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构建全面覆盖城乡的图书馆服务体系

构建全面覆盖城乡的图书馆服务体系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和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大短板就是“体系化”程度低,集中体现在设施体系和组织体系两大方面。到这种程度,设施就是体系化的,设施体系就具有支撑服务全覆盖的能力,就可以叫设施全覆盖。总的来说,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和组织体系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体系化程度,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任务,也是保障农民和农民工阅读权利的重要前提。

构建全面覆盖城乡的图书馆服务体系

农民和农民工阅读问题的出路,大前提是阅读设施、阅读资源、阅读条件的改善。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在于构建覆盖城乡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图书馆服务体系的特点有二:一是全覆盖,即覆盖城乡,不留空白,不留死角。二是无差别服务,即不分服务对象的职业、身份、地位、背景、年龄和性别,提供同等的服务。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这两个特点,保证了农民和农民工的阅读权利和阅读条件。和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大短板就是“体系化”程度低,集中体现在设施体系和组织体系两大方面。体系化设施建设,是指在一个人口聚居区域,如果要让图书馆具有保证人均年外借3册以上的服务能力,假如是中型图书馆和小型图书馆相结合,需要建3个中型馆、2个小型馆,假如全建小型馆,需要8个小型馆。到这种程度,设施就是体系化的,设施体系就具有支撑服务全覆盖的能力,就可以叫设施全覆盖。相比之下,我们的设施建设问题就比较明显了。单体设施我们可以建得很高大上,但不成体系,没有互联互通效能;单一机构也可以把服务搞得有声有色,但也不成体系,体现不出均衡发展效果。怎样才能让设施形成体系,真正具备全覆盖的能力,而不是把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按行政区划的“全设置”说成是“全覆盖”,目前重点是需要解决消灭空白、完善功能、合理布局的问题。就设施的数量、规模而言,我们的薄弱环节是散布在农民和农民工身边的方便实用的中小型设施不足,导致我们的设施覆盖能力不足,有许多空白点,应从速消灭设施设置空白点,实现设施建设全面达到国家建设标准。与设施的数量、规模相比,目前在设施布局上存在的问题更突出、更严重。设施建设没有有效覆盖面积、有效服务半径的理念,没有固定设施、流动设施、数字服务设施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理念,我们可以做到“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但一个县一个图书馆、一个文化馆,是解决不了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问题的,这就是业界常说的“设施孤岛”问题。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进行的一次公共文化服务专题调查显示,“居住地附近没有公共文化设施或者距离较远”是市民不能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原因,反映的也是设施数量少、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公共文化服务的全覆盖,是以设施对所有人群的覆盖能力为基础的,国内外的经验已经证明,设施要具备全覆盖能力,必须形成体系。设施体系是服务体系的基础,但设施体系不等于服务体系。设施的互联互通,必须依靠互联互通的组织体系支撑。国际上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说法:“图书馆是一个组织体系而不是一座建筑。”用在其他公共文化设施上道理也是相通的。所谓组织体系,就是图书馆、文化馆的总分馆体制。总分馆体制的本质就是通过总分结合的组织体系,把单个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联结起来,形成一个设施群,形成一个组织体系,在体系内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服务上下联动,从而解决农村、基层资源和服务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均衡发展。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要求以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为中心推广总分馆制建设,是符合事业发展规律,也符合我国实际的政策措施。总的来说,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和组织体系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体系化程度,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任务,也是保障农民和农民工阅读权利的重要前提。(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