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展览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展览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展览作为展览学的研究对象,要求研究者接近展览、参与展览,在实践展览过程中研究展览。亲自参与展览实践,经常从事调查,仍是从事展览研究的基本前提。与展览紧密联系的某些现象,可能迷惑人们的眼睛,妨碍人们认识展览的本质。相对于展览系统而言,这些下位子系统是展览系统的“孙子”辈系统。在投放渠道中,可能有平面渠道、立体渠道,在平面渠道中又有报纸、刊物、高立柱、电子广告等,按辈分来讲,它们已是孙子、重孙辈系统。

展览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1)唯物论的认识论

研究展览,是要认识展览,认识展览的特征与产生、发展规律。因此,必须以唯物论的认识论作为指导,来研究展览、认识展览。

实体展览具有感性特点,属于第一性。如某某玩具展、某某服装展、某某机械展、某某电子展等,都是很具体的,既包含了各自的展览个性,也包含了展览的共性。我们认识展览,要从具体的展览开始,既要认识展览的个性,又要认识展览的共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所以,认识具体的展览,不仅是认识展览的个性,也是认识展览的共性。但是这种对展览共性的认识不能局限于个别展览,也不能局限于个别类型的展览,而是应当建立在对所有展览类型认识的基础上。只有把个性和共性结合起来,才能更全面地认识展览。这样的展览定义才是展览学意义上的展览定义。

展览作为展览学的研究对象,要求研究者接近展览、参与展览,在实践展览过程中研究展览。不参与展览实践或浅尝辄止,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抄来抄去,不能解决问题。尽管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研究者不能亲自从事每个展览,但这不能成为不参加实践或调查的理由。这就要求研究者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吸收别人的经验。亲自参与展览实践,经常从事调查,仍是从事展览研究的基本前提。只有扎扎实实地参与展览,调查展览,用心观察,并与相关的展览知识相结合,才有资格对展览进行探索性的研究。

客观世界是异常复杂的,我们所接触的展览也是如此。与展览紧密联系的某些现象,可能迷惑人们的眼睛,妨碍人们认识展览的本质。比如,有的人看到艺术展示在展览中的重要性,就认为展览是艺术,并进而推导出展览是上层建筑的结论。这显然没有抓住展览的本质特征。展览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它可以为经济基础服务,也可以为上层建筑服务,但它自身只能归属于第三产业,从而只是经济基础的一部分;展览只有上升到理论部分,成为展览学,才是上层建筑。再如有人看到商业展览中买卖人在其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就认为展览是商人的聚会;因为展览是由某些临时机构组织的,就认为展览是临时组织等。这些东西不仅不能使人认识展览的本质特征,而且给人造成思想混乱。因此在研究、认识展览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改造过程。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才能逐步接近真理。

(2)比较法

研究展览,离不开比较法。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客观事物只有在比较中才能显示出各自不同的个性与特点,才能更好地为人们所认识。

展览中的比较,首先是不同类型展览的比较。展览类型不同会导致功能不同、操作方法不同,即使是同类展览,有时操作方法也是有别的。如宣传教育类展览,大部分主办单位都是政府,经费通过财政拨款解决,参展单位与观众也是由政府红头文件新闻报道广告来进行组织,费用较省。而大部分的商业展览,主承办单位都是展览公司或商协会,办展的所有费用都要靠公司自己解决。再如,商业展的主承办者,须向参展者预先收取参展租金,而艺术类展览的主承办者不一定要求参展者预交场租费用,而可以通过事先协商,将画作销售收入按一定比例分成,作为参展租金;对未成交的参展者,可留下部分参展作品作为参展费用。(www.xing528.com)

其次是展览的历史比较。研究展览,不仅要比较研究展览的现状,而且要比较研究展览的历史。通过对展览现状与历史的比较研究,才能深入了解展览的发展、变化和进步,进而才能研究展览发展的规律。只研究现在,不研究过去,就难以在动态中把握展览发展的规律。事实上,规律是事物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趋势,所谓静态的发展规律是不存在的。

(3)系统论

系统论是由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L.Von.Bertalanffy)创立的。其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他认为,任何一个系统都不是各个部分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根据系统论,展览也是一个大系统。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系统。比如从展览的组织构成看,展览至少由6个子系统构成:展览主办方(承办方)、展览馆、参展方、观众、设计搭建、物流。再如,展览的营销也是一个系统,该系统从展览的策划、营销准备、广告投放、营销,到展位安排落实、接待,到布展、撤展,以及展后对成交的关心、下届展览信息的告知等,整个系统由很多环节构成,缺一不可。

每个系统都是由不同的子系统构成,子系统又由下位子系统组成。相对于展览系统而言,这些下位子系统是展览系统的“孙子”辈系统。假如我们把营销作为一个系统,则广告是其子系统,由设计、投放渠道的选择、时间选择、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投放组合等环节组成。在投放渠道中,可能有平面渠道、立体渠道,在平面渠道中又有报纸、刊物、高立柱、电子广告等,按辈分来讲,它们已是孙子、重孙辈系统。

系统中的各个要素都有自己的特殊功能。这种功能在各自孤立存在的情况下,或没有办法发挥,或无法全部发挥出来。但在结合以后,其功能将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比如展览主(承)办单位的展览项目,没有参展商的参与,就无法举办;同样,有了参展商没有观众也无法进行。正是展览,给参展商提供了宣传自己产品或理念的舞台,给参观者提供了学习环境或了解商品信息的舞台。因此,我们不仅要研究系统的结构,各组成部分的功能,还要联系整体来研究子系统各自功能的发挥,研究他们结合的条件,分析环境对其影响,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潜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