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预测:写作构思的核心技术

预测:写作构思的核心技术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预测能力,则是写作构思中的“机芯”,是核心的技术。预测后的验证、比对、审美等潜在行为,都和写作构思息息相关。而其他有所依据的预测,基本都能印证。依据,是预测成功的关键。其二,根据预测结果的说理,可以教。可以让小孩选择不同故事结果做预测,各自说出预测的依据,只要是顺理的,就能成章。“依据”应该成为梳理整节时的关键词,提醒小孩预测时要因循自己的依据。

预测:写作构思的核心技术

阅读与写作,构成语文能力的两个重要支柱,犹如人的双腿,不可偏废。在写作中,构思能力最为关键。会构思,就会根据构思确立主题,选择素材,加工文字,形成表达。预测能力,则是写作构思中的“机芯”,是核心的技术。预测就是“预构思”,在预测时,就是对文本接下去的结构、发展、变化做预估,这等于全程写作五环节中的“预写”环节,这时的“写”并非要写成文字,更重要的是完成构思。预测后的验证、比对、审美等潜在行为,都和写作构思息息相关。验证,可以看作是篇章写就后,与原先构思的互证。而比对则类似于修改调校,不断让文字表意与构思更相吻合,写出心中想写的意思。审美,则是阅读和写作的共同旨归,预测中也带有对美的期待和评判,二者原本就是相通的。

请关注本单元的习作要求“续写”,仔细琢磨一下,能续写,就是依靠“预测”。在读之前的情境图时,对故事的发展,情节的设计,就做好了预测,写起来就很自如。由此可见,读写不分家,预测是联系其中的一座桥。

预测虽好,但很难教。毕竟原本就是见仁见智,且在每个人心中隐逸生成的,是“看不见的”。而如今却要在教学中实施,显露其整个出产过程,要清晰可见的教到会,到底该如何实施才好?我们要是能区分清楚“能教”和“不能教”的,该“怎么教”就很明确了。预测,教不了的是“结果”,但除此之外,大有可为:

其一,得出预测结果的方法,可以教。如何才能够得出预测结果呢?跟着课文学习,我们要教的就是方法。例如第12 课《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我们发现伴随着课文,以批注形式,展示了多次的预测结果。在这些结果中,至少包含着以下几种预测的方法:第一,根据文题预测,如:在文题旁标注“老屋总也倒不了,是被施了魔法吗”;第二,结合插图预测,如:在课文插图旁标注“图中的老屋看上去那么慈祥,它应该会答应吧”;第三,自我经验预测,如“我想老屋可能会不耐烦了”;第四,文本细节预测,如:“一读到这句话,我就知道,一定又有谁来找老屋帮忙了”;第五,情节发展预测,如:“老屋可能还会遇到其他需要帮助的小动物”;第六,根据结尾预测,如:“估计老屋不会倒了”。各种方法,在教学时,可以让小孩知晓,并适当予以归纳、提炼,让他们除了体验预测的乐趣外,课后还能带着方法走。

更有意思的是,方法也是有差别的。例如,直接针对文题的预测,和原文不符合。又如,自我经验的预测,也产生差错。可见,一读题目就预测,或者是仅凭借自己单纯的判断,出现预测错误的“风险系数”是很高的。而其他有所依据的预测,基本都能印证。这样的设计,也隐藏着教材编者的用意:预测,不是空想,不能武断。依据,是预测成功的关键。方法,要有所选择。

其二,根据预测结果的说理,可以教。阅读时,每个人都可以预测。不教,也能,教了也未必能准确预测。如何提高预测的精准度,可以引导小孩对多种预测结果进行阐述或评价,在梳理逻辑顺序中找到更为有效的,更适合自己的方法。例如第14 课《不会叫的狗》的结尾,编者提供了三种预测结果。第一种,与原文情节极其相似,只是换成了“母牛”,小孩可以很快预测出故事结局,而这一结局与之前的故事多有雷同。第二种,遇到的是“农民”,这就有了无限可能。因为小狗总是学别人的叫,而农民会教小狗怎么叫呢?答案很丰富,结尾有各种可能。什么样气质的孩子会做出什么样的预测结果,因为这里的“农民”,其实就他(她)自己。调皮的小孩,很可能会教小狗像老虎一样叫,而更多小孩,会教给小狗“正版”的狗叫方法。第三种,遇到了狗,可想而知,很多小孩会预测到“大团圆”的结局。

此课的课后练习第一题就问“故事的几种结局会是怎样的?说说你的理由。”可以让小孩选择不同故事结果做预测,各自说出预测的依据,只要是顺理的,就能成章。但还可以将各种的预测结果进行比对,让小孩发现哪一种更有意思,哪一种可能更受读者喜欢。经过说理、对比,小孩能产生对预测结果的评判,对不同预测结果的重新选择,也就是会对故事结局进行重新构思,这就比单纯做出预测而言,更进一步了。

其三,确保预测成功的依据,可以教。结果虽然是“不可视”的,但过程却是“可视化”的。针对预测过程,我们可以实施教学干涉,帮助小孩不断调整,让预测的依据越来越分明,让预设结果越来越精准。例如,第13 课《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教学后,教材中要求教师和学生讲述这个故事的结尾,并根据讲述比对“相同与不同”。而我们应该注意到,随后的四次对话,是很有意义的启发:(www.xing528.com)

男1:我在故事的很多地方作了预测,当读到胡子沾上了营养丰富的果酱时,我就猜到胡子会越长越长。

女1:故事讲到了长胡子的各种用处,我依据这个内容和生活常识作了一些预测。

女2:我预测的内容没有原文丰富,有的还与原文不一致,但是我的预测也是有依据的。

男2:当我发现自己的预测和故事的实际内容不同时,我会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接着猜测后面可能会发生什么。

男1 同学的发言,再次对预测中“关注文本细节”的方法做了回顾。此课排位为单元第二篇,确实带有复习整理的功能和意图。女1 同学的发言,则是对“关联生活预测”的方法,也做了复习。女2 同学的发言最妙。虽然是预测失败,但给予所有同学鼓励,告诉大家只要是有依据的预测,失败也没什么。“依据”应该成为梳理整节时的关键词,提醒小孩预测时要因循自己的依据。男2 同学的发言,类似“代教师说话”,正面提出“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的建议。这四次发言,让整个预测的过程清晰可见,可以操作,具体表述为,第一步:预测,关注文本,关联生活;第二步:预测,不惧失败,重在依据;第三步:预测,不可草率,应不断调整。这就是小孩下课后能带走的方法。而三步之中的“依据”,则为本次教学的重中之重。

同样,在《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课后练习中,以列表的形式,再次让这“从依据到结论”的过程清晰可见。表格第一项就是“故事里的内容”,这是依据之一;表格第二项就是“生活经验与常识”,这是依据之二;由两个依据得出的结果,就是表格的第三项“预测的内容”。可见,寻找依据,遵循依据,处理依据,依据是对阅读信息的综合加工,是需要教的,是可以通过教来提升的能力。

预测,如果读不懂教材,教起来会很简单,因为有了课文对照,还可以查询到各个故事的结局。可如果明白教材的设计意图,知道预测本身的组成要素,根据学理来教,教起来则会很有意思,因为预测本身,就是教在未知,教在趣味点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