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彩风景写生技法的实用指导

水彩风景写生技法的实用指导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3-1 水彩风景写生技法应用图例一厾,趁泼色半干时,笔触大小点厾暗部色彩。图3-2 水彩风景写生技法应用图例二图3-1和图3-2主要运用了洗和罩的水彩技法,表现早晨和下午的阳光,一个是清新凉快的气氛,另一个是热灼活泼的气氛。图3-3主要运用了洇和破的水彩技法,表现南国的冬天既不同于北国的冬天,又不像北国的秋天,那炽烈和灿烂别有一番风采。图3-3 水彩风景写生技法应用图例三

水彩风景写生技法的实用指导

泼,即所谓的湿画法,用羊毫大笔涂抹整体色彩关系。颜料要饱满,用笔要泼辣豪放,最忌拘谨。图3-1所示蒲叶的画法即泼。

留,在泼的时候为画面上最亮部分留下空白。如画面上蒲叶(见图3-1)和芦花(见图3-2)的小空隙,近处树丛的小空隙和远处的白墙(见图3-3)等,都是有意识地留下来的。

图3-1 水彩风景写生技法应用图例

厾,趁泼色半干时,笔触大小点厾暗部色彩。点厾的色彩可以点厾在既有色块上,又可以点厾在无色的白纸处。如画面上蒲叶、近处树丛和芦花的深洞暗部(见图3-1至图3-3),以及蒲叶和铁皮板交接处的硬切边、铁皮板下面的暗部(见图3-1)、远处的深色树木(见图3-3)等。

划,趁色彩半干时,用尼绒硬笔画出亮部线条,又称湿划。湿划可以分为水划和色划。水划,如画面上蒲叶亮部的叶脉(见图3-1),芦花亮部茎秆、叶子(见图3-2)。色划,如画面上近处树丛中的色彩肌理变化等(见图3-3)。在完全干透的画面上,用铅笔刀尖划破画面,出现画面意境需要的白线条即干划。如远处的电线杆,就是既有湿划,又有干划。细微的变化丰富了画面,表现了南国乡镇企业的活跃气氛(见图3-3)。

洇,趁先泼上去的色彩半干的时候,在旁边泼上更湿的色彩,有意识地让它们互相洇化,并选择将满意的保留下来,不满意的随机洗掉。保留的和洗掉的部分都会出现不同的奇妙色彩肌理,如图3-3中的近树和远山等。

破,色彩之间的边缘冲突称洇,小块色彩在大块色彩上的冲突称破,各显其妙趣。图3-3中远处的树丛、山影,近处树丛的斑斓效果,都是运用了这种水彩技法。(www.xing528.com)

洗,又分为硬洗和软洗。硬洗,用尼绒硬笔洗淡小面积的色块,如画面上木条的亮部(见图3-1)。软洗,用羊毫软笔洗淡大面积的色彩,如图3-1的下部,还有天空都是不同程度地用羊毫大笔洗过的。洗,也分为干洗和湿洗。干洗,色彩完全干透,越洗越淡越模糊,图3-1的下部朦胧一些就是使用干洗的方法。湿洗,不管色块大小,虽然整体未干,但是往往边缘已经干了,这时洗去的就是中间的色彩,色块的笔触轮廓却依然清晰,图3-2中芦花的好多微妙之处就是这样做到的。

罩,可分为大罩和小罩。大罩,如罩色纱,虽然可以弥补色彩不足,但是形象越罩越模糊。图3-1中蒲叶的嫩绿,图3-2中芦花叶丛的暖黄、芦花亮部的暖光,都是最后在调整画面色调时候罩上去的。小罩,重点补色,就像是干后第二次泼色,跟点厾一样,既补足了色彩,也保住了鲜明的艺术形象。图3-1中的蒲叶和图3-2中的芦花、芦叶等很多地方都做了这种处理。

图3-2 水彩风景写生技法应用图例二

图3-1和图3-2主要运用了洗和罩的水彩技法,表现早晨和下午的阳光,一个是清新凉快的气氛(见图3-1),另一个是热灼活泼的气氛(见图3-2)。图3-3主要运用了洇和破的水彩技法,表现南国的冬天既不同于北国的冬天,又不像北国的秋天,那炽烈和灿烂别有一番风采。

图3-3 水彩风景写生技法应用图例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