大量的磁州窑制作流程遗存(www.xing528.com)

磁州窑至今千年窑火不熄,创造了我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上的一个奇迹。“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艺术瓷、日用瓷、建筑瓷及相关产业也得到了空前的繁荣,这里一举成为全国主要陶瓷产区。”馆长陈志刚说。

在磁州窑陶瓷的艺术手法和装饰风格上,陈志刚也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说,磁州窑的装饰形式与手法,在中国六大陶瓷系列中名列前茅。宋代,随着经济的大发展,文化艺术包括书画艺术均得到了发展,出现了众多的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民间艺人,极大地丰富了社会文化市场。

“依据社会的需求,磁州窑的匠师们吸收了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水墨画和书法艺术的技法,创造了具有水墨画风的白地黑绘装饰艺术,并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陈志刚说,从此后,磁州窑开启了我国瓷器彩绘装饰的先河,为宋及以后青花瓷与五彩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磁州窑址现为国家AA级景区,2016年正努力打造AAA级景区。”自建馆至今,陈志刚陆续投资3600余万元,建成仿古式大门楼、大型停车场、大展厅、演示厅和招待所,供游客临时休息。

考察组进入博物馆内,才发现这里不仅是一个博物馆,更是一个花园式的展示园。踏入园内,瞬间感觉到馆内陈列秩序井然,园中更有茂林修竹,时令鲜花,四季长春。

为了更好地发展和传承磁州窑文化,陈志刚还聘请任双合老师为艺术总监。“任双合老师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磁州窑艺术家。”除此之外,他另外还聘请了省级艺术大师两名,从事磁州窑艺术创作与研究。“馆内厂房3000余平方米,现有员工40余名。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0余名。”

陈志刚说,为了传承、发展磁州窑文化,为艺术家营造创作平台,服务于各界陶瓷爱好者,博物馆还接纳学校的教学实习以及社会团体的主题旅游、学习等,以多种多样的科普形式、丰富多彩的艺术演示,“让更多的人了解磁州窑的历史,弘扬磁州窑文化,提升民族素质,推动文化进步”。

在馆区内,考察组还看到,窑址一个挨着一个,目前保存得还比较完整,博物馆现存明、清以来的古窑10座、古作坊5座、古泥池3处,另外还有古井、碾糟、耙池、碱窑等遗存。在馆区内到处可以看到保存完好的“馒头窑”。

陈志刚曾进行过大面积发掘,除发现数以万计的瓷器和瓷片标本外,还发现有保存较好的窑炉、加工原料的碾槽等。“器物以盘、碗、罐、瓶等为主,还有瓷枕和玩具。”

磁州窑富田遗址博物馆总占地20余亩,包括遗址区和陶艺家工作室等。另外还有遗址公园区、古代展馆、现代展馆、国际会议厅、磁州陶瓷文化研究所、现代陶艺公园等。

在馆内的最后一排房间内,考察组看到了生产制作车间,几位工人师傅正在加工生产陶瓷,不仅有年过半百的老师傅,还有20出头的新工匠。

在现场,师傅们为考察组示范了陶瓷制作的工艺流程。一块泥从放在机器上,然后转动机器,把手放在泥块上,不一会儿就塑造出了不同的形状,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一个大碗在工人师傅的手中诞生了。

“磁州窑所用的原料都是当地地表以下的土,而且索取非常方便。”一名工匠师傅讲道。陶瓷的制作,不仅费时费力,还十分讲究火候。特别是在陶瓷最外层的纹饰方面,也是需要下一些功夫的。

陈志刚介绍说,博物馆都是自己掏钱,个人投资。“因为自己有一段心结在里面。”陈志刚说,父亲很小就在富田的窑厂打工,以拉坯工出身。父亲从小就给自己灌输磁州窑的文化价值,让陈志刚对磁州窑慢慢产生了兴趣。

“二○○几年在外面挣了一些钱,父亲一直希望自己能够把富田遗址操办起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富田村的窑厂渐渐倒闭。父亲67岁去世前,一直希望陈志刚把磁州窑恢复起来。2012年2月1日,陈志刚下定决心要将富田磁州窑整理成一个遗址博物馆,于是自己出资100多万,买下了这一片土地。“这之前是个垃圾场,无人问津。光清理垃圾我就花了六七万。”陈志刚说。

陈志刚认为,自己能够把富田遗址博物馆办得像模像样,完全靠天时、地利、人和。他解释说:“一是父亲的心结在里面,二是自己和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任双合结缘,并有幸成为了任双合的女婿。而岳父非常支持自己的事业,担任博物馆的总设计师兼顾问。还有就是自己存了一些钱,无巧不成书嘛,这就注定我与磁州窑有缘。”

“对这一片造不造福不说,我想把博物馆建成一个没有金钱味道的百花园。”陈志刚说。

考察组一行与馆长告别时,领队张秉政教授满怀深情地说:“志刚先生从小就痴迷陶瓷艺术,渐渐地从不自觉表现到自觉地再现,再到主动地表现展示陶瓷艺术,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有见地的保护文化遗产的发展道路,值得推崇和效法。方寸之地见精神呀。”

“鼎鼎大名”——河北大名府考察记

大名府因运河的开凿而兴盛,也因运河的改道而衰落。运河漕运使大名城迅速崛起,成为北方重镇。

北宋初年,大名府曾为朝廷陪都,名“北京”。这里不仅留下了狄仁杰、寇准、吕夷简、欧阳修、柳开等历史名人的足迹,境内的大名府故城、五礼记碑、狄仁杰祠堂碑、万堤古墓群等,也为大名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以大名府古城遗址和石刻艺术为代表的运河文化,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唐末及宋代北方地区的历史,展示出团结御敌、顽强不息的民族抗争精神。流淌了千年文明的大运河,以它贯通南北的气势,将邯郸的历史融入华夏民族的血脉中。”领队张秉政教授介绍说。

2016年10月6日,行走隋唐大运河考察组来到大名府进行考察,近两天的时间里,考察组一行深入大名府城墙遗址、五礼记碑和狄仁杰祠堂碑,还有幸品尝到了大名“二五八”美食,可谓是收获颇丰。

◇探寻大名城墙

大名府因河而兴,是名副其实的。西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建县,隋唐时期崛起,成为黄河以北广阔地区政治、军事、文化经济中心。5000多年文明史进程中,大名府两次为都,七为陪都,成就“北方重镇”“畿辅八府之首”殊荣。

宋为京都开封的陪都,元为河北路,明为大名府,清为直隶总督府,民国为大名道,抗日战争胜利后曾在此设大名专区和大名市,新中国成立后改为大名县至今。

考察组经邯郸前往大名府,车子刚下高速路口,一个中心花园式的“大名鼎鼎”雕塑就坐落在十字路口。“看,这就是大名鼎鼎。”张秉政教授指着窗外的雕塑,喜出望外地说道。

大名府城楼

考察大名第一站就选择来到该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大名府城墙遗址。走近城墙的外围街道,远处就可以看到城楼,但在城楼外围,考察组看到了部分房屋正在被拆迁,不少居民把生活垃圾堆放在城墙外,远远就能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站在一片废墟之上,张秉政教授特地抓拍了几张照片,说道:“别忘了保护文化遗产不是为了昨天,而是为了今天和明天。”

就在这片被拆迁的废墟对面,就是大名县的人民政府办公区。值得注意的是,大名县县政府并没有高大的楼房,而是一排仿古的瓦房,办公区的绿化也非常漂亮,整洁、干净、朴素之风让考察组成员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没作久留,考察组就来到了大名府城墙遗址。矗立在考察组面前的正是大名府城墙遗址的中心端智门。城门外两旁的建筑已经被拆毁,政府用隔离墙开了一条通向城门的路,整个城门气势恢宏,雄伟端庄。

据了解,大名府城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流传于冀鲁豫边区的“一绝”,是冀南一处绝妙古建筑。城墙基本呈正方形,外长4232.9米,里长4135米,城高连垛口13米,女墙高1米,下宽8.33米,上宽4.12米,上有炮台36座。护城河深15米,宽30米。

城门上建有层楼,“三楼鼎峙”“尤壮观瞻”,城墙的规模式样完备。大名府城上建有城楼、炮台,东南西北四城门均有瓮城,分别命名为“体仁”“崇礼”“乐义”“端智”。整个城墙下石上砖,庄重高大,雄浑古朴,犹如一道铜墙铁壁保护着大名人民。

考察组了解到,坚固的城墙具有了强大的防水患、防盗匪、防兵火功能,使城内人民安居乐业。大名城墙对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工商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保护作用。

大名在唐宋时期就是“河朔重镇”,城东水运发达的卫河水系,使这座古城商贾云集,百业兴旺,素有“手工作坊排成排,饭庄酒楼门对门”之说。诗仙李白游历大名时赋诗赞叹:“魏都接燕赵,美女夸芙蓉。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青楼夹两岸,万室喧歌钟。”至今城内4条大街店铺林立,作坊遍布,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仍然是商家的黄金宝地。

◇狄仁杰祠堂碑与五礼记碑

告别了大名府城墙遗址,考察组马不停蹄地赶往狄仁杰祠堂碑,几经辗转,终于在大名县孔庄村北看到了祠堂碑的身影。

根据资料记载,魏州人民为怀念狄公恩德,于圣历二年(698年)为其建造了生祠,以报恩德。后来祠堂因乱而废。一说毁于战乱,一说狄仁杰回长安后,其子为所欲为,引起民愤,祠堂及碑被群众怒而焚之。原立碑额题为“大周狄梁公祠堂之碑”。

元和七年(812年)魏博节度使田弘正为悼念狄公盛德,在原址重修祠堂时重立石碑,碑名改为“大唐狄梁公祠堂之碑”。因有教子不严之过,故新碑斜置,并非正南正北。该碑青石质地,由首、身、座三部分组成。在遗址碑文中,考察组了解到,碑体(除座)高4.46米、宽1.46米、厚0.46米。碑首为六龙戏珠圆首,碑额阳篆“大唐狄梁公祠堂之碑”,3行3字排列。碑体阳面楷书碑文,由冯宿撰文,胡澄书丹。碑文记述了狄公任魏州刺使时的政绩和重修此碑的经过。

而考察组成员看到的,与资料中的记载大相径庭。就在公路的旁边,一个略显破败的亭子中竖立着一座石碑,旁边还立有一块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这正是狄仁杰祠堂碑。可眼前的景象让考察组瞠目结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考察组心中的形象已经完全破灭。

遗址旁遍地垃圾和杂草,每天从马路上穿行的车辆带来的尘土,给整个祠堂碑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泥沙,而碑文也已经模糊不堪。而那破败的亭子也像是诉说着当地的文物保护现状。看到这,张教授拿起相机,连拍了十几张,整理后将发给当地的文物保护单位。

在大名县城东五里的大名府石刻博物馆内,矗立着一座高大的古碑,这就是宋徽宗御制大观五礼记碑。而在正在改造的石刻博物馆中,考察组看到了号称目前全国最大的古碑五礼记碑。

考察组观察到,此碑形体庞大,为石灰石质结构,自下而上,由基石、龟趺、碑身、碑额四个部分累叠而成,通高11.95米,宽3.04米,厚1.13米,重140.3吨。据考证为我国现存最高、最大的碑。

根据史料记载,这通碑原是唐碑,为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奉唐文宗之命为魏博节度使何进滔撰写的德政碑,立于唐开成五年(840年)。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宋徽宗下旨修编《五礼新仪》,诏谕大名府尹梁子美为《五礼新仪》立碑刻记。梁子美为讨好皇上,毁何进滔德政碑,以其石改刻《五礼新仪》。

五礼记碑曾经断裂为九截,1989年5月,大名县配合河北省文物部门全部完成此碑的搬迁、粘接及立起工程,碑座粘接了重凿的龟头。如今,这座历经千年沧桑的古碑傲然屹立于大名府石刻博物馆内。

“它面对游人,似乎在展示大名悠久的过去,大名在唐、宋、元、明时期作为都府雄镇的文明和辉煌;又像是在期望大名的未来,期望大名人民在开拓建设三省交界中心城市的进程中,迈出更加坚实的脚步,使古老大名在新时期绽放风采。”张秉政教授说。

◇大名县的“二五八”小吃

与大名府的历史遗存相比,大名府的小吃更是一绝,尤以“二五八”最为出名。在大名府城墙端阳门外,分布着大大小小几十个商家在经营“二五八”小吃。

“二毛烧鸡”雅称“珍积成烧鸡”,创始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直隶大名府城内。“二毛烧鸡”创始人王德兴当年开烧鸡铺时并没有字号,因德兴小名叫“二毛”,又因二毛在煮鸡里锅内放有两个石猫,所以街坊乡亲习称店铺为“二毛烧鸡铺”。“闻起来清香芬芳,拿起来嫩烂脱骨,一拌即散,吃起来肥而不腻,味道非常好。”一名购买者对烧鸡赞不绝口。

二毛烧鸡店顾客络绎不绝

五百居香肠店

制作郭八烧饼

“五百居香肠”创业于1821年。当时,山东省济南府的王湘云来大名谋生,在城内道前街关帝庙西边开设了店铺,制作香肠及熟肉制品。因大名距济南府约500里路,故取店名“五百居”。

由于他制作的香肠味道鲜美,成为当时官府佐餐和宴会上不可缺少的上等食品,行销省、府、道、县衙中,“五百居”便成了名贵香肠的美称。

而“郭八火烧”创业人郭致忠,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在县城开业,经营火烧。郭致忠小名叫“郭八”,因此,当地人便把他经营的火烧铺叫作“郭八火烧铺”。

1965年李先念主席视察大名时品尝了“郭八火烧”;1966年春,周恩来总理来大名视察时,也品尝了“郭八火烧”,并且亲自接见了“郭八火烧”传人郭瑞,高度赞扬了他打火烧的技艺,并且风趣地说:“老郭,你打的火烧真不错!我吃了一个半,谢谢你。”

现在“郭八火烧”经营者是“郭八火烧”第四代传人郭卫东。他继承祖业,讲求质量,坚守信誉,被人们津津乐道。“郭八火烧”也成功获批省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郭八火烧作料齐全,制作精细,风味独特,层多且薄,每张上有25~30层,外表金黄油亮,呈现石榴籽状,吃起来皮酥里筋,味道可好了。”郭卫东说。

“70年代吃起来酥得掉渣,现在味道有点变。”赵献中是土生土长的大名人,从小吃着“郭八火烧”长大的他面对如今的口味一直摇头。他认为火烧的味道之所以有变化,一是因为现在物价上涨,二是因为技术的传承问题。“百吃不厌,老百姓还是都喜欢吃。”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强调的是活态传承。如何创造条件让身怀绝技的传承人将他们的工匠精神和绝活传给下一代,看来任重而道远。留住大运河流域人民舌尖上的味道真的不容易。”张秉政教授感慨地说。

馆陶——大运河畔一颗璀璨的明珠

提起隋唐大运河,就不得不说河北邯郸的馆陶县,这里因漳、卫河交汇处的漳卫河而闻名。漳卫河又称“卫运河”,在山东省西北缘,为冀、鲁两省界河。该河起自河北省大名县北、馆陶县南的漳河、卫河汇流处,沿冀、鲁边界东北流向,成为隋唐大运河永济渠段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6年10月7日,行走隋唐大运河考察组来到了河北邯郸馆陶县,寻找漳卫河交汇处的徐万仓村,并走进黑陶博物馆,考察了馆陶县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黑陶。在这里,考察组还考察了大唐名相魏征博物馆,另外还感受了馆陶县的民俗文化。

◇徐万仓村的漳卫河汇合口

卫运河名字的由来,是与隋炀帝开挖大运河有渊源的。隋开凿运河,为永济渠。唐宋称“御河”,之后改称“卫河”,曾为大运河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因此河为漳、卫河合流而成,而命名为“漳卫河”。

治所在今北馆陶镇的馆陶古县城地处永济渠漕运码头,在唐朝曾改称“永济县”。隋唐时期,馆陶大运河最主要的作用是漕运,当时每年漕船有2万多艘,连同水师和商船有3万多艘。宋代改称永济渠为御河,至北宋初年永济渠即御河仍能通航。

《辞海》1999年版载:“中国封建时代,往往称皇室御用河道为‘御河’……宋元时代所谓‘御河’,专指今河南、河北境内的卫河,即隋所开永济渠的一部分。”

元代开凿京杭大运河会通河,至元十九年(1282年)开通海运,开创了漕运的新纪元。但是随着会通河的开通,卫运河漕运日趋衰落。大德四年(1300年),为解决卫河水源不足,开引漳河之水。明朝,燕王朱棣率兵驻扎馆陶,进攻东昌平燕将军盛庸。

明清时期的卫河

陶艺工程师殷红岩介绍陶山黑陶的艺术特色

秤钩湾处的河道,两旁还种着庄稼和树木

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成祖朱棣移都北京,卫运河再次迎来漕运的春天,沿河州县雇车把贡粮运抵码头,由递运所负责直运北京,卫运河畔,粮仓林立。古城之中漕运的水次粮仓就可储粮万石,1584年,主管粮运的赋粮监兑所迁到了原馆陶县北门外。

清初,把漕运、河务、三藩列为国家三大要事,清咸丰九年(1859年),在馆陶西街设厘卡,派专人掌管漕运。自馆陶城至码头的街道商铺、饭店等林立。卫运河码头,商船、漕船来来往往,一片繁忙景象。卫河秋涨,成为馆陶八大胜景之一。

而在唐代时,馆陶曾称“毛州”,直到今天,在这一带,人们常说“走过京(北京),串过卫(天津),赶过三年毛州(馆陶)会”,就是形容一个人闯当过江湖,有见识。

10月7日,天降大雨,考察组驱车前往馆陶县徐万仓村。经过半个多小时的颠簸之后,考察组在接近徐万仓村的路边看到了秤钩湾险工的纪念碑,上面写着险工长度为1220米。在纪念碑的后方,一条莽莽苍苍的漳卫河正湍流不息地流淌着。站在岸边,能够听到雨水滴到漳卫河水中拍打水面的声音。

考察组驱车继续前往徐万仓村。走到村口,考察组看到了位于村口的漳卫河汇合处介绍碑。根据碑文记载,1942年,漳河在魏县南尚村决口,在徐万仓村与卫河汇流,形成了现在的漳、卫河的态势。

漳河自河北省涉县合漳村东来,至馆陶县徐万仓村,河长189公里;卫河自河南省辉县苏门山百泉,至馆陶县徐万仓村,全长293公里。漳、卫河于徐万仓村汇合后至四女寺称“卫运河”,河长157公里。

“河水有时泛滥,有时不泛滥,特别是雨水下得勤的时候。”徐万仓村一村民介绍说,2016年经常下雨,河水上涨,导致河岸边的庄稼被淹。村民们利用抽水机往河里灌水,“雨水下得大有时候能淹到村子”。

站在岸上,考察组看到漳卫河水汇合的壮观景象,伴随着大雨注入,显现出湍急的态势。考察组领队张秉政教授决定下到岸边考察,并拍摄一些近距离的照片。然而由于天降大雨,路面泥泞不堪,队员们担心他的身体,都劝他在路边拍几张照片就行了,没必要跑到河边去。

“都到了运河边上了,哪有不下去考察的道理。”张秉政叫嚷着扶着弟子开始往下走,河道泥泞路滑,坡又陡又长,还下着雨,找不着下脚的地方。张秉政一个踉跄差点摔倒,紧跟在后面的出租车司机一把扶住了他。大家就这样在相互搀扶中一瘸一拐地来到了河边,完成了考察和拍摄。

“要不是您这种精神感动我,我才不和您一块下去呢。”上岸后,出租车司机张保江向张秉政教授伸出了大拇指。“可别小瞧了这个秤钩湾,古老的运河(在这里称‘卫河’)八百里流转,在这冀、鲁、豫交界处汇集了淇河、安阳河、汤河等十多条支流,文化考察就要距离现场近些,再近些。”张秉政教授说。返回之前,张秉政和弟子们用淌在路上的积水反复蘸着纸巾擦拭着身上的泥水,在大雨中相视而笑。

◇“一白二黑一黄”

由于隋唐大运河穿城而过,馆陶县的人民依河而居,卫运河畔的人们伴随着卫运河的变迁在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丰富的民俗习惯,在衣、食、住、行、文化生活等方面展现了冀南风情。来到馆陶县进行考察,不得不提馆陶县有着“一白二黑一黄”之称的特色产业,其中除了黑陶以外,其他三项都是农业方面的产业。

一白,就是蛋鸡产业;两黑,一是黑小麦产业,一是黑陶产业;一黄,则是黄瓜种植产业。

馆陶自古就有发达的制陶业,属典型龙山文化系统。古代馆陶之名,就始于黑陶(馆陶古有陶丘,赵王置驿馆于其侧,故名“馆陶”)。经过数千年的发展,馆陶黑陶已作为民间工艺美术品展现在世人面前,集陶艺、漆艺、镶艺于一身,形成镂空、浮雕、线刻、影雕、彩绘、漆画、镶嵌几大系列,达1000多个品种,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

陶山黑陶的代表人物是殷俊廷,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是国内黑陶行业获此殊荣第一人。为了考察黑陶艺术,考察组来到了馆陶县黑陶博物馆。由于出差的原因,考察组未能见到陶山黑陶的代表人物殷俊廷,而他的儿子,陶艺工程师殷红岩接待了考察组,并向考察组介绍了陶山黑陶的艺术特色。

“黑陶这个艺术工艺不是在馆陶延续下来的,出现青铜器之后就断层了,现在没有断层的就是尼西黑陶。”殷红岩介绍说,馆陶黑陶选用得天独厚的黄河古道河床下纯净而细腻的红胶土为原料,经手工淘洗、拉坯、晾晒、修整、压光、绘画、雕刻等几十道工艺,最后采用独特的“封窑熏烟渗碳”法烧制而成。

“它的制作工艺复杂、精细,每道工序都有严格的要求,制作全部是手工,且需要特殊的专业技术,烧制难度大,成品率较低。”殷红岩介绍说,黑陶与瓷器最大的区别就是不能上釉,而黑陶出现光泽的外身全靠手工打磨。

“瓷器温度较高,一般都在1300度左右,陶器在800度左右。在烧制之前用鹅卵石手工打磨,使表面密度增加,再经过手工压光,需要多次打磨。”

“父亲最早是做漆画出身,现在又将漆画与黑陶相结合,这在国内是很独特的。”现如今,殷氏黑陶外身大多都是用漆画工艺,在市场上广受欢迎。馆陶黑陶黑如漆、亮如镜、清似水,不褪色、耐腐蚀,保存年代长久。

“因为黑陶愈黑、愈亮愈显珍贵,黑色给人稳重、神秘、高贵、大方、典雅、深沉之感,渗透着浓郁的东方文化气息。”

馆陶黑陶种类繁多,有镂空类、挑点类、刻线类、浮雕类、雕塑类,品种有1400多种。造型设计有仿古的瓶、罐、鼎、尊、鬲、簋、垒、简、熏、炉等几十个系列。

考察组了解到,近几年来,殷俊亭在稳定的仿古陶艺基础上,对传统技法加以创新,创造出了具有现代韵味的馆陶黑陶新品种,同时开始研制彩陶工艺,使黑陶制作工艺得到了传承发展。

殷红岩介绍说,近几年来由于陶艺制作工艺复杂、技术含量高,制作陶艺品的专业人才缺少,原材料(制作陶艺所必需的红胶泥)稀缺等原因,馆陶黑陶生存状况极为艰难。

“馆陶黑陶艺术品位较高,不愧是陶类中的精品,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和珍贵的收藏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艺术创造力。”告别黑陶博物馆,回味着馆陶黑陶的丰富多彩,张秉政教授感慨地说。

冀南馆陶民俗多彩多姿

◇民俗文化与历史名人

馆陶历史上名人辈出,根据资料记载,大唐名相魏征、抗日民族英雄范筑先、原石油部部长宋振明、原煤炭部部长萧寒、河南省政协原主席王化云、四川省原省长鲁大东、现当代著名诗人雁翼等都是馆陶人。同时,馆陶一带,运河岸边,长期以来流传着许多有趣的名人佚事。

据《新唐书》记载,魏征是其家族在馆陶居住的第六代。他投笔从戎反隋兴唐,后来尽心竭力辅佐唐太宗,为形成“贞观之治”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提出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等都是传世的名言。

为了了解馆陶县的魏征和民俗文化,考察组来到了位于馆陶县城西部魏征博物馆和廉政文化苑,文化苑中设置“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丧乱之源,由于骄侈”等廉政石刻80余处,在公园中心设置魏征名篇《谏太宗十思疏》石刻。

苑中还建有廉政文化苑广场,廉政文化长廊和廉政教育宣传栏。在展厅内,分别展出了馆陶县的一些出土文物、馆陶的历史文化。二楼的展厅,东侧专门辟了3个展厅,分别展出乔十光的漆画、汪易扬的书画、雁翼的文学作品,这三位都是馆陶的名人。

魏征展馆中,利用声光电技术展现了魏征的生平事迹,还展出了许多研究魏征的史册资料,还有魏征与唐太宗李世民的蜡像,再现了君臣争论的场景。最后引入到廉政文化展区,展现了中国古代忠臣的情况,还引导出近现代的廉政文化和反腐倡廉事迹。

在馆陶县卫运河和民俗文化展厅里,图文并茂地展现了隋唐大运河与馆陶的历史关系,并展出了很多民俗物品,还复原了几个老店铺、当铺,展现得栩栩如生,像是真正地走进了古代的馆陶县一样,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馆陶为古代名邑,物产丰饶,地灵人杰。其黑陶艺术名扬华夏,其贤士哲人辈出,其冀南皮影、四股弦等国家非遗物质异常丰富。更值得一提的是古老的漳河、卫河又在这里合流,留下了古河道、古堤、古仓、古码头等运河历史遗产,留下了大运河许多美丽的传说。永济渠一路走来,走进修武、浚县、滑县、大名府等中原腹地,地上地下,文化艺术遍中原。如何留住运河文化的根,值得认真思考。”张秉政教授感慨地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