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深入理解1.1.4版本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深入理解1.1.4版本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什么会形成一个圆,古人云“圆,一中同长也”,你同意吗?又如“生活中的负数”可以带学生走进生活中的负数:以收入为正,以支出为负,粮食增收为正,红色算筹为正,黑色算筹为负.中国人口负增长大约在2025 年,你怎样理解“负增长”?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深入理解1.1.4版本

1.注重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概念的积极心理

从认知角度来看,兴趣是人的认知需要的心理表现,它使人对某些事物优先给予注意,并带有积极的情绪色彩,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定向、内驱、维持和深化的作用.儿童的思维特点要求我们教师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把抽象的语言、符号转化为直观而富有情趣的体验活动,这样能够促进学生对概念学习的积极心理.

如“克和千克的认识”,上新课前,可以设计到超市记录并感受物体的重量,把以克为单位和以千克为单位的进行分类,说说自己的感受.上课时,可以让各小组准备一些包装上有重量的零食,老师也准备一些生活用品,为学生提供丰富有趣的体验活动.下课后让学生分享零食,回家称一称自己的体重,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理解概念.

又如“千米的认识”,1000 米究竟有多远,让学生从多维度感受和体验.我们学校操场的跑道跑一圈是200 米,跑5 圈刚好1000 米.可以设计以下体验活动:数一数走100 米大约走了多少步,并记录走100 米大约用了多少时间;跑200 米大约用了多少时间;算一算走1000 米和跑1000 米大约要用多少时间;8 个学生手牵手站成一排大约是10 米,80 个学生站成一排大约100 米,想一想几个80 个学生手牵手站成一排的长度大约是1000米.

注重让学生体会概念产生的必要性,感受概念的“有用”.许多概念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概念不是孤立存在的,教学设计时有意识地注意引导学生感受概念产生的必要性,感受到概念的“有用”,也会激发学生学习概念的兴趣.

如“周长的认识”,周长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我们量出了照片的周长就能选到合适的相框.我们需要计算玻璃的周长来制作窗户的塑钢边框.我们买裤子,要量一量腰围.要知道树桩面的周长不用把树锯掉等等,这样就把看起来呆板的周长概念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感受到概念学习的作用.

2.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充分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

概念形成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从具体的实例出发,经过分析、比较,再抽象概括出概念的本质属性,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因此,小学数学概念形成的首要环节就是要让学生直接感知能揭示概念的实例,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丰富的感性表象.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概念的具体特点,精心组织感知活动,为形成丰富表象进而抽象概括出概念提供坚实的基础.

(1)感知活动要深刻.

首先,提供的感性材料要注意形式上的多样性和充足性.感知活动不能浮于表面,而应真正触及并涵盖概念的内涵,引领学生进入对概念透彻理解的层面,使概念的建立既深刻又牢固.如:教学“分数的认识”时,设计一系列感知活动让学生获得对二分之一全面而深刻的认识:① 用圆形纸片代替蛋糕,把它平均分成2 份,理解1/2 的实际意义.② 要求学生用多种材料也得到它们的1/2,拓展1/2 的实际意义.③ 观察比较大小悬殊的两个蛋糕的1/2,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单位“1”的概念,即弄清“是谁的1/2”.④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图或实际操作)表示出1/2,从实际意义上升到抽象意义.(www.xing528.com)

(2)多种感官的运用.

对于本身就比较抽象的概念课,如果只通过一种感官来进行学习,学生容易疲劳、厌倦、听不进、注意力转移,这时可以通过多种感官的活动,发挥学生好动的特点和长处,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比如“周长的认识”,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关键是让孩子理解“封闭”和“一周”.看一看:观察蚂蚁沿着树叶边缘爬行的路线,有三种情况,从起点出发回到起点,从起点出发还没有回到起点,从起点出发回到起点甚至超过了起点,让学生明确从起点出发回到起点叫一周.摸一摸:数学书封面的一周,三角板的一周,黑板表面的一周等.描一描:描一描规则图形和不规则图形的一周.说一说:周长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量一量,算一算:在计算周长时需要学生动手量一量,算一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描一描、说一说、量一量、算一算多种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眼、耳、脑、口多种感官的运用.

(3)教学设计要有层次性.

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递进式发展的,因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逐步加深对概念本质特征的认识.学生由直观感知所获得的对于概念的认识是粗略的、肤浅的,而且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若能及时唤起他们头脑中的有关表象,发挥表象的中介作用,就可以使学生逐步摆脱对于具体感知材料的依赖,克服直观感知中的局限性.所以教学设计要有层次性,把握好抽象的时机,及时摆脱对于直观感知的依赖.

如“倍的认识”,先出示红萝卜胡萝卜进行比较,白萝卜和胡萝卜进行比较,初步建立倍的表象.通过摆小棒的操作活动更深一步感知倍的概念.再通过变式练习:圈一圈,填一填;杂乱图的倍数关系;图文结合的形式;红带子与绿带子长度的倍数关系;抽象出线段图的数量关系;最后抽象到符号.实物图→色条图→线段图→符号,直观→抽象,不断地提高抽象的程度,也体现了新课标十大核心概念中的几何直观、模型思想.“倍”概念的深刻理解为后续的学习建立了很好的模型.

3.设计多样化的练习,灵活应用概念

数学概念形成后,要及时巩固和灵活应用,就是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判断、合理推理,并能运用概念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圆的认识”设计寻宝游戏,宝物距离你左脚3 米,作业纸上红点表示左脚,在纸上画一画宝物可能在哪儿?为什么会形成一个圆,古人云“圆,一中同长也”,你同意吗?又如“生活中的负数”可以带学生走进生活中的负数:以收入为正,以支出为负,粮食增收为正,红色算筹为正,黑色算筹为负.中国人口负增长大约在2025 年,你怎样理解“负增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