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相为轻重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极具成果

相为轻重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极具成果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司马法》将战争中的诸多因素抽象为“轻”“重”两个概念。同时,《司马法》在阐明军事原则时,也非常注意从众寡、轻重、治乱、进退、难易、固危、强静与微静、小惧与大惧等各种关系中分析问题,用相为轻重的观点去判断敌对双方变化,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司马法》中所包含的军事辩证法思想,正如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一样,博大精深,寓意深远,即使是兵家良将,也未必能把握其全部真谛。

相为轻重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极具成果

司马法》将战争中的诸多因素抽象为“轻”“重”两个概念。认为它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掌握战争规律、指挥军队获胜的关键是“筹以轻重”,并由此引发出许多具体的作战原则。如它把战略性的原则指导视为“重”,把战术性的具体指挥视为“轻”。并论述了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关系,明确指出:一个军事统帅在指挥作战时,如果只注重“轻”,则陷于事务;如果只注重“重”,又流于空泛。因此,应当轻重相节,但又要有主次之分,即以战略统帅战术,“以重行轻则战”,否则就会打败仗;它还把作战地域也分为轻地和重地,轻地为进入敌国境内不深的地区,重地为深入敌后的地区,轻地、重地各有其特点,因此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作战方法;它把兵力的多少也区分为轻兵、重兵,认为用兵要轻重相宜,轻利于攻,重利于守,相互依赖,不可独用。它认识到轻重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马车坚,甲兵利,轻乃重”,也就是说,只要兵车和兵器坚固锋利,轻兵也能起重兵的作用。同时,《司马法》在阐明军事原则时,也非常注意从众寡、轻重、治乱、进退、难易、固危、强静与微静、小惧与大惧等各种关系中分析问题,用相为轻重的观点去判断敌对双方变化,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司马法》中所包含的军事辩证法思想,正如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一样,博大精深,寓意深远,即使是兵家良将,也未必能把握其全部真谛。司马迁称其“闳廓深远,虽三代征战,未能竟其义”是比较恰当的。

《司马法》一向受到统治者、兵家和学者们的重视。它所阐述的以法建军的思想和具体的军法内容,为其后各时期制定军队法令条例提供了依据。他所阐述的以仁为本的军事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观念,对后人把握和运用战争规律起到了很大的启迪作用。他的居安思危的国防观、瓦解敌军的作战原则,对后世都起到了重大的教育和指导作用。此书所指出的一些具体的军事作战原则可能已经过时,但是,从此书中所放射出的充满辩证法的智慧的光芒,却永远不失其兵学经典的光辉。(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