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约翰·施特劳斯与金色圆舞曲:交响音乐史话

约翰·施特劳斯与金色圆舞曲:交响音乐史话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施特劳斯向先父“挑战”,十八岁时竟经法院诉讼,胜诉其父而从事音乐活动,建立了一个由十五个同龄人组成的乐队。这标志着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圆舞曲时代已经到来。与老施特劳斯,特别是与兰纳不同,约翰·施特劳斯不因圆舞曲的华丽旋转而失却对时代对人民命运的关注。在这一时期,施特劳斯的最著名作品是《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施特劳斯激情洋溢地写下了“维也纳圆舞曲”形式中的一代巨作。

约翰·施特劳斯与金色圆舞曲:交响音乐史话

施特劳斯向先父“挑战”,他写了八百多首作品,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其父的三百多首作品,并有一百七十多首圆舞曲在其父生前与身后屡屡成为维也纳乐坛上光彩照人的杰作。

小施特劳斯向先父“挑战”,十八岁时竟经法院诉讼,胜诉其父而从事音乐活动,建立了一个由十五个同龄人组成的乐队。

更主要的“挑战”是小施特劳斯在继承先父音乐传统的基础上,将“维也纳圆舞曲”提高到具有世界声誉的高度艺术水准,开创了一个新的圆舞曲时代。他六岁时写作了第一首圆舞曲《最初的思考》,而当他十九岁独立登上乐坛之时,他的编号为第一号的《寓意短诗圆舞曲》在“再来一次”的欢呼声中,竟连续演奏了十九遍,获得巨大成功。第二天,维也纳报纸写道: “好好休息吧,兰纳。晚上好,老施特劳斯。早上好,年轻的施特劳斯!”这标志着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圆舞曲时代已经到来。

与老施特劳斯,特别是与兰纳不同,约翰·施特劳斯不因圆舞曲的华丽旋转而失却对时代对人民命运的关注。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年轻的音乐家投身革命,身穿国民自卫军的制服,左手握着小提琴,右手拿起琴弓指挥人们高唱《马赛曲》。他还在罗马尼亚指斥奥地利领事: “人民要求民主和自由,不需要你这样的官吏。”革命时代的声音反映到他的作品中,他不仅写了《革命进行曲》、《大学生进行曲》、《布尔诺人民军进行曲》,而且在具有“歌舞升平”色彩的圆舞曲体裁中,也写了“革命的”圆舞曲: 《自由之歌圆舞曲》、《青年之歌圆舞曲》、《街垒之歌圆舞曲》、《众口一声圆舞曲》等。

施特劳斯的创作大致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从1863年以前算起,这一阶段除了在1849年革命时代所写的一批充满革命气息的作品外,还写有《时代的画图》、《维也纳的青年人》、《加速》等圆舞曲。其中,1860年秋天、他仅用三十分钟写出的一首《加速圆舞曲》最为著名。这是为工科大学学生舞会而作的圆舞曲,轻快活跃的序奏使人联想到工科大学实验室的情景。其后有五首小圆舞曲,并以半音有节奏的进行,犹如旋转不息的仪器。这首早期圆舞曲已显示出作曲家为“维也纳圆舞曲”形式的确立所进行的开拓与创新。

1864—1870年是施特劳斯创作的中期。这一阶段,他创作出了蜚声世界的圆舞曲杰作。

1864年,施特劳斯写了清新活泼的《晨报圆舞曲》。这首圆舞曲与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的《晚报圆舞曲》相对应,运用了一些创新的结构方式,其规模较大,不仅可以伴舞,而且可以独立欣赏,成为施特劳斯创作盛期的“开门之作”。

在这一时期,施特劳斯的最著名作品是《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那是在普奥战争期间,作曲家应指挥赫贝克之邀写一首激励民族精神的作品。他想起了诗人卡尔·贝克动人的诗句: “在那多瑙河边,在那美丽的、蔚蓝色的多瑙河边……”于是,一个由大三和弦分解而成的乐思涌出脑际,“蓝色的多瑙河”的动机形成了。施特劳斯激情洋溢地写下了“维也纳圆舞曲”形式中的一代巨作。

《蓝色的多瑙河》由一个序奏和五首略有对比的圆舞曲构成。最后由一个华丽的尾声作为结束。(www.xing528.com)

序奏,描写了晨曦之中的多瑙河水波的奇幻与旷远。第一首圆舞曲描写了诗的意境“春天来了,大地在欢笑,蜜蜂嗡嗡叫,风儿吹动树梢……”;第二首圆舞曲高昂开阔,表达了对春天的热情礼赞: “真漂亮,真美妙”;第三首圆舞曲具有奥地利乡村舞曲特点;第四首圆舞曲急切奔放、粗犷的音响富于英雄的气息;第五首圆舞曲是第一首圆舞曲的扩充与发展,在高潮中再次欢呼: “春天来了,多么美好!”《蓝色的多瑙河》的尾声,结构庞大,音响丰富,几乎包容了曲中的所有的圆舞曲主题,并给以不同管弦色彩的调配与烘托。

写于民族危亡时刻的《蓝色的多瑙河》充满爱国之情。每当远离故国的奥地利人在异邦听到这首圆舞曲时,总是热泪盈眶。音乐评论家汉斯立克这样评价它: “不管奥地利人相逢在世界什么地方,这首没有歌词的《马赛曲》,就是他们的无形身份证。”

对于《蓝色的多瑙河》在艺术上的高度成就,瓦格纳赞誉: “在优美、精致和真正的音乐方面,超过了当时许多作品。”勃拉姆斯则在施特劳斯夫人的扇子上写下《蓝色的多瑙河》的著名主题曲调,由衷地称赞道: “可惜不是勃拉姆斯所作。”

在施特劳斯的创作盛期,圆舞曲杰作接踵而至。1867年写作的《艺术家生涯圆舞曲》,由五个圆舞曲共十段旋律构成(每个圆舞曲有两个旋律),被人们称做“优秀旋律的展览会”。1868年写作的《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突出了奥地利乡村民间音乐特色,其间可以明显听到民间舞曲连德勒的节奏以及民间乐器基塔琴的音响。同时,维也纳森林中的林声与鸟鸣,绿色与阳光,也被丰富的管弦音响刻画得历历在目。因此,有人称之为生动的标题音画,也有人分析道: “这首圆舞曲杰作的内部结构,圆舞曲各旋律之间的比例,从一个主题到一个主题的发展,也完全是新的。这不是很像一首交响曲的结构吗?”(普拉维)

在施特劳斯圆舞曲创作的十年盛期中,他写出了不朽之作,从《加速》开始,经过《晨报》,到达《蓝色的多瑙河》与《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的顶巅,然后又写出抒情迷人、富于施特劳斯个性的《美酒、女人和歌唱》。评论家写道: “诚然,在这十年之前就产生了征服了舞厅的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可是这十年问世的施特劳斯圆舞曲却征服了人们的心灵,并在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普拉维)

施特劳斯在最后的创作生涯中,仍写出一批著名的圆舞曲。1871年写作的具有东方情调的《1001夜》圆舞曲,同年写作的《维也纳气质》圆舞曲,1880年充满旖旎风情的《南国的玫瑰》圆舞曲和1885年朝气蓬勃的《春之声》圆舞曲,都显示出施特劳斯在“维也纳圆舞曲”形式中的交响抒情才能。而1888年写作的《皇帝圆舞曲》虽然规模不大,但却表达了维也纳公众的情绪与生活情趣,有一种盛大欢庆的狂热气氛。

施特劳斯擅长圆舞曲的写作,但在他的波尔卡舞曲、进行曲、卡得累舞曲、马祖卡舞曲、加洛普舞曲等体裁中也有广泛流传的精巧佳作。他对于轻歌剧的写作十分慎重,尽管也创作了十六部作品,但出色之作只有《蝙蝠》和《吉普赛男爵》。施特劳斯被人称做“浑身充满音乐”者,但他缺乏驾驭戏剧的才能。轻歌剧中的杰作寥落,但其序曲却火热奔放,引人瞩目。普拉维认为,“自罗西尼以来,再没有其活力与光辉能同《蝙蝠》序曲相媲美的喜歌剧序曲了”。

十九世纪不平静的欧洲大陆上,动荡的政治风云,激动的浪漫艺术思潮,把交响作曲家推向尖锐的矛盾冲突的漩流之中。但约翰·施特劳斯却用管弦营造了一个歌舞升平的美妙世界。尽管有衰微与贫困,有辛酸与忧郁,但“在天空回响着乐声和歌声,犹如天国的弦乐队在演奏约翰·施特劳斯的《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厄德恩·封·霍尔瓦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