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殷墟土地上的豫剧艺术家崔兰田的特殊表演方式

在殷墟土地上的豫剧艺术家崔兰田的特殊表演方式

时间:2023-09-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演的儿童被牢牢地卡在“卡子”上,十分稳妥且舒适。天津《今晚报》评价抬阁“堪称现今留存最古老、最稀有的民间传统艺术”。曾担任安阳市豫剧院院长、安阳市戏曲学校校长,是豫剧六大名旦之一,“中国豫剧功勋杯”获得者,曾四次应邀到北京演出。戏剧评论家曲六艺说“崔兰田的艺术实践,对豫剧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崔派艺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群众说“三天不吃盐,也要

在殷墟土地上的豫剧艺术家崔兰田的特殊表演方式

曲沟抬阁

民间文化是我们的民族瑰宝,是我们祖先数千年来创造的极其丰富而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民族凝聚力和亲和力的载体。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安阳,积淀着丰厚的文化遗产遗存,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先人创造了无比灿烂的民间文学、民歌民谣、民间谚语、民间故事、民间戏曲、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表演艺术、民风民俗等,为古都安阳绘就了一幅幅优美灿烂的历史风情画。安阳桥庙会木板灯笼画、汤阴剪纸、内黄农民画、曲沟抬阁……这些都是安阳民间文化的代表和骄傲。

背阁、抬阁,是安阳广泛流行的一种民间艺术,是中原地区民间社火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集历史故事、神话传奇于一体,融绘画、戏曲、彩扎、纸塑、杂技等艺术为一身。每逢重大节日,在安阳市区,安阳县曲沟镇、水冶镇,滑县道口镇,内黄县城、楚旺镇,汤阴县城等地都能看到其热闹非凡的演出。但外地很多人并没有见过这种文艺表演。当曲沟镇的抬阁到天津演出时,当地的《今晚报》惊呼:“津门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真是“华夏一奇”。

南宋周密所撰写的《武林旧事》记载,背阁、抬阁(安阳人也称“背歌”“抬歌”),又称“扮故事”“芯子”“背棍”“飘色”等,是汉族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多在节日舞蹈队伍行进中演出。将数米高的铁杆立于桌上或绑于人的肩背上,由数名儿童扮成喜剧故事中的人物,绑缚于铁杆之上。一般分两层或三层,再用衣饰和各种道具将铁杆隐藏起来。上层表演者站在伞尖、扇沿、花瓶等上面,小演员轻轻舞动,造型生动精巧,表演惊险玄妙。

安阳背阁

这种民间艺术是如何产生的呢?据滑县道口镇背阁、抬阁的传承人刘克勤、李兰生、贾清波介绍说,过去,在节日或庙会上,一般都要唱社戏、玩社火,围观的群众很多,在里圈的人能看得很清楚,但在外圈的人特别是小孩子就看不清楚。为了看清,有的大人让小孩子骑到自己脖子上观看,有的人家就从家中抬出桌子,让小孩子或个子矮的人站到桌子上观看。民间艺人“舞鲍老”从中受到启发,他们根据小孩子骑在大人脖子上观看的原型创作了“背阁”,又根据小孩子站在桌子上观看的原型创作了“抬阁”。表演的儿童被卡在“芯子”里,或踩在二三米高的鸡头、花瓶、剑尖儿、灯芯儿上,做出各种优美的动作,再加上大鼓一敲,四大扇一拍,大长笛一吹,就像皇帝出宫的銮驾,煞是威武壮观、振奋人心。高阁的诀窍在于巧妙地掩饰和伪装,主枝和架子要利用道具和表演者的衣物进行遮掩。制作者大多采用纸扎的亭、台、楼、阁和虫、鸟、花、草等,与表演者的服装相互依托、浑然一体,不暴露任何架子痕迹,只有这样,表演者看上去才如同悬浮于空中一般。

为了表演者的安全和保持阁子的平稳,“抬阁”支架上一般置有一些长长的彩色飘带,除了增加“抬阁”的装饰性外,另一个目的是由地面人员拉扯控制,帮助表演者更好地保持平衡。在抬阁的周围还经常可以看到有手持长叉者,长叉便于为表演者传递道具等物,并且由于“抬阁”较高,行走过程中难免遇到树枝等障碍,此时,他们手中的长叉又是不可缺少的清除障碍的工具。

由于儿童体重较轻,并且民间又有儿童可以受到神灵保佑之说,因此阁上的表演者一般由儿童担任。能上阁表演者,自然受到众人宠爱。如今,在豫北还有“女孩上过装,婆家不用相;男孩上过装,媳妇顺便相”的俗语。

安阳县曲沟镇的抬阁代代相传。清朝时,曲沟的艺人成立了“同乐会”歌社,以范进林为会首。20世纪80年代,村民张永顺师承赵金生,学会了制作抬阁道具的各种技巧并创作设计了节目的一套程序,组建起安阳县抬阁艺术团。他将传统的抬阁形式不断进行完善,大胆吸收现代科学技术,挖空心思运用新材料,使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逐步向高、新、奇、险、美的方向发展。他将木艺、铁艺、画艺、扎艺和服装道具工作集于一身,将吹奏乐、打击乐、旌旗幡集在一起,演出时,人们看到阁上的儿童脚踩活鸡、巧踏利剑、云头欲立、水中盘旋,无不啧啧称奇、放声赞叹。创造出这样的奇妙效果的奥秘,全在于扎制过程中紧紧把握住以实为虚、以虚为实、虚实相融、幻想顿生的原则。人们看到的阁上人物的支撑点全是幻觉,真正的支撑点全部隐蔽在“卡子”上。“卡子”又叫芯子,分为坐卡、站卡、挂卡三种。表演的儿童被牢牢地卡在“卡子”上,十分稳妥且舒适。张永顺的改革和创新,不仅提高了抬阁的艺术品位,而且适应了现代人的欣赏口味。

张永顺带着他的抬阁演出团队,在北京、天津、武汉、上海、广州等各大城市进行巡回演出,产生了极大的轰动效应。天津《今晚报》评价抬阁“堪称现今留存最古老、最稀有的民间传统艺术”。2006年和2008年,安阳县抬阁艺术团连续参加了广州第一、第二届飘色(背阁、抬阁)大赛,均获金奖。

在洹河水浇灌的安阳这块文学艺术热土上,不同样式的作品,各式各样的艺术家犹如一棵棵树木,华盖参天,连成一片广袤的大森林。又好似争妍吐艳的百花园,异彩纷呈,辉耀古今

崔兰田,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和教育家。曾担任安阳市豫剧院院长、安阳市戏曲学校校长,是豫剧六大名旦之一,“中国豫剧功勋杯”获得者,曾四次应邀到北京演出。她参与的代表剧目《秦香莲》《桃花庵》《卖苗郎》《三上轿》被称为“四大悲剧”。

崔兰田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勤学苦练,汲取秦腔、蒲剧、曲剧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等姊妹剧种之精华,掌握了堪称一绝的鼻音运用,创造了独具风格、丰富多彩的唱腔旋律,形成了艺术特点鲜明、富有内在艺术感染力的崔派艺术。

崔派唱腔质朴优美,清纯似水,委婉细腻,深沉醇厚,明亮柔润,如泣如诉,动人肺腑。行腔注重曲情通神,情真情重,情深情切,情动于衷,气不暴、声不抢、字不逼、音不撞、形不露。声腔丝丝入扣,缠绵悱恻。表演深沉含蓄,大方凝重,朴实无华,典雅不俗,不温不火,含而不露,以静显动,绝妙脱俗。在表现人物极度悲苦之时,善于运用幽咽深沉的鼻音和情绪饱满的大甩腔,尽情抒发人物的激愤心情。时而煞弦吟板时而单独咏唱,时而激昂时而低回,跌宕起伏,给人以悲痛欲绝之感。剧作家田汉称赞崔兰田“那雍容而豪迈的风度,清亮而婉约的唱腔,留有深刻印象”。戏剧评论家曲六艺说“崔兰田的艺术实践,对豫剧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崔派艺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群众说“三天不吃盐,也要看看崔兰田”,表达了群众对崔派艺术的热爱。

1951年,崔兰田率领兰光剧社来到安阳巡回演出,从此兰光剧社落户安阳,1953年,改名为安阳市人民豫剧社。崔兰田任社长,从此,她的根就扎在了洹河岸边,崔派艺术就在这片殷商古都的沃土上生根发芽。

长期以来,能够青史留名,能够活在人们心中的艺术家无不是德艺双馨的典范。在崔兰田的艺术生命中,人们不仅欣赏了精妙绝伦的艺术美,更领略了感人肺腑的人性美。她用心用情演绎的作品堪称不朽的经典。

田汉(中)设家宴招待崔兰田(前排右 2)、崔兰玉(前排右 1)等人

崔兰田饰秦香莲(1980 年摄)

崔兰田和尚小云的合影(1954 年摄于安阳)

张宝英,崔派艺术传人张宝英,15岁考入安阳市豫剧团,拜崔兰田为师,专心学习崔派艺术,博采众长,兼容并蓄,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她的唱腔浑厚深沉,情真情重情切;表演含蓄蕴藉,细腻大方,富于情感

舆论界称赞她的唱腔有“常香玉的劲,马金凤的字,崔兰田的味”。2008年,张宝英被评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豫剧代表性传承人。

如果把中华戏曲比作一个百花园的话,那么,淮调作为一个古老、稀有、独具安阳乡土特色的民间地方剧种,就应当是一朵争奇斗艳的奇葩。据考证,淮调的声腔起源于晋、冀、鲁、豫四省交界的彰德(今安阳)一带,属板腔体结构,是中国梆子腔戏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该剧种始于隋唐,至清朝康熙嘉庆年间达到鼎盛,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其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风格,在我国戏曲艺术中均属罕见,是中州梆子戏的“活化石”。其曲牌、

崔兰田辅导张宝英演戏(1960年摄于上海)

张宝英饰赵艳容《宇宙锋》剧照(1987年摄)

(崔兰田、张宝英文字、图片由杨奇提供)

板式构思巧妙,结构严谨,通俗易懂,为我国戏曲音乐的起源和形成,提供了资料佐证,既有极高的学术研究和文物价值,又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更有独特的艺术魅力。2007年被列入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淮调,也写作“怀调”,又称“漳河老调”,在豫北、冀南广泛流行,涉及彰德府、卫辉府、顺德府、广平府、大名府,人们称其为“五府淮调”。据《安阳县志》记载,淮调始于隋唐,至清朝康熙、嘉庆年间达到鼎盛。民国时期,淮调已经衰微,抗日战争时期只剩一个班社演出。1949年后,不少地方成立了淮调剧团,但不久陆续停止了活动,1979年在一些老艺人的呼吁下,安阳县淮调剧团重新独立,现已成为该剧种在全国唯一的专业文艺表演团体。

淮调是以颂忠除奸、保家卫国为主的政治色彩很浓的历史剧种,如今已有三百多出传统剧目,《杨家将》《潘杨颂》等都是淮调的经典剧目。该剧表演动作粗犷豪放,展示了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等十八般兵器的绝活。其唱腔主要分头板、二板、流水和三板等,另外还有不少曲牌,独具特色,音调挺拔高昂,朴实粗犷,节奏明快,舒展奔放,浑厚有力,突出了当地特有的魅力。乐器有板胡、二胡、低胡、大铙、大钹以及大梆子。在部分唱腔及过门中,配有打击乐器锣、鼓、钹等,听起来红火热闹,气氛欢快。在地方戏曲中,它的唱腔是比较丰富多变的,有近似怀梆的特点,但伴奏乐器又与大平调有诸多近似,是一个具有独特性的剧种。

和许多强调以唱为主的戏曲不同,淮调在演出形式上,动作古朴、粗犷、豪放,继承了祭祀舞蹈的动作特点,还有古杂技功底和大洪拳架势及大扭大摆舞蹈技巧,在舞台上经常可以见到艺人们展示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等十八般兵器的绝技,不时配有四大扇、尖子号伴奏,使人有万马奔腾、铁军冲杀之感。其音响,若在舞台夜场演出可传十里之外。这可以让欣赏者更具有惊心动魄的感觉,怪不得淮调当年会流行于大江南北。淮调历史悠久,影响较大,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训练严格的传统,至今传承谱系清晰。剧种以激昂慷慨、大气磅礴为特色,以其强烈的故事性、丰富的语言性和优美的音乐性显示了重要的文化价值,同时也为研究安阳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提供了有价值的素材。在表演上,淮调保留了许多早期戏曲的表演态势和绝活。比如《殷郊下山》剧目中殷郊耍“獠牙”即是其中之一,獠牙乃取自大野猪或老母猪的犬牙制作而成,长二寸余。早期艺人为了在戏中更好地表现人物凶狠的特点,往往需要在嘴里含上八个长长的獠牙。同时,为了不让獠牙掉出来,事先要在獠牙里灌满铅,以使獠牙的重量集中在后部。在演出的情节中不需要表现其凶狠一面时,表演者要把八个獠牙全部收入嘴中,而需要时则依靠舌尖和牙关节等部位的搅动,将八个獠牙推出并做出各种姿态,或收或吐,或牙尖相交,或两牙相击,一系列的动作、表情把花脸的凶狠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瞠目称奇,这确实是一种难以掌握的表演技巧。耍獠牙时配以大铙、尖子号的伴奏,马上就能把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

为了传播推广淮调艺术,安阳县淮调剧团2017年3月参加了河南省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承办的展演,《西门豹治邺》深受戏迷和专家好评。2017年3月,参加文化部稀有剧种保护传承展演,《吴凤英观旗》受到文化部专家肯定。2017年6月,参加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内乡县人民政府承办的河南首届稀有剧种官德文化展演周,《朱元璋斩婿》《姜子牙下山》唱响豫南。2017年11月,参加了河南省文化厅主办的唱响新时代――河南稀有剧种公益展演周,《西门豹治邺》唱响京华。2017年9月,参加了河南文化厅主办的晋冀鲁豫四省传统戏剧展演活动,《西门豹治邺》《姜子牙下山》惊艳全场。经典折子戏《殷郊下山》惊艳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吴汉杀妻》参加中国非遗进校园――2019年清华大学校园戏剧节河南稀有剧种展演,唱响清华大学。

与此同时,安阳县深度挖掘了淮调各种文字资料和各种音乐曲牌,编辑整理出版了《中州古淮调研究》;复排淮调传统剧目15部;挖掘整理淮调传统剧本35部;新改编大型历史古装经典剧《西门豹治邺》《朱元璋斩婿》,分别荣获全市“五个一工程奖”,《西门豹治邺》在河南梨园频道播放。作为传统优秀廉政剧目,《西门豹治邺》先后在市直工委、内黄县、汤阴县、安阳县进行巡演,党员干部深受教育。2017年参加了第十四届河南戏剧大赛评比,荣获河南文华演出奖。

大弦戏,是流行于豫北、鲁西、冀南一带的一个古老而珍稀的曲牌剧种,以演唱唐宋大曲为主,至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比号称“戏曲之祖”的昆曲还早500年。早已失传的唐宋大曲、宫廷音乐、原始剧目等,在大弦戏中还原汁原味地保留着。大弦戏堪称中国戏曲的“活化石”,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是我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大弦戏主要乐器为三弦、锡笛、大笛、锣笛、横笛和笙。用锡笛伴奏的称为细曲,用大笛、锣笛、横笛伴奏的称为粗曲。其中锡笛为大弦戏祖传独有的乐器。大弦戏唱腔音乐为曲牌体,主要由五大套曲和散曲组成。五大套曲为:【海里花】【江头金桂】【高黄莺】【塌黄莺】【驻云飞】【驻马听】【懒画眉】【横画杆】【二反】【皂角】。散曲有【山坡羊】【步步娇】等,还有部分吸收了“青阳腔”“石牌腔”“弦索高腔”“罗罗腔”及民间俗曲小令。唱腔多于尾音处提高八度,道白多用韵白,且以三弦伴奏。在表现武戏场面时用大铙、大钹和大号,以烘托紧张、激越的气氛。奏文曲【懒画眉】【步步娇】时,缠绵悱恻,柔和细腻;奏武曲【武耍孩】【高头撵】时,则如金戈相加,战马嘶鸣,激人奋进。素有“大弦戏唱三天,小笛子还往耳朵里钻”等美誉。

大弦戏至今还原汁原味地保留着传统的“跳加官”戏和宋元杂剧中的“滑稽戏”“拴搐艳段” 及“赤膊戏”等,其表演以梅花拳、洪拳为基架,粗犷泼辣、古朴浑厚。身段特技表演真刀真枪上阵,惊险刺激,其中的一些绝技如“削柳椽”“打五把彩”“大上吊”“睡三孔桥”“砸瓦”等更是令观众惊叹不已。2006年,大弦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刘文金,安阳县瓦店乡大寒屯村人。安阳大地民风淳朴,具有浓厚的民间音乐文化氛围。“这里流行着‘乐腔’和‘高调’两个剧种,逢年过节时,跑旱船、舞狮子、放焰火、荡秋千以及民间艺人的说唱表演等十分热闹……”年幼的刘文金深受影响。每逢家乡有四股弦、花鼓、吹歌等表演时,他都会去观看,并模仿演员表演。家乡民间音乐和戏曲的耳濡目染为他日后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1951年,刘文金入安阳县第二中学并加入学校乐队,他学会了拉二胡、吹笛子、弹奏月琴和风琴。他富有音乐天赋而又聪颖好学、兴趣广泛,小小年纪就能演奏笛子、二胡、月琴、口琴、风琴、手风琴等多种乐器。每逢刘文金从学校回到村里,晚饭后,他喜欢登上自家的平房屋顶吹笛子。只要笛声响起,全村都会细细聆听。

1956年高中毕业后,刘文金以优异的成绩被中央音乐学院录取。在校期间,他学习了和声、配器、复调、曲式等音乐理论,并学习了钢琴、二胡、唢呐、笙等民族乐器的演奏,具备了广博的乐理知识和扎实的器乐演奏技能。同时,他大胆地将民族乐器二胡同西洋乐器钢琴相结合,精心创作了《豫北叙事曲》。

1959年,《豫北叙事曲》在北京首演,引起音乐界的特别关注。这首作品在题材上,将豫北人民的生活状态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相结合,运用独特的形式和极富个性的音乐语言,展示了在巨大的社会变革中人民群众生活与情感的真实变化。《豫北叙事曲》的音乐语汇始终贯穿着浓郁的地方风味,描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豫北人民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感受,以豫北地方小戏“乐腔”曲牌为基本素材,具有豫北民间吹打乐的性格,同时吸收了河南坠子和曲剧的音乐展开手法。音乐层层推进,表现出豫北人民豪爽、乐观的性格和人民群众迎来新生活后的喜悦之情。这首独奏曲以新颖的艺术表演形式和成熟的音乐语言,宣告了一位年轻作曲家的崛起。1962年,该作品亮相广州“羊城音乐花会”,1963年在“上海之春”二胡比赛中被评为优秀作品,由此而风行海内外。1993年,《豫北叙事曲》又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刘 文 金(1937年5月5日~2013年6月27日),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中国作曲家。
1956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学习作曲理论,并学习二胡、钢琴与唢呐等乐器。主要作品有:《豫北叙事曲》《三门峡畅想曲》《长城随想》。《友谊的纽带》《太行印象》《难忘的泼水节》《音乐会序曲》。
(照片由刘文金妻子张彩华提供)

1961年,刘文金大学毕业。此后,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他一贯倡导人文至上、雅俗共赏的创作理念,坚持面向观众、贴近生活的创作作风。他注重学习民族音乐和西洋音乐,博采众长、融合提炼,创作的《三门峡畅想曲》,开创了我国民乐创作的一代新风。同时,改编了大量民族器乐、声乐和其他体裁的作品。20世纪80年代初,由他历时三年倾情创作,二胡演奏家闵慧芬演奏的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以其强烈的时代气息、浓郁的民族风格,成为我国民族管弦乐创作里程碑式的作品,更成为震撼了无数人心灵的、充满民族自豪感的当代二胡作品的经典。此外,他创作的民族管弦乐《太行印象》《难忘的泼水节》《音乐会序曲》、笛子与乐队《鹰之恋》、二胡与乐队《秋韵》、二胡协奏曲《洪湖》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

五十多年来,刘文金共创作各类作品470余首,打动了无数音乐迷,国外音乐界也盛赞刘文金是“中国内地最能令人感到震撼力的作曲家”。此外,他还为舞蹈、舞剧、电影、电视连续剧等配乐。其中,《大海一样的深情》(女声独唱曲)、《长城随想》(二胡协奏曲)、《红云》(合唱曲)分别在第一届、第三届和第五届中国音乐作品大赛中获奖。他还参与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的音乐创作,多次应邀出访欧、美、亚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讲学并担任客席指挥,为推动民族音乐跻身世界乐坛做出了巨大贡献。

扎根人民,德艺双馨。这是艺术家的魂魄所在,也是艺术家能够经受住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根本所在。刘文金的作品激情澎湃、亲切感人,极富民族音乐的神韵。欣赏他的作品,既荡气回肠、令人浮想联翩,又让人能感受到其中饱含的中原民俗底蕴和深邃的艺术哲理。

2004年,刘文金登临泰山。泰山的雄浑壮丽、鬼斧神工,令他叹为观止。他挥笔写下感言:惊天地造化,叹仙律神韵;随千古参拜,寻梦幻人文。没想到,当年随手写下的小诗,竟成了创作《泰山魂》序曲的灵感来源。当文博会组委会找到刘文金,请其创作节目时,刘文金顿时想起了曾深深打动他的、山东人民精神的象征――泰山。这不正是民族音乐表现的极好题材吗?于是,《泰山魂》诞生了。它的序曲紧紧抓住“惊、叹、随、寻”四个字,作为整首曲子的起承转合,将泰山的磅礴气势和千万年历史沉淀的神韵,用民族器乐表现得淋漓尽致。《泰山魂》吸收了吕剧、莱芜梆子、五音戏等山东民间音乐元素,除了表现泰山的雄奇,还展现了作曲家想象中史前大地涌动造就泰山时那种山崩地裂的震撼,展示了泰山雄伟壮观的日出幻景,讴歌了山东人民勤劳、热情、智慧、勇敢的精神风貌。

(照片由刘文金妻子张彩华提供)(www.xing528.com)

刘文金历任中央民族乐团团长、艺术总监,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艺术指导,中国音乐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他是中国音乐最高奖项“金钟奖”历届评委,是公认的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民乐作曲家和指挥家之一。他说:“生活是艺术之母,作曲家必须认真体验,用心感悟,才能悟出真谛。”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刘文金与安阳音乐界的交往逐渐增多,他多次回安阳举办音乐讲座和文艺晚会,对安阳的音乐创作、人才培养和文化建设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回首童年,故乡情景历历在目。他曾感慨地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浓郁的文化气息深深影响了我。”

2013年6月27日,刘文金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时任中央民族乐团团长,也是著名的二胡演奏家席强说,刘文金是继刘天华、盲人音乐家阿炳之后的跨世纪的民族音乐大师,这都属于百年不遇的音乐家,代表了我们中国民族乐,是中国文化历史上少有的精英。一生潇洒儒雅、平易近人、质朴率真,即使身处逆境也不失青云之志;对祖国忠贞不渝,对事业勤勉专注,对亲人博爱至孝,对故乡满怀深情,这就是国乐英魂刘文金――一位来自安阳的中国民乐大师。

中国水彩画之父李剑晨

李剑晨,安阳市内黄县宋村乡北沟村人,是当代中国屈指可数的画坛世纪之星。他从一个农村的孩子,历经社会沧桑与艺术磨砺,成为享誉中外的水彩画大家、美术教育的泰斗。他创立了自己独特的水彩画理论体系,造就了一个时代的水彩画群体,在普及、推动和振兴中国水彩画事业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中国水彩画之父”“中国水彩画的开山大师”。同时,他擅长中国画和油画,被称为“国画大师”“油画巨匠”“美术教育泰斗”。其艺术生涯,回响着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史的足音;他的艺术成就,构成了其中闪光的一页。

李剑晨童年的第一位老师是乡间画工,他18 岁考上河南第一师范,开始喜爱水彩画。23岁考入北京国立艺专,因成绩优秀受到林风眠校长赏识而跳级,与李苦禅、王雪涛同在西画班学习。由于捷克画家齐提尔教授的水彩画对他产生很大影响,使他对变化莫测的色彩和逼真的表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竟下了矢志追求终生的决心。与此同时,他又师从陈半丁、王梦白研习中国画。在水彩画和水墨画两个画种之间遨游,他有如鱼得水之感。

民生多艰,艺事坎坷。1926年他从艺专毕业,便回到河南,先后在师范和中学任教。其间于1930年受冯玉祥将军之托,在开封相国寺八角亭筹建河南美术馆,他很快征集到一批名人画、文物。他任馆长几个月,因下属中饱私囊而辞职。此后,在豫北汲县三年间,他研究出水彩画水分、时间、颜色三要素,以及干画法、湿画法等技法,开始确立自己的水彩画理论体系,1934年首次在开封举办个人画展。1937年对于李剑晨是一个转折。这年4月在南京政府举办的第二届全国美展中,他创作的大型油画《收获》被挂在展厅正中,与徐悲鸿、潘玉良的作品并列。此后不久,他又考取公费留学,赴英国伦敦大学美术系学习;后又赴法国巴黎研习绘画与雕塑,常与潘玉良、滑田友等一道出入于卢浮宫和各博物馆。在毕加索画展的展厅里,他直言不讳地与这位现代派大师交换看法。他认真思考艺术的审美取向,认定要走自己的路。

出于为国效力的真诚愿望,李剑晨不顾艰险,于1940年春辗转回国来到重庆,接替潘天寿担任重庆国立艺专教务长兼西画系主任,又恢复了执教生涯。两年后,他又应中央大学建筑系之聘,执教美术。他在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生涯中,培养的高徒遍及国内外,赵无极、吴冠中、戴念慈、陈其宽、吴良墉、齐康、李霖灿等著名艺术家均曾受教于他。

李剑晨 99 岁生日

他在1956年创作的《晨》,以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为主体,朝阳门为背景,表现出旭日初升、光映碑体的壮丽辉煌景象,给人以崇高清新之美,成为20世纪50年代全国最有影响的一幅水彩画。次年出版了专著《水彩画技法》,将其几十年心得尽皆写入,为美术青年必读之范本,再版多达12次,印行20万册,远销东南亚各国及欧美地区。历年来出版画集、论著十余种,并先后在北京、上海、南京、郑州、西安、武汉、香港、台湾等地举办过个人画展。数百幅作品在世界各国展出,并被海内外众多美术馆、博物馆及个人珍藏。

在将近一个世纪的艺术耕耘历程中,李剑晨始终不渝地探索着一条融会中外、贯通古今的艺术道路。他创作的水彩画、油画和中国画,虽然形式不同,画法有异,却都洋溢着共同的精神气质,这就是:鲜明的时代气息,浓郁的中国民族情韵,强烈的个人艺术风格。格调浑厚雄健、富丽灵动、淳朴清新。而这一切,来源于他的爱国豪情和人格力量,得力于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的濡染,受益于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融,体现出一个真正的立足于中华大地而又面向世界的耿直艺术家的广阔胸襟。

李剑晨的水彩画创立了自己的技法理论体系,作品以娴熟的西画技法为基础,结合中国风物、生活及东方情调,形成独特的艺术语言,讲究意境隽永,用笔于洒脱中见功力,用色于浑厚中见清新,构图于稳健中有变化,对题材内容的开拓也颇为着力。无论画自然山川、名胜古迹、地方风情、建筑新姿,均根据立意的需要,情景交融,充满新意、生机和活力,在画法上则灵活多样。如《宁静的小巷》以简练生动的写实笔触创造出江南水乡小镇所特有的静谧气氛;《东海风云》用奔放的水色渲染出海天风云激荡的雄壮旋律;《龙门石窟》以积水法营造出斑驳陆离的古代文明;《壮丽的天坛》则用浓重的暖色调烘托出中国古建筑的辉煌壮观;《武夷山大王峰》《阳朔之夏》挥洒自如,浓淡相宜,表现大自然的神奇,犹如心灵的欢歌;《长江大桥工地》《伐木场之秋》这类反映人们劳动的题材,下笔饶有情趣,出神入化,美趣横生。每一幅画,是一章水色一体的交响乐,是一首动人心魄的抒情诗。

《晨》

《盛唐文化》

《水乡》

《南化工地》

《建设中的南京长江大桥》

《虔诚》

《建设中的南京长江大桥》

《画室》

李剑晨的人物画如《岳飞》《山鬼》《李清照》,花鸟画如《雄鹰》《小黑豆》《冰清玉洁》,都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不仅笔力雄健,设色考究,而且章法严谨,意蕴深厚,神采飞扬。同时,他的中国画也别具一格,以传统笔墨意境的精髓为基础,融合西画之色彩与结构,追求章法的变化与意境的雄深。他的格言是:“继承不泥于古,创新不离于源。”他认为,在艺术创作中,色彩就是力量,而传统文人画却有相当一部分背弃了“随类赋彩”的原则,显得苍白无力。他有意识地在中国画的色彩运用方面进行突破性的探索,终于达到富丽中见典雅、丰富中显纯净的境地。

早在1942年,他就为河南赈灾举行义卖画展,之后又多次无偿捐献作品给国内许多美术馆、博物馆、纪念馆。95岁之际,他将80幅佳作捐赠给故乡河南省,百岁华诞之际,又将毕生水彩画、中国画精品120幅慷慨捐赠给第二故乡江苏,由江苏省美术馆永久珍藏,并设专厅陈列。他说过:“人类对美的追求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李剑晨以他百年来的艺术追求为我们树立了无私奉献精神和艺术精神,人们在欣赏这些凝聚了他毕生心血的艺术作品时, 必当世代传诵这位20世纪画坛之星。

李剑晨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艺术家。他一生做了三件事:培养和造就了一个时代的水彩画群体,并带领他们走上了世界艺术画坛;从事美术和建筑教育达八十多年,培养了几代中国建筑和美术人才;创作水彩画、油画和中国画数千幅。但他一生淡泊,低调做人,从来不让宣传自己,别人称他为“中国水彩画之父”,他都不让,直到他去世,两袖清风驾鹤西去,享年102岁。南京市政府为了纪念他,在清凉山公园建了一座“李剑晨艺术馆”,由他的女儿――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园林局总工李蕾设计,每天吸引着成百上千的游客来瞻仰。

(本节文字、图片由李剑晨女儿李蕾提供)

秦氏绢艺,始创于明崇祯年间,历经四百多年的文化洗礼和秦家代代艺人的创新和发展,已成为华夏一绝、国之瑰宝。2007年3月,滑县“秦氏绢艺”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享有这项殊荣的主人便是出生于河南省滑县四间房乡王三寨村的秦三杰。秦三杰现年93岁,是秦氏绢艺的第11代传人。现年43岁的秦志胜是秦氏绢艺的第12代传人。

年轻时秦三杰苦心研究绢艺,先后到上海国画研究院学习了4年绘画,接受了国画大师张大壮,瓷盘画家吴维鸿,雕塑家林鸿喜、佘刚旭、郑才守等人的亲自指教。为了彻底熟悉蝈蝈,他在云南考察了4年,在西双版纳认识了不同颜色、不同种类的蝈蝈。他积累了丰富的绢艺经验,退休后回到滑县四间房乡。秦志胜很小的时候就跟父亲秦三杰学习绢艺。他还学习绘画、雕塑,为继承绢艺打下了扎实的艺术和鉴赏功底。在父亲的影响下,秦志胜学习绢艺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

顾名思义,绢艺就是用绢质材料手工制作的工艺,主要作品有人物、鸟类、植物、草虫等。该工艺选料严格,做工细腻复杂。仅一只蝈蝈就需118道工序,用时20天。作品讲究气、韵、味、趣,即气正、韵高、味厚、趣雅。绢蝈蝈栩栩如生,大眼圆瞪,翅薄剔透,后腿强有力地蹬着地面,腿刺清晰可见,细如发丝的长须骄傲地翘起,就连白肚子上的鳞片也细致整齐。如果用手摸一下,后腿坚硬如铁,大肚虚软,一捏而瘪。绢艺使用的绢非常讲究,大缎子、平缎子、绉缎、绫子、纺绸、乔其纱……一只绢蝈蝈通常由6种绢制成,单是须便有40道工序。须抽自雪白的绢丝,最终形成由粗渐细、带有绒毛的赭石色硬须。不同的蝈蝈其须并不相同,觅食的、备战的、喝水的、休息的,其须千姿百态各有可观。绢白菜有48道工序,作品色彩鲜亮,层次分明,每片叶都严实地裹到一起,就连白菜的根和须也都做得相当逼真。就这样,两只蝈蝈趴在一棵大白菜身上,成为秦氏绢艺的代表作品。秦家展厅内摆放的还有《螳螂捕蝉》《竹林之声》《国泰百财》《秋韵》等作品。

秦氏绢艺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内容丰富。作品构思巧妙,结构严谨,做工细腻,工序繁杂,栩栩如生,真假难辨,给人以自然真实之感和美的享受。并能保持不变质、不褪色、不变形,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吕村战鼓,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安阳县吕村战鼓舞起源于何时已经无法考证了,但在安阳人的口中,流传着许多关于战鼓的传说。相传,武王伐纣时与哼哈二将相遇,连败数阵,九天玄女便示意姜子牙用鼓来破二将邪法。武王连夜做大鼓99面,擂鼓助阵,大败哼哈二将,因此有了“击鼓震天将”的传说。

除了这些口口相传的神话和演义,据《安阳县志》记载,距今1000多年前,在吕村集附近有一座福胜寺,寺庙年久失修,破烂不堪。当地民众在会首的号召下捐钱纳粮,重新修建了福胜寺。佛像落成之前,附近的老百姓商量用什么方式来庆祝这个重要的日子。大家你说一个点子,我提一条建议,闹腾了一天也没有商量出一个结果。眼看佛像开光的日子就要到了,会首当机立断,决定以战鼓来庆祝寺院竣工和佛像的落成。佛像开光的那一天,方圆数百里的老百姓一大早就赶到福胜寺,等待庆祝活动的开始。在会首的组织下,家家户户敲锣打鼓,一时间声震四方,从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到“咚咚咚”的鼓声。这时,只见寺内佛像灵光闪耀,村民认为是神圣显灵,从此祭祀时必用战鼓,从而以鼓娱神,形成当地特有风俗。到目前,吕村当地仍有“迎庙”的习俗。

吕村战鼓表演雄壮威武,气势磅礴,是特色鲜明又具有较高娱乐性、审美价值的一种民间鼓乐舞蹈。鼓队编制少则十几人,多则上百人,每个表演者都以自己挎的单鼓为舞具,由大钹、中钹、小钹、大锣、小锣、大镲、串铃等打击乐器作为伴奏乐器。鼓手们用彩绸把鼓系在腰间,两腿自然下蹲,手执双槌击打,或击鼓面,或击鼓边,或击鼓沿,或双槌互击,鼓点变化万千,以“翻打”“花击”“出手”“搓音”“绕脖”“挽花”“蹦跳”等动作尽展阳刚之美。其表演形式独特,用连续击打鼓面为表演动作,体现出古代马步将官面对面与敌人厮杀的状态。

表演时,击鼓者或站成圆圈,或排成三角,或一字排开,面对面对敲;击钹打锣者或站中间,或列两边,或与击鼓者相对,配合默契,出神入化,时而如雷霆万钧,惊天动地;时而似万马奔腾,所向无敌;时而又急转直下,像雨打芭蕉,欢快清脆。只见鼓手腾挪跳跃,鼓钹上下翻飞,鼓槌翻飞,彩绸飘舞,气势雄浑,舞姿优美,让人目不暇接。特别是击鼓用的鼓槌一头弯曲,形似古代武士们的战刀,弯曲处可以增加打鼓击触面,声音大大提高,鼓槌对打形似古代武士用战刀厮杀,而且敲打起来与鼓接触面大,增强了音响效果。服装类似“打衣”,可使人行动自如,鼓手背上三面靠旗,则似古代武士背后的防箭护具,而大铙、大镲,形似古代武士所用的盾。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村子的鼓越来越多,有些村庄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鼓。闲暇时,鼓手们开始研究击鼓的路数,他们不断创新和改进,形成了数十套战鼓舞。20世纪90年代初期农村妇女开始打鼓。现在,吕村战鼓舞团的成员基本上以女性为主。

如今的吕村,战鼓舞已经成了村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管男女老少,谁都能舞上那么一段儿。近年,吕村战鼓舞表演队先后完成了“奥运圣火传递”“全国太极拳比赛”“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等大型活动的表演任务,赴武汉、南京、郑州、开封、邯郸、濮阳等地演出,深受好评,年收益160多万元。不仅如此,吕村战鼓舞还收获了诸多荣誉,曾荣获“河南省民族音乐舞蹈会演一等奖”,在浙江杭州举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获“全国传统舞蹈展演”大赛银奖, 2009年被列入安阳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被列入河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先后有26名战鼓人被评为“民间舞蹈表演大师”和“优秀民间艺人”,吕村镇也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内黄县,是华夏人文先祖颛顼、帝喾二帝建都、建陵的地方,也是商代第一帝王商汤的出生地,丰厚的历史积淀孕育了内黄民间艺术之根。早在唐贞观年间,内黄民间的纺织品“内黄绢”就被定为朝廷贡品;内黄的绘画、剪纸、年画、蛋壳画、麦秆画、根雕、柳编丰富多彩;秧歌、高跷、唢呐演奏、河南坠子、乐腔、双钩书法各领风骚;马上乡的皮影、东庄镇的灯笼画以及遍布城乡的虎头鞋样花、染青布漏花、家谱画、壁画、中堂画都是内黄农民画的发展;“坠子皇后”乔清秀,也是内黄这片黄土地孕育的艺术大师。

今天的内黄,几乎家家户户都要会上几手:或剪纸,或绘画,或印花,或刺绣,艺术已经成为内黄农民生命中的一部分。特别是内黄的农民画,更是内黄民间艺术的代表。内黄农民画以农民熟悉的乡土生活为根基,创作出了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画体。可以说,每一幅作品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农民眼中的色彩是明丽的;金黄的秋天,大红的红枣,蓝蓝的天空。农民画色调艳丽,构图稚拙,线条流畅。充满时代气息和乡土风味的内黄现代民间绘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大胆吸收现代艺术之长,以勾线为主,用不同的线勾勒不同的形体;以红、绿、黄、蓝、黑单色为主,并运用当地特有的土制颜料,形成了强烈的民俗化色彩,具有质朴、淳厚的人物造型和笨拙、粗黑的表现形式。内黄农民画具有剪纸艺术的明快、皮影艺术的夸张、刺绣工艺的细腻、泥塑工艺的神韵,拙中藏媚,俗中寓雅,粗犷而不呆板,夸张而不失真。

内黄泥刀马塑

郑州大学美术系教授董旭称赞道:“内黄农民画,包含着中国民族的阳刚、大气、质朴、深厚的中原大地的品格,是一份非常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它们是一个地方文化命脉和集体记忆的一部分,并以另一种方式‘活着’;它们将沉睡的历史资源重新‘盘活’,重拾安阳人的历史记忆、文化记忆和精神记忆;它们让宝贵的地方文化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最终薪火相传。因为,‘非遗’不仅是过去的,也是现在的,更是未来的。”

古都安阳,文峰耸秀耀古今。千年艺魂,其命维新。一路走来,一些影像那么清晰,一些故事愈发感人至深。因为它们,我们有幸触摸到遥远的岁月,而当我们和历史相拥,“非遗”便生生不息,带着温度一代一代延续下去……

内黄县草编

内黄县农民画

内黄县农民画
(内黄县泥刀马塑、草编、农民画图片由该县文广体旅局提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