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郭老行草书法:浪漫艺术风格!

郭老行草书法:浪漫艺术风格!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郭老行草书法的浪漫艺术风格书家的艺术风格,是指书法艺术之气韵、神采及流派,是书家所特有的人品及作品艺术特点的集中表现,亦是品评书法艺术的首要标准。艺术风格不同,异卉奇葩,各矜其妙。郭沫若书 《海阔凭鱼跃》郭沫若草书《看万山红遍》郭老的书法,以行草书见长,其艺术风格十分鲜明。这种妙处与郭老的浪漫主义精神和创造社时期的“狂飙”风格是分不开的。

郭老行草书法:浪漫艺术风格!

(三)郭老行草书法的浪漫艺术风格

书家的艺术风格,是指书法艺术之气韵、神采及流派,是书家所特有的人品及作品艺术特点的集中表现,亦是品评书法艺术的首要标准。南齐的王僧虔《笔意赞》云:“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风格的形成,除与其师承、家学、名家影响,及继承传统技巧有关外,又与作者个性、气质、胆识、文化底蕴、艺术素养、审美情趣、立意以至人品等各方面都有密切关系。古代书家大都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独辟蹊径,创出许多不同风格。如有的作品方劲坚挺,刚毅雄强,犹如威严武士;有的作品婉丽醇美,绰约多姿,犹如绝色佳人;有的作品拙朴浑厚,深况苍劲,有古质之风;有的作品风流倜傥,疏放妍逸,有儒士之雅;有的作品矩矱森严,茂密安详,有谋士之度;有的作品骨秀神清,风韵萧散,有逸士之态。艺术风格不同,异卉奇葩,各矜其妙。

郭沫若行草《赴永新》

郭沫若书《重访晋祠

[释文]

康公左手书奇字,照眼红墙绕晋祠。周柏低头迎旧识,铁人举手索新诗。欲尝荇菜情难已,惊见睡莲花未衰。悬瓮山头松失翠,顿憎旱魃费鞭笞。一九六五年冬,重访晋祠。郭沫若。(www.xing528.com)

这件作品笔笔力道,气势贯通,骨势通达,一气呵成,淋漓酣畅。难得的是,它与行草书《沁园春·雪》(图见下页),在形式、章法、气韵、用笔,甚至作品创作年代和尺寸都有惊人的相似,书写水平难分伯仲。只是《沁园春·雪》较之《重访晋祠》更加内敛饱满,多了几分沉稳;后者较前者更加开张跋扈,多了几分潇洒。其实这很好理解,因为前者的书写内容为毛主席诗词,在创作时肯定抱着敬畏之心,不敢有太多的纵横捭阖,通篇看上去似温文尔雅的儒者。而《重访晋祠》为郭沫若的自作诗,字形章法可以任意摆布,更加随意。所以通篇开合较大,收放自如,如沙场上骁勇悍将手中的长枪大戟。从艺术创作的状态上讲,《重访晋祠》似乎更符合佳作的创作规律。

郭沫若书 《海阔凭鱼跃》

郭沫若草书《看万山红遍》

郭老的书法,以行草书见长,其艺术风格十分鲜明。他既有深厚的传统根基,又能食古而化。所以,你无法指出他的字像哪一家的风格。当代作家,如鲁迅郁达夫、郭沫若、周而复、田汉、邓拓等大家,对我国传统文化修养都很深厚,在书法上也都各有各的成就,但他们都有一种共同的精神,就是都不被古人绳墨所拘束,都能脱去古人窠臼。鲁迅的书法从钟繇、从晋人写经、从汉晋瓦当砖刻的文字中,追求朴拙之美,他喜欢用藏锋;结体严谨,刚劲内敛而充满了郁勃奋张的气势。郭老则正相反,他的书势飞扬洒脱,不拘绳墨,莽莽苍苍,变化无穷;正如(清)笪重光所说的“将欲顺之,必故逆之;将欲落之,必故起之;将欲展之,必故折之;将欲制之,必故顿之;将欲伸之,必将屈之……”。(见《书筏》)这种欹正相生,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恰好说明郭老用笔的妙处。这种妙处与郭老的浪漫主义精神和创造社时期的“狂飙”风格是分不开的。同时,在郭老的人生道路上,始终伴随他的一项文化活动就是诗歌创作。直到他逝世的两个多月前还出席全国科学大会,并发表了热情洋溢、诗一般的讲话《科学的春天》。他一直保持着一颗年青的赤子之心,保持着充满理想的浪漫主义诗人气质。诗人兼学者的经历,使他思路开阔、想象力丰富、善于创新,这种人生历练,反映在书法上,必然焕发出豪放明快、潇洒遒劲、笔走龙蛇、气势磅礴、气象万千的景象,给人以鼓舞向上、勇往直前的力量,这就是郭老行草书法的艺术风格。

行草书《沁园春·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