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辽中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及分类统计

辽中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及分类统计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辽中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不可移动文物、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代表性建筑及其他文物资料的分类统计。辽中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情况统计表辽中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情况饼状图(二)本地区普查成果的主要分类数字。

辽中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及分类统计

一、普查的整体成果和统计分析

(一)本地区普查成果的整体规模

包括等级不可移动文物规模、数据量、图纸、照片和标本的量化指标。

此次普查中,共普查文物点81处,其中复查43处,新发现38处,。在存在的文物点中,有烈士墓纪念碑设施14处,古墓葬3处,古遗址44处。

辽中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不可移动文物、古遗址、古墓葬、建筑、石窟寺、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代表性建筑及其他文物资料的分类统计。

辽中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情况统计表

辽中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情况饼状图

(二)本地区普查成果的主要分类数字。

1.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不可移动文物、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近代重要史迹、代表性建筑及其他文物的总量统计。

辽中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不可移动文物分类统计表

辽中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不可移动文物统计饼状图

2.辽中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不可移动文物,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代表性建筑及其他文物的发现类别(二次普查、三次普查)的分类统计。

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发现类别的分类统计表

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发现类别的分类统计数量树状图

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发现类别的分类统计比例饼状图

3.辽中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不可移动文物、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代表性建筑及其他文物的年代分类统计。

辽中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的年代分类统计表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的年代的分类统计数量树状图

4.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不可移动文物、古遗址、古墓葬、骨建筑、石窟寺、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代表性建筑及其他文物的占地面积的分类统计。

辽中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占地面积统计表

二、普查数据的成果和成果的转化

(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情况

1.根据普查收集的数据,每一处不可移动文物填写一份登记表(纸件和电子表格各一份)

2.纸件和电子表格的内容要安全吻合,包括文字、图纸和照片。(www.xing528.com)

3.工作程序:由普查队派专人填写纸件,并用电脑录入数据,同时向市普查办报送纸件和电子表格。

(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分布电子地图编制情况

辽中县第三次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分布电子地图以2005年由辽中县测绘部门测绘的最新版辽中地图为蓝本按照遗址的位置,以1∶3000和1∶5000比例尺截图取得,此次录入文物点的覆盖率和准确率达到了100%。

(三)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的编制情况

2010年10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发【2007】9号)和省、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多文件精神,县政府对全县统内文物资源进行全面普查,确定了61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为充分保护历史文化资源,辽中县人民政府公布了这61处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并下发了辽中县政府【2010】38号《关于公布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的通知》。

辽中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三、专业队伍和基础设施、设备提升情况

(一)通过本次普查专业人员队伍规模、专业水平、人民结构和人文知识结构的变化情况。(详见附表7)

辽中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在职人员与临时人员的比例统计表

辽中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在职人员与临时人员饼状图

辽中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人员学历统计表

辽中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人员学历饼状

辽中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人员职务统计表

辽中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人员职务饼状图

(二)通过本次普查文物保护专门机构基础设施、设备配置的变化情况。

2007年省“三普办”及县财政给普查组购置了高标准的技术普查设备,这些高标准设备的配置为高效完成三普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辽中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仪器设备配置表

续表

辽中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仪器设备配置比例饼状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