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波特和劳勒激励模式详解

波特和劳勒激励模式详解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波特和劳勒以期望理论为基础导出了一种本质上更完备的激励模式,并把它主要用于对主管人员的研究。图7-3波特和劳勒的激励模式绩效。奖酬是绩效所导致的奖励的报酬。波特和劳勒认为,内在性奖酬更能带来真正的满足,并与工作绩效密切相关。

波特和劳勒激励模式详解

波特和劳勒以期望理论为基础导出了一种本质上更完备的激励模式(如图7-3所示),并把它主要用于对主管人员的研究。

1.波特和劳勒激励模式包括的主要变量

(1)努力。努力是指个人所受到的激励强度和所发挥出来的能力。个人所做的努力的程度取决于个人对某项奖酬(如工资、奖金、提升、认可、友谊、某种荣誉等)效价的主观看法及个人对努力将导致这一奖酬的概率的主观估计。奖酬对个人的效价因人而异,决定于它对个人的吸引力。而个人每次行为最终得到的满足,又会以反馈的形式影响个人对这种奖酬的估计。

图7-3 波特和劳勒的激励模式

(2)绩效。绩效是工作表现和实际成果。绩效不仅取决于个人的努力程度,而且也受个人能力与素质(如必要的业务知识、技能等)以及环境的影响。

(3)奖酬。奖酬是绩效所导致的奖励的报酬。其包括内在奖酬和外在奖酬,这两种奖酬和个人对奖酬所感受到的公平感,一起影响着个人的满足感。波特和劳勒认为,内在性奖酬更能带来真正的满足,并与工作绩效密切相关。此外,公平感也会受到个人对工作绩效自我评价的影响。(www.xing528.com)

(4)满足。满足是个人实现某项预期目标所体验到的满意感。一般人都认为,有了满意才能有绩效,而波特和劳勒却认为,先有绩效才能获得满足。

2.波特和劳勒激励模式的应用管理者在运用这一模式时,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尝试估计工作者的满意水平。

(2)从活动中比较不同工作者的满足水平。

(3)要使职工对自己工作的期望更有力,就要设法使其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激励。

(4)如果这些期待不够有力,就需要重新考虑刺激是否恰当,人们是如何看待这些刺激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