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TRIZ的40个发明原理与元易创新方法的对比与联系

TRIZ的40个发明原理与元易创新方法的对比与联系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者在详尽分析了TRIZ的40个发明原理的定义及其典型应用案例后,发现40个发明原理可以采用元易创新方法中的维法耦合进行覆盖和替代。将TRIZ的40个发明原理及其具体应用形态进行维法分离,顺理成章地会导出元易创新方法。为进一步说明元易创新方法与TRIZ的40个发明原理的融合性与统一性,本书用维法耦合过程具体解释了40个发明原理及其具体案例,见表3-7。

TRIZ的40个发明原理与元易创新方法的对比与联系

40个发明原理是TRIZ九大经典理论体系之一,也是阿奇舒勒(Genrich Saulovich Altshuller)在对大量的发明专利进行研究、分析和总结基础上提出的最重要、解决冲突最具普遍用途的一般规律,蕴含了创新发明应遵循的共性原理,是TRIZ中用于解决矛盾问题的基本方法。TRIZ中的40个发明原理见表3-5。

表3-5 TRIZ的40个发明原理

上述TRIZ的40个发明原理对解决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各种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和促进作用。对此,后续众多学者提出了40个发明原理之外的诸如78个发明原理、与40个发明原理兼容的管理发明原理等,均极大丰富了经典TRIZ的内涵。

作者在详尽分析了TRIZ的40个发明原理的定义及其典型应用案例后,发现40个发明原理可以采用元易创新方法中的维法耦合进行覆盖和替代。同时,在剖析了众多创新方法后发现,很多创新法则或创新规律是对科学创新规律的亲和性合并,但大多合并得不够彻底,多局限于对创新规律的具体描述,较少从创新的深层次规律角度挖掘创新维度和创新法则。

进一步的,如果把创新的维度要素与创新法则耦合后的表现形态作为规律,将会导致创新规律数量过多,从而加大了学习与应用的难度。然而,从“维”“法”分离的视角分析创新规律则会发现,创新的维度既简单又易于理解,创新要素的变换法则也同样简洁并易于掌握,由此使得创新的规律和方法得到了极大的简化。

将TRIZ的40个发明原理及其具体应用形态进行维法分离,顺理成章地会导出元易创新方法。同理,40个发明原理及其具体应用形态也可以用基于“维”“法”耦合的元易创新方法阐释,见表3-6。

表3-6 40个发明原理与维法的关系

从表3-6不难看出,TRIZ的40个发明原理可以由“维”“法”图谱包含,表3-7中后标注序号的发明原理均为TRIZ的40个经典发明原理,发明原理后没有标注序号的为维法耦合形成的新的创新路径。

表3-6只是以9类维度与9种创新法则耦合而形成的81种创新路径。但在元易创新方法中,每类维度大多包含若干个二级子维,每个二级子维与9种创新法则耦合能够形成数百种创新路径,几乎覆盖所有领域的创新发明问题。

为进一步说明元易创新方法与TRIZ的40个发明原理的融合性与统一性,本书用维法耦合过程具体解释了40个发明原理及其具体案例,见表3-7。

由表3-7可以看出,元易创新方法覆盖了40个发明及其具体应用案例,而且易于学习、理解、掌握和应用。(www.xing528.com)

表3-7 元易创新方法和TRIZ发明案例统一释义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