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贺中:裕固诗人的美丽心灵历程

贺中:裕固诗人的美丽心灵历程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贺中,在裕固民族的年轻人中恐怕人人皆知,但作为一个诗人,我们知道的就相对的少一点。在西藏的文艺界,贺中真可谓大名鼎鼎。这是我所读到的对贺中及其诗文最为精彩的概括。如果把贺中的诗作通过特殊的处理缀连起来,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心灵的历程:在追寻之中灿烂绚丽,在归宿之处宁静致远。“流浪是一群人的热闹事,诗歌宁愿捕捉独奏者充满神灵的天空”(贺中语)。

贺中:裕固诗人的美丽心灵历程

贺中,在裕固民族的年轻人中恐怕人人皆知,但作为一个诗人,我们知道的就相对的少一点。在西藏的文艺界,贺中真可谓大名鼎鼎。诗人阿坚、小说家马原都曾撰文记述他们眼中的贺中,在这篇短文中,我将谈一谈自己对这位族兄的理解。

贺中出生于裕固民族原鄂金尼鄂托克(裕固语,意为主人的部落),一个被遗忘的王族后裔组成的部落,其父贺敬农担任过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县长,在族内享有崇高的威望。贺中诗歌中“独角头人”亦即鄂金尼鄂托克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部落首领。自创作至今,他已有数百首(篇)作品散见于国内外各种刊物,著有诗集《群山之中》。

作家马丽华在《诗歌自成世界——序贺中诗集<群山之中>》一文中写道:“贺中,你这内秀的莽汉,我只见英雄气短而诗意绵长。”这是我所读到的对贺中及其诗文最为精彩的概括。真是这样的,贺中的生活阅历极为宽泛,从肃南皇城、张掖,到兰州、北京、拉萨,在每个地方都为所有熟识他的人留下了足以谈上三天三夜的“事迹”,他的诗文多以典雅的心态、舒缓的节奏、朦胧空灵的意境,以及带有“青果般涩味”的含蓄曲折的笔致,抒写一种怀旧的情愫,在幽深的意趣和洒脱的风格中,飘逸着一种诗人的气质和韵致。

如果把贺中的诗作通过特殊的处理缀连起来,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心灵的历程:在追寻之中灿烂绚丽,在归宿之处宁静致远。他以意象变幻形成叙述空间,把个人诗意的体验和裕固民族浪漫的历史巧妙地糅合在一起,从而在诉说和歌唱的过程中寻找自己的本体。他真诚地顺着自己的心灵去追求精神的寄托、生命的观照。他绝不是把诗歌写作作为一种谋生的职业(他的正式职业是《西藏旅游》杂志的编辑),而是把它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时间与历史的终极关怀。也许唯有这样的诗歌写作才能真实地展示生活的状态,同时也比较符合他蛰居圣城拉萨的原意。(www.xing528.com)

我们从贺中的诗文中攫取的多是美丽的委婉的忧伤,可以真切地感到这个处在青春时代的“风中的小男孩”是崇尚感伤主义的。我们如果能够于诗意的宁静之中感悟他的诗歌所散发的如乡愁,如对美好的向往,如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解悟飘散于全诗之中的片片忧愁和寂寥,那么就能在和平静谧之中得到一丝心灵慰藉:越过地域和民族的限制,守住经历万古千秋而不衰的永恒——对人类自身的热爱。“流浪是一群人的热闹事,诗歌宁愿捕捉独奏者充满神灵的天空”(贺中语)。因此,执意吟古咏今就成为一种寄托和必然。

弥漫在裕固民族民间文学传统里的失落和忧郁感染着漫长的岁月,多少年过去了,贺中的诗歌又将我们带到了“中世纪的一段游牧场景之中”,抑或是“破烂不堪的家园”里,我们也借着他的诗歌重新获得了在悲苦岁月里无法获得的主人的身份。

(载《兰州晚报》,2000年6月5日第18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