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个人身份识别信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个人身份识别信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个人身份可识别信息”的概念在信息隐私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且已然成为决定个人信息规制范围的核心工具,但对此概念进行的理论研究却少之又少。信息时代里,规制个人信息的法律中,“个人身份可识别信息”的概念最难界定。“个人身份可识别信息”是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基石,但直到最近,才有学者开始关注这个词的定义。

个人身份识别信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作为信息隐私领域最核心的概念之一,很多与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制范围与界限都会由它来界定。[28]以美国为例,美国联邦与各州的法律都认为,如果人们遭受侵犯的信息不属于“个人身份可识别信息”,那么,人们的隐私就没有遭到侵犯,也就不能获得相应的救济。

“个人身份可识别信息”这个概念非常重要,但并不容易把握。让人惊讶的是,这个概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条理清晰且有实际意义的定义。直到今天,从事信息隐私法研究的学者在谈到“个人身份可识别信息”时还常常与“个人信息”这个词混用。[29]

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个人身份可识别信息”的概念定义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因为,很多从表面上看来不属于“个人身份可识别信息”的数据,通过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挖掘与匹配,可以变成“个人身份可识别信息”。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个人身份可识别信息”的概念在信息隐私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且已然成为决定个人信息规制范围的核心工具,但对此概念进行的理论研究却少之又少。(www.xing528.com)

信息时代里,规制个人信息的法律中,“个人身份可识别信息”的概念最难界定。界定过窄,在数据挖掘与行为营销的技术背景下,个人信息将很难得到保护,技术的变革将会使得个人信息保护法变得无效与过时。另一方面,如果“个人身份可识别信息”的概念被界定得太过宽泛,则太多的信息会被归在此概念下,导致信息保护法变得臃肿不堪且毫无意义。个人信息保护法需要有一个清晰的保护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既要能为社会公众提供保护,又要确保这个范围操作起来具有弹性,能够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个人身份可识别信息”是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基石,但直到最近,才有学者开始关注这个词的定义。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也直到2010年才在其一份重要的报告中指出重新研究“个人身份可识别信息”的重要性。[30]遗憾的是,该委员会在研究此问题上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学者康(Jerry Kang)在他撰写的一篇与互联网隐私相关的文章中讨论了数据何时成为“个人信息”的问题。[31]学者欧姆却指出,“个人身份可识别信息”的概念存在致命的缺陷,隐私法不能将其保护基础建立在此概念上,因为很多不属于“个人身份可识别信息”范畴的信息,能够重新变得可识别。[32]事实上,在个人信息保护领域,“个人身份可识别信息”的概念是不能摈弃的。如果不能解决这个概念面临的问题,那么个人信息的规制范围也将很难界定。很大程度上,若此概念的定义清晰了,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能得到解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