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的教学培育成果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的教学培育成果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促进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建构相应的化学基本观念,要从“知识为本”的教学转向“观念建构”的教学。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则不同,虽然也选择和讲授事实性知识,但事实性知识更多地作为观念建构的工具和载体。无疑,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是一个关注学生深层思维技能,有效培养学生批判性、创造性等综合思维的教学过程。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的教学培育成果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是从学科观念和思维方式视角对化学学科思维的描述,强调学生建立起对物质运动变化永恒性、多样性、条件性、规律性和价值性的认识。因此,培育学生此维度素养,一定程度上可理解为让学生在学习与掌握物质变化等相关知识基础上,建构审视与看待物质运动变化的学科思想观念。为此,培养与发展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的教学,应强调培育学生反应(变化)观、守恒观与平衡观等化学基本观念。

化学基本观念是在深刻理解化学学科特征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反映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基本看法、基本态度和处理物质世界有关问题的基本价值取向。化学基本观念是学生对化学具体事实、基本概念与原理等化学知识经思维加工整合后积淀下来的学识素养。为促进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建构相应的化学基本观念,要从“知识为本”的教学转向“观念建构”的教学。[14]

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有别于具体知识的教学。后者常常围绕具体事实性知识的讲解,关注学生对具体事实性知识与相关概念原理的辨析与记忆,忽视概念原理性知识的认识功能与指导作用。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则不同,虽然也选择和讲授事实性知识,但事实性知识更多地作为观念建构的工具和载体。教学时,强调将学生置于真实、有意义的学习环境之中,通过问题解决、活动探究等多种途径与活动,积极引导学生运用超越事实的思维方式对事实性知识进行思考,并在不断加工提炼基础上形成深层的、可迁移的观念或观念性知识。无疑,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是一个关注学生深层思维技能,有效培养学生批判性、创造性等综合思维的教学过程。

如何开展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毕华林等指出: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应以问题解决为过程目标,以基本观念的建构为最终目标。这样的教学,强调超越具体事实提炼基本观念,并将基本观念外显为基本理解;强调将基本观念的生成过程情境化、问题化、活动化,以问题为主线贯穿始终。观念建构的化学教学设计流程为[15]:(www.xing528.com)

图2-3-2 “观念建构”的化学教学设计流程

教学设计时,先开展教材分析,确立统整单元教学内容、超越学科知识的化学观念,并明晰具体知识、核心概念与基本观念的关系。接着,根据知识内容和学生水平,将基本观念用概括性的语言(即基本理解)表达出来,并将其转化为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内容将基本理解转化为“为什么”“如何”等高水平驱动性问题以激发学生思维;再以驱动性问题为主线创设学习情境、安排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并使问题、情境、活动和深层理解保持统一性。最后,引导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反思,建构、发展和完善观念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