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国书法鉴藏录:梁启超之坚凝生辣

民国书法鉴藏录:梁启超之坚凝生辣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坚凝生辣——梁启超梁启超,广东新会人,字卓如,号任公。书法对于梁启超来说,实为其风云活动外的“余事”。梁启超的书法是学者之书,具有浓厚的书卷气。在梁启超后期的书法中,用笔以碑书笔法为主,又兼有欧书的笔意。梁启超常将宋词的句子集成对联,且多用魏书写就。也有人评价其作“具有坚凝、生辣的线条,内含深厚的骨力和功力”。他藏有数百件金石拓本,凝聚了梁启超几十年的心血,现已成为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民国书法鉴藏录:梁启超之坚凝生辣

坚凝生辣——梁启超

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字卓如,号任公。1890年拜康有为为师,后随康发动“公车上书”,主张变法。“戊戌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1913年回国,先后出任共和党首领、司法总长、财政总长。晚年在清华研究院讲学,是中国近代著名学者。书法对于梁启超来说,实为其风云活动外的“余事”。

梁启超的书法是学者之书,具有浓厚的书卷气。他早年研习馆阁体,所以欧体楷书基本功深厚。他问学于康有为门下后,其书法也开始“变法”,转而精研北碑与汉隶。其楷书也逐渐脱离了馆阁体的藩篱,而多以魏碑中的扁、方为基调。在梁启超后期的书法中,用笔以碑书笔法为主,又兼有欧书的笔意。有一梁的行书册页,颇可看出梁的这一特点,册页为纸本,纵33厘米,横38厘米,款:“民国十一年四月二十日新会梁启超”,钤白文印“梁启超印”。这幅书法为梁49岁时的作品,可以看到欧阳询和北碑的影响,是一件碑帖完美融合的精品(田丕鸿《梁启超行书册页》)。

梁启超常将宋词的句子集成对联,且多用魏书写就。如“独自莫凭栏故国山围青玉案”,集自李煜浪淘沙》和方岳《满江红》;“更那堪酒醒丽谯吹彻小单于”,集自刘过《醉太平》、秦观《阮郎归》。又如“一晌销凝帘外晓莺残月”,集自子野《卜算子慢》和飞卿《更漏子》;“无限清丽雨余芳草斜阳”,集自清真《花犯》和淮海《画堂春》。所书魏书集句联起笔斩斫分明,清劲遒美,结字趋扁,一些笔画富有隶意而具古趣,雄强之中寓秀逸美感。加上落款书写随意,更富于变化。有人评价其说:“宗北碑,雄强茂密,得力于《张黑女碑》等。”也有人评价其作“具有坚凝、生辣的线条,内含深厚的骨力和功力”。梁氏自己则说:北碑为方笔之祖,南帖为圆笔之宗。

收藏历代碑帖拓本,是梁启超从事政务与学术撰述之余,倾注极大心力的个人爱好。纵览饮冰室所藏碑帖,其上乘者为明拓和清乾隆时精拓本。明拓本有明韩逢禧及清查浦、冯浩、陈继昌递藏的《樊敏碑》,王懿荣旧藏《李img234碑》和《颜氏家庙碑》;乾隆拓本有黄小松旧藏《张迁碑》和《孙夫人碑》,何昆玉旧藏《吕望碑》和《刁遵墓志》等。其余多为清嘉庆、道光时的拓本及清中期至民初时新出土碑志造像的初拓本。他藏有数百件金石拓本,凝聚了梁启超几十年的心血,现已成为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梁对自己珍藏的碑帖拓本大都书写跋语。如友人周肇祥于1921年前后在奉天一带及大凌河滨访得辽刻石《显密圆通建舍利塔铭》,以及北朝《韩贞造像残刻》、《元景造像残石》等,分别拓赠给梁启超。梁倍加珍惜,在以上三石跋语中均言明“实周养庵在奉天所访得”、“周君养庵肇祥所赠”,云云。梁氏在书法上的成就,与其精研考订古代碑刻不无关系。(www.xing528.com)

梁氏书法作品极受人们青睐。前些年拍卖会上有一梁的楷书立轴(128厘米×30.5厘米),上款为“玉其仁兄”,有张伯英、傅增湘边跋,标底价2.6万元。又见其所书隶书八言联,乃集《张迁碑》字,上联是“伯仲王韦自练诗体”,下联是“渊原公榖别成教宗”,上款“夔元老兄两正”,作于1916年,约7.1平尺,标底价2万元至4万元。如今其作品价位明显上升。最近在一次拍卖会上见有一幅梁1926年所作行书立轴(127厘米×33厘米),标底价为20万元。

梁启超行书词轴

梁启超楷书七言联

梁启超楷书立轴张伯英、傅增湘题边跋

梁启超隶书八言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