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战胜生命中的不幸:第十二章

如何战胜生命中的不幸:第十二章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种情况下,逐步用新的可实现的梦想代替旧的难以实现的希望和梦想是疗愈过程中的重要一步。4.招募支持者如果你问那些从生活的重大打击中走出来的人们,是什么对他们的疗愈和恢复帮助最大,他们都无一例外地提到那些支持过他们的人,特别是朋友和家人,也有时是专业人士或者那些跟他们有类似经历的人们。不幸的是,任何加快疗愈过程的要求都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不管这要求是来自当事人还是其他什么人。

如何战胜生命中的不幸:第十二章

——战胜不幸的自豪感会消除不幸带来的痛苦。

重建除了可以帮助人们描绘从普通的变革或项目实施中通往成功的路径图,还可以帮助人们战胜不幸或意外,走出生命中的艰难时刻。

生活中一些不幸的事件发生时,我们会遭受失去所爱的痛苦,比如丢失了工作,或得了重病,大部分人在这个时候会感到失去了平衡,会出现压力下的种种症状,甚至会丧失工作能力及打理日常生活的能力。在家人和朋友,有时是专业人员的帮助和支持下,我们会逐渐恢复,直至最后重新找回平衡。

刚刚经历了不幸的人们面对所发生的一切常常是茫然而不知所措的。他们需要跟别人分享他们的经历,需要一遍又一遍地诉说以搞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还会纠缠在诸如“为什么偏偏是我?”“是我自己的错吗?”“当时我做错了吗?”“我能阻止这一切的发生吗?”及“这对我将来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这类的问题里。

帮助人们走出人生低谷的第一步是帮他们找到那些挥之不去的问题的满意答案。如果能够让他们回顾并且看到事实真相,能够用理解代替自责,理解自己当时已经尽了全力,理解这种事情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能够开始认识到虽然发生了这种事,明天还要继续,将是一个莫大的释怀和疗愈。

1.构建梦想

如果生活中的一次重大打击毁掉了我们内心重要的梦想和希望,我们会觉得失去了未来。生活在一个没有未来的世界上会让人觉得没有立足之地。在这种情况下,逐步用新的可实现的梦想代替旧的难以实现的希望和梦想是疗愈过程中的重要一步。

完全从你所经历的这类事情中恢复,通常都会需要一些时间。没人能够预计你到底需要多长时间,但最终你肯定会痊愈并重获平衡的。让我们想象一下吧,一段时间过去了,可能是一年、两年,也可能是几年,你感到你已经从这次的不幸中走了出来。你能够想象一下那时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吗?你会在做什么工作?在哪里生活?哪些是你生活中喜爱的事情?回想起曾经发生的事情你会有什么感受?

2.设定目标

经历过生活的重大打击的人们通常会感到困惑并且觉得失去了生活的焦点。可能会感觉有上百件事要打理,可事情如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让人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这时,如果能够帮助他们找到一个清晰的聚焦点,做一个简单的决定,看看下一步要做什么,或者将精力集中在什么事上,就会帮他们改善眼前的混乱状态。

有这么多的事情要考虑、要协调,难怪你会觉得困惑,无法确定要做什么。也许,你应该先确定一下眼前最需要专心去做的事,而不是想着同时关照到所有的事情,你觉得呢?就你现在而言什么事情是最重要的呢?

3.看到目标的好处

不论人们选择什么作为第一要务,比如专心工作,照顾孩子,找一所新住处,安排葬礼,或者打赢官司,都必须要做一个简要的关于重要性的讨论。

你决定眼下先忙乎(某件事)可能是对的。为什么你觉得先打理这事会对你比较有好处呢?你觉得做这件事是不是也对别人,比如你的家人、朋友、同事有好处?对他们都有些什么好处呢?

4.招募支持者

如果你问那些从生活的重大打击中走出来的人们,是什么对他们的疗愈和恢复帮助最大,他们都无一例外地提到那些支持过他们的人,特别是朋友和家人,也有时是专业人士或者那些跟他们有类似经历的人们。很明显,要从生活中的不幸恢复过来,我们都需要跟他人倾诉。

在这种情形下,我们都需要别人的支持。到目前为止,哪些人给你的帮助最大?他们是怎么帮到你的?这些人可以怎样继续为你提供支持?你有没有想过其他什么人也能在这种生命时刻给你支持呢?你会怎样跟这些人谈论你的处境?你会怎样请求他们的帮助呢?

5.关注到已有的进展

恢复的进程其实从突发事件发生后的那一刻就开始了。不管事件是半小时前发生的,还是一个月前发生的,恢复的过程都一直在进行中。意识到自己已经做过的事和已经采取过的措施会给后续恢复带来希望和信任。

我知道你还需要不少时间才能从这件事中完全复原,不过看起来你已经从最初的震惊中恢复一些了。你是怎么做到的?你都做了哪些事情来帮助自己应对这件事?看起来你做得不错!你是怎么想到去做这些事的?你还做了些什么帮助到了你自己的复原?

6.勾画出疗愈的步骤

我曾经上过几节学习康佳鼓的课。老师告诉我们,如果你能唱出你想敲击的节奏,就能把它打出来。我想这个类比也可用在突发事件的疗愈中:如果你能够想象出你的康复之路,你就能走上这条路。回答疗愈的步骤到底是怎样的并不容易,也许要花不少的时间,但坚持就有回报,想象中的恢复过程会变成自我预言的路标,指引人们走上重获平衡之路。

没有人知道你的恢复过程会是怎样的,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的反应也不一样。但是看起来你做得很好,事情很有可能会进展顺利。假定我是对的,你真的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了,一周后我见到你,我问你觉得怎么样,你说比我们上次见面时好一点了。我想让你多说一点,你觉得你会告诉我什么呢?有什么迹象显示你感觉好点了?那么两周后会怎样呢?如果你告诉我比上次又好了一点,你会跟我说些什么呢?也许我还会问你,有没有什么其他人注意到你有些好转了?你会怎么对我说呢?一个月后、一年或两年以后会怎样呢?有什么迹象显示你又进步了,或者已经摆脱了那件事的困扰了呢?(www.xing528.com)

7.承认挑战

从某种程度上说,帮助和支持人们走出突发事件的阴影是完全可能的。但我们也一定要记住,无论我们做什么,恢复的过程通常都是漫长的,并且一定会历经一些痛苦和挣扎。

跟人们讨论如何帮助他走出不幸的方法时会有一个风险,那就是会让他误以为他应该能够快速有效地从发生的事情里恢复过来,或者感觉别人都在期待他能快速有效地恢复。不幸的是,任何加快疗愈过程的要求都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不管这要求是来自当事人还是其他什么人。而责备自己不能像期待的那样快速恢复则完全于事无补。

公开讨论恢复过程的不容易有助于避免掉入自责的陷阱,并帮助人们从不切实际或非理性的快速复原的期望中解放出来。

我们现在要讨论一下,看看你能做些什么帮助自己从已经发生的事情中恢复过来。不过,我不想让你觉得我认为这很容易。因为我从自身的经历里也能知道,应对生活中的压力事件一点都不容易,它通常是个非常艰难的过程。你觉得呢?有没有什么时候你能感受到来自外部的压力?你有给自己压力吗?是不是有时候你也对自己有些过度的期待?

8.找到自信的理由

“希望”具有一股治愈的力量。那些对自己的康复抱有乐观态度的人比持有怀疑态度的人更有可能康复。通过帮助人们看到那些让他们有理由怀抱希望的事实,你可以帮助人们对所处的状况抱有更大希望。

你对自己最终会克服这一切、渡过难关有多大的信心?是什么给了你这份信心?你之前克服过类似的难关吗?你是怎么做到的?你有什么优势或个人特质能够帮助你跨越这个难关?你的力量源泉是什么?还有什么理由让你相信自己最终能度过这一切?你想听听我为什么对你感到乐观吗?

从前战胜类似不幸的经历、已经取得的进展、其他人的支持以及个体优势和资源,等等,这些话题的讨论都有助于激发更多的希望。

9.做出承诺

我们最初设计重建流程时决定用“承诺”这个词来代表由当事人做出的要迈向目标的决定。然而,当谈到从生活中的重大挫折中恢复时,感到用“计划”一词比“承诺”更合适一些。面对麻烦,最好有个计划。想想你要是生病了,但不知道哪出了问题,你去找大夫。大夫给你做了彻底的检查,告诉你他的计划。虽然你恐怕还是不知道自己到底哪儿有毛病了,但有了这个清晰的计划就会让你镇定下来。这个情形跟人们面对麻烦不知所措时的状况是一样的。

在接下来一周,你好像有许多要做的事。你准备怎么处理每一件事呢?一定要注意,别让自己太累了。也许先给下周做个规划会对你有些帮助,你觉得呢?如果你给自己先定一个下周的计划怎么样?

10.确保后续跟踪

处于恢复过程中的人常常对自身的进展视而不见,从而产生一种被卡住了的错觉。因此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找人谈一谈,分享一下自己的进展情况,说说自己的计划。

你可能需要有人陪伴你一程,因为你要穿越生命旅程中最艰难的一段时间。哪些人能够陪伴你呢?谁会愿意一路跟随你的疗愈进展,并在你的恢复过程中给你提供支持呢?

11.为挫折做准备

从重大打击中恢复的过程很少能一帆风顺,很少人能够做到一天比一天表现得好。大多数情况下的疗愈过程更像过山车,刚过了一天的好日子,后边就跟着两天的坏日子,或者反过来。时好时坏的恢复过程很正常。记住这一点会帮助人们在一些艰难的时刻或阶段不至陷入绝望。

我相信你是知道的,前面一定会有一些困难的时刻,你可能会经历强烈的情绪体验。或许最好提前有所准备,想好发生那种情况时要如何应对。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困难,你担心自己应付不了的?

12.庆祝成功以及感谢他人

庆祝成功这个主意可能不适合一个人从重大打击中恢复过来的情形。不过重建流程中最后这个环节的另一部分——“答谢支持者”在这里则是非常必要的。事实上,大部分从重大打击中走出来的人都会自发地想要表达对那些给他提供了帮助或支持的人们的感谢,感谢他们陪伴他走过低谷、给了他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当人们因为给予他人支持而得到感谢的时候,会很高兴并且乐意继续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另外,让别人知道你对他们的支持心怀感激会激发出一种很深的连接及归属感,这本身也会促进康复并且增强疗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