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何领导需要展示权威性-领导力与形象的重要性

为何领导需要展示权威性-领导力与形象的重要性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领导通过“架子”来显示自己的权力,进而有效地行使权力是无可非议的,对于领导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也是必要的。这与“架子”的妙用是相一致的。这就是领导爱“摆架子”的另一个原因。可见,领导的“架子”绝不仅仅是为了炫耀,而是一种因为害怕下属而采取的防范性措施。毫无疑问,领导也需要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满足感,有些时候,他还会因此而显得沾沾自喜或洋洋得意,不自觉地表现为某种“架子”。

为何领导需要展示权威性-领导力与形象的重要性

说起“官架子”似乎就很是让人讨厌,认为是脱离群众的表现;但实际上,它既然存在就必然有其内在的理由或合理性。”

领导为什么需要“架子”呢?我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和理解。

(1)“架子”可以显示权力

现代汉语词典》对“架子”一词的解释是:自高自大、装腔作势的作风。“架子”其实可以理解为一种“距离感”,许多领导正是通过有意识地保持与下属的距离,使下属认识到权力等级的存在,感受到领导的支配力和权威。而这种权威对于领导巩固自己的地位、推行自己的政策和主张是绝对必须的。如果领导过分随和,不注意树立对下属的权威,下属很可能就会因为轻慢领导的权威而怠惰、拖延甚至是故意进行破坏。所以,领导通过“架子”来显示自己的权力,进而有效地行使权力是无可非议的,对于领导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也是必要的。

“摆架子”会给领导带来威严感,威严感会使领导形成一种威慑力,使下属感到“服从也许是最好的选择”,而“不服从则会给自己造成不利”。

其实,所谓的“架子”的用处,早在几百年前,意大利的政治学家马基雅维里曾写过一本川《君主论》的书,以惊世骇俗之笔揭示了政治的真相,并给统治者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其毫不遮掩、一针见血的叙事风格可与韩非子相媲美。他在书中写道:

“君主必须是一头狐狸以便认识陷阱,同时又必须是一头狮子以便使豺狼惊骇。”

“君主如果被人认为变幻无常、轻率浅薄、软弱怯懦、优柔寡断,就会受到轻视。……他应该努力在行动中表现伟大、英勇、严肃庄重、坚韧不拔。”

马基雅维里不止一次地提到,君主应通过种种手段,甚至包括表面上的装腔作势和耍手段来获得别人的尊重、爱戴和潜在畏惧。这与“架子”的妙用是相一致的。

作为下属,如果你能理解到领导为保护、运用和扩大权力而绞尽脑汁、不遗余力时,如果你能理解到这种权力正是他事业有望成功的基础时,你就会理解“摆架子”的秘密了。

(2)“架子”会给领导带来神秘感

许多领导还喜欢通过“摆架子”,从而使自己显得比较神秘。许多下属都有这样的感触,有“架子”的领导就仿佛是一座云雾缭绕、幻象纷呈的大山,看上去高深莫测,不可捉摸。其实,这种效果正是许多领导所努力追求的。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因为领导处于各种利益、各种矛盾的焦点上,他若想实现自己的目的,就必须懂得掩藏自己,使自己的心机不被窥破。如果下属很容易就揣摸到领导的心思,他就很可能利用它来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从而危及或破坏领导意图的实现。而不暴露自己的最好办法,莫过于增加与下属的距离,减少接触,使自己保持一种神秘莫测的状态。

这就是领导爱“摆架子”的另一个原因。可见,领导的“架子”绝不仅仅是为了炫耀,而是一种因为害怕下属而采取的防范性措施。(www.xing528.com)

(3)“架子”会有助于领导处理政务

前面已说过,“架子”其实就是一种距离感。距离感不仅会给领导带来心理上的安全感受,而且还为他处理人际关系及政务提供了一个回旋的余地。许多领导正是靠着这种距离感的调整来实现着自己的目的。

在不同的时间、场合下,对不同的人行使不同的“架子”,就会形成不同的人际距离。领导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调节这种距离,从而把不同人的积极性和进取心调动起来,为实现自己的意图服务。而没有层次感的随和与友善,则是“仁有余,威不足”,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还不利于领导处理棘手问题。

许多领导最头痛的便是事无巨细都要亲自处理。他们更希望自己能抽出时间和精力来处理大事。而随和的言行会使下属产生一种错觉:这个领导好说话,是不是让他给我解决一下我的问题?……这样,势必会使许多下属抱着侥幸的心理来请求领导的亲自批示,而一旦不能满足又会心生怨恨。所以,许多领导就喜欢利用这种“轻易不可接近”的“架子”来逃避细小琐事的烦扰,把更多的脑力用于谋划大政上。

作为下属,你是否曾感受到这种亲疏有别、拒人门外的“架子”呢?你能否理解他的这种心态呢?

(4)“架子”会使领导增加仪表魅力

时代在发展,那种“走在人群中辨不出谁是领导谁是群众”的领导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已不适用于今天的社会生活了。现在,大多数人都能够接受这样的观点:人应该讲究仪表风度。对领导们来说,亦是如此。“架子”会增加领导的气势和威严感,只要做得不过分,它无疑会使领导显得更有魅力。

曾有政治学家论证说,群众都有服从权威的倾向。而领导通过得体的“架子”而表现出来的自信心、意志力、傲视群雄的态度以及凌驾于众人之上的气势则有助于增加自己的权威,使自己显得更有魅力,显得更像领导者,更能从形象上唤起别人的敬佩和好感。

有时,下属会发现自己的领导有点儿装腔作势,其实他只是在模仿伟人,想使自己显得更有领导者的魅力罢了。在可叹之余,你是否会理解他呢?

(5)“架子”会使领导产生满足感

无论是谁,都有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愿望。不同的人价值观不同,实现价值的程度也不同。但就中国人而言,通过获取权力来实现自己的人生和社会价值—向是—个十分重要的衡量标准。

毫无疑问,领导也需要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满足感,有些时候,他还会因此而显得沾沾自喜或洋洋得意,不自觉地表现为某种“架子”。可以说,这种心态在中国的不少人中还是相当普遍的。

所以,领导的“架子”绝非是—个简单的道德问题,它还包含相当的领导艺术的奥妙,更有着心理学上的微妙含意。

—个下属,如果正确地理解了领导需要“架子”、爱摆“架子”的原因,你就解开了关于他的一系列的疑惑和谜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