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十月庆贺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单幅照片变身图片专题

十月庆贺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单幅照片变身图片专题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单幅照片变身图片专题10月16日,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长征胜利会师70周年纪念日。但我现在不想把它作为新闻照片发,而是要作为一个图片专题,挪到10月中旬作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专题发。为了便于大家体会单幅新闻照片与图片专题的表现力和传播效果的不同,我把上海《解放日报》和《文汇报》报道这件事的见报版面附上(见图2),请大家比较、思考。

十月庆贺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单幅照片变身图片专题

单幅照片变身图片专题

10月16日,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长征胜利会师70周年纪念日。10月17日的《人民日报·华东写真》版头条刊出了“88件实物讲述88个长征故事”的专题(见图1)。这是今年《华东写真》版开辟的“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专题中的最后一个专题,它以富有特色的内容,生动形象的画面,平实大方的编排受到了读者的好评,也为华东分社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报道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但这组照片最终之所以能成为《人民日报·华东新闻》版纪念长征70周年专题的收官之作,又同样是我与作者之间反复互动的结果。

在8月22日刊登完“踏着父辈足迹走——开国元勋子女重走长征路”第五组专题后,我就在考虑下一期登什么。当时我手头有两个素材,一是南京师范大学学生“薪火长征路”活动,二是南京军区干休所干事练红宁单身重走长征路。但我反复掂量这两个素材后,总对画面的表现力不足而耿耿于怀,迟迟不肯下决心操作。

正当我徘徊不定的时候,9月21日傍晚,海军上海基地摄影干事穆东祥给我送来了一组照片,讲的是上海基地干休所7位老红军拿出了88件长征文物搞了一个实物展。按说在这几个月里,全国类似的活动很多,这个活动实在也算不上什么大事,但是作者拍的带头的那张照片一下子吸引了我(见图1左上),这是我见到的诸多纪念长征活动中最耀眼的一幅,不仅因为画面上老红军、长征纪念物等新闻要素能得到强势显现,更在于表现手法上有时代感,敢于虚化老红军形象,抓取的又是老红军乐呵呵的神态。这就一反一谈长征、红军、战争、革命,就是一脸沉重样的传统套路。凭我直觉,这样的画面就更容易被今天的年轻读者所接受,于是我从心里许可了这组照片。如果这张照片当天我把它作新闻照片发到版面上,肯定也能在《华东新闻》版的《今日聚焦》栏内刊出。

但我现在不想把它作为新闻照片发,而是要作为一个图片专题,挪到10月中旬作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专题发。作为专题照片,它的结构就不能像新闻照片那样只要抓取这个新闻事件中的最具典型意义的瞬间就可以了。图片专题的照片构成就必须是立体的,必须多侧面、多角度地去表现这个新闻事件。只有这样,专题才可以显现出比新闻照片内容更丰富、表现力更强、更生动的特长。但现在作者拿过来的照片虽然有好几张,但仔细看,这些照片除了人不一样外,情景都是一样的,实际上是同义反复。

但这也难怪作者,他是作新闻动态照片投的稿,他又不知我现在要把它做成专题,他也不知道做成专题还缺啥。

于是我告诉作者,你现在是讲7个老红军拿出88件实物办纪念长征展览这件事,所以你全让老红军当了你照片的主角,这没错。但现在要把它改造成专题,就不是像气球充气那样简单,不是多添几张照片就可以完成的,必须要补拍(好在展览要持续到10月10日结束),我粗粗地告诉他需要补上的是:第一,展览在部队引起的反响,也就是必须有战士看展览的画面;第二,88件实物我肯定无法全登,但总得有几件有代表性的长征实物照片,不然也无法满足读者的阅读欲望;第三,如有可能最好有老红军与新战士交流的照片。(www.xing528.com)

国庆后,作者将根据我的交代而补拍的照片送来了(见图3)。这些照片虽不甚理想,但基本上达到了我的要求,老红军与新战士交流照片因老红军身体原因而无法再拍到了,这也就算了。其实老红军与新战士交流的照片作者第一次送来时是有的,但因为主角又是张明汉,与带头照片的人物重复,于是我就放弃了这块内容。但补上来的红军实物照片拍得还是很到位的。

◎图3 穆东祥补拍的照片

有了这些多侧面的照片,我编起来就游刃有余了。我先是剔除了一些摆布痕迹过浓的照片,然后进行合理组合就编成了10月17日见报的这个专题(见图1)。相信大家也会感到这个版还是很有可读性的。

可见好的图片专题不见得一定是很大的题材,一个干休所用7个老红军的88件实物办起来的这个展览与北京举办的胡锦涛等党中央所有常委都去看的那个全国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展览比,实在是马尾巴串豆腐——提不起来。但由于我们运用了最恰当的图片专题的形式来表现这个在全国整个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活动中最微型的展览,又有了一张比较生动的照片领头,使得这个本不起眼的一件小新闻,变成了很耐看的,传播效果很不错的好专题。

为了便于大家体会单幅新闻照片与图片专题的表现力和传播效果的不同,我把上海《解放日报》和《文汇报》报道这件事的见报版面附上(见图2),请大家比较、思考。

2006年10月17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