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业界探索与学术研究的异同点

业界探索与学术研究的异同点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众筹自2011年引入我国以后,业界、学界和政界均有参与。由于众筹行业属于新兴行业,发展迅速,新业态新模式更新速度快,依赖于文献所做的学术研究,只能与行业严重脱节。众筹企业的信息交流主要通过业界的会议,而非阅读学术论文。另一方面,众筹文献的热点词研究与行业关注密切相关。我国对众筹进行研究的机构合作关系单一,主要是师生合作和同事合作。

业界探索与学术研究的异同点

众筹自2011年引入我国以后,业界、学界和政界均有参与。政府主要从事政策的制订和行使监管的责任。从本节的学术研究情况看,学术研究与众筹行业的实践有相同之处,但也有较大的差别,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

1)两者关注的重点不同

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方面:第一,众筹概念和思想的介绍和传播,从学理上和法理上分析众筹存在的合理性及可行性;第二,众筹的法律法规及监管;第三,众筹运营的商业模式及项目众筹成功的影响因素。其中,第二个方面的研究是最多的。业界虽然也非常重视法律法规及监管政策,但是,业界的主要目标就是找到好的商业模式并能实现盈利。作为新生的行业,很多行为走在法律的边缘,具有较多的法律风险,业界关注政策,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政策的支持,保证行业有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2)业界和学界融合度低

业界在商业模式及运营方面对众筹进行了近10年的探索,发现了多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模式及实际操作的办法。但在学术研究中,对众筹商业模式的研究却常流于表面,研究的依据不是行业调查,而是文献和资料的引用。由于众筹行业属于新兴行业,发展迅速,新业态新模式更新速度快,依赖于文献所做的学术研究,只能与行业严重脱节。论文中引用的大量文献,在论文发表时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论文中引用的某众筹平台的商业模式,事实上该平台早因运营不善而下线,但论文中不断地引用早期的论文,导致该平台被反复提及和传播。众筹企业的信息交流主要通过业界的会议,而非阅读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中所使用的数据与行业真实的数据有很大差距,由于行业的底层数据基本垄断在行业的第三方资讯平台或研究机构,而这些部门采集数据但不对外提供底层数据,只发布基于数据分析的各种报告。因此,学术研究中的数据,要么是通过个人从少量平台上收集的数据,要么是二次数据的整合,并且,由于学术研究者对业界的数据含义不了解,影响了统计的准确性。在这种情况下,学术研究的成果,很难反映真实的情况。

学术论文中与业界融合的最好的部分,是法律法规等政策性研究的论文。其中有些研究能从学理和法理上,从相关法律法规演进的过程中,进行思辨性分析,这类研究成果,通过少数学界和业界两栖的学者,传播到政界和业界。

3)图书比论文与行业结合度更高(www.xing528.com)

1.3.1节中列出的众筹图书的重要作者,要么是与行业联系度极高、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学者,要么是众筹行业的创业者或积极推动者。

相比较,期刊论文的重要作者,却与行业没有关联。在行业交流中很少出现。

对文献的可视化分析进行总结,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众筹文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众筹行业的发展情况。一方面,众筹研究的文献产出量的变化与行业变化紧密联系。自2011年至2015年,众筹平台快速增长,反映众筹行业快速发展的局势;2016年至今,众筹平台新增数量快速下降,众筹行业的发展有所衰减。众筹的文献产出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与行业发展趋势保持一致。另一方面,众筹文献的热点词研究与行业关注密切相关。以法律监管为例,法律风险、规制等主题是众筹文献长期的热点。同时,自2014年我国陆续推出全国性或地方性的互联网金融相关法案与监管政策。

第二,众筹研究的机构往往是单独“作战”,形成的科研合作网络的团体较少,合作率较低。我国对众筹进行研究的机构合作关系单一,主要是师生合作和同事合作。众筹实际上是互联网发展的跨学科领域产物,而现有的文献一般都偏向研究者专业角度的分析。例如出版众筹的研究基本是从传媒、出版学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层次较为单一。

第三,众筹领域的研究呈多样化趋势。根据众筹文献的时区图谱,对众筹的研究从宏观向微观转变,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元。众筹研究热点从一开始的众筹风险、众筹理论介绍到近两年对农业众筹、图书馆众筹等具体领域的研究,众筹领域的研究方向开始逐渐细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