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膳食调查方法及优缺点介绍

膳食调查方法及优缺点介绍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不同膳食调查方法的概念、使用范围和优缺点。膳食调查的目的具体如下。为了解不同个体和人群的膳食习惯,包括摄入的食物品种及每日从食物中所能摄取各种营养素的量,营养工作者应该选择适当的膳食调查方法对有关人群进行膳食调查。表4-1 我国全国膳食调查使用的方法

膳食调查方法及优缺点介绍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不同膳食调查方法的概念、使用范围和优缺点。

2.掌握称重法、24h回顾法和记账法的原理、特点及实施程序。

3.掌握膳食调查结果的处理方法。

4.熟悉标准人、标准人系数、混合系数的概念。

技能目标

1.会使用《食物成分表》。

2.会计算总人日数、总标准人日数、混合系数、每人(标准人)每日每种食物的消耗量、每人(标准人)每日每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3.能够用称重法、24h回顾法和记账法开展膳食摄入量的调查。

膳食调查是进行营养状况评估的第一步,是公共营养师和营养配餐员常用的工作技能。只有先了解了膳食状况,才能对被评估者给出合适的营养状况判断。

1.膳食调查的概念

膳食调查是通过不同方法了解一定时间内不同地区、不同生活条件下某人群或某个人的饮食习惯以及膳食存在的主要问题;调查群体或个体每人每日各种主副食摄入量,在此基础上(利用食物成分表)计算每人每日从膳食中所摄入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数量与质量,借此来评定正常营养素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这个过程称为膳食调查。其结果可以成为对被调查人群或个人进行营养改善、营养咨询、营养指导的工作依据。

2.膳食调查的目的(www.xing528.com)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国防营养国际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Nutrition for National Defense,ICNND)提出一个营养调查方案,并据此在美国进行过全民抽样调查。此后,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和若干发展中国家都在有计划地开展国民营养调查工作。我国在1959年、1982年、1992年分别进行了三次全国性的营养调查,2002年开展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将第四次全国营养调查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调查一起进行。通过开展全国性的膳食调查和评价,全面分析和了解了我国人群的膳食营养状况,发现了国民在膳食营养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纵向分析我国人群膳食结构的变化趋势,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为政府制定营养改善策略和行动计划提供依据,这些工作都是在膳食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膳食调查的目的具体如下。

(1)了解不同地区、不同生活条件下某人群或某个人的饮食习惯、膳食构成的优缺点。

(2)了解饮食习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其对于人民健康的影响。

(3)根据调查群体或个体经常所吃的食物种类和数量,利用食物成分表计算出每人每日各种营养素的平均摄入量。结合目前营养学的知识和体格测量、临床体征检查和营养状况的实验室检验等结果,评定正常营养需要能够得到满足的程度,从而改善饮食的调配,并为国家食物的计划生产和改进人民营养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3.膳食调查的内容

(1)调查一定期间内每人每日所吃的食物品种、数量,这是膳食调查最基本的资料。

(2)了解烹调加工方法对维生素保存的影响等。

(3)注意饮食制度、餐次分配是否合理。

(4)过去的膳食情况、饮食习惯等。

(5)调查对象的生理状况,是否有慢性病影响等。

4.膳食调查的方法

膳食调查通常采用的方法有称重法、记账法、24h膳食回顾法、食物频率法(又称为食物频数法)、电话调查、化学分析法等。这些方法可单独进行,也可联合进行。可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研究人群、对结果精确性的要求、经费以及研究时间的长短来确定适当的调查方法。为了解不同个体和人群的膳食习惯,包括摄入的食物品种及每日从食物中所能摄取各种营养素的量,营养工作者应该选择适当的膳食调查方法对有关人群进行膳食调查。表4-1列举了我国在进行全国膳食调查时采用的调查方法。

表4-1 我国全国膳食调查使用的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