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何强调开展学情分析诊断

为何强调开展学情分析诊断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显然是因教师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并操控学习者经验的结果。因此,教与学活动的开展,必须十分关注学习者的已有经验。[10]对学习者已有经验的分析判断,便是学情诊断。“素养为本”的化学教学,旨在培育与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分析学生现有的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认识视角、认识思路以及认识水平,从而确立适切的教学起点、设置相应的情境与问题、选择适切的教学方式与策略,是“素养为本”教学的关键。

为何强调开展学情分析诊断

学习是指由经验引起的学习者知识变化”,这一定义强调,学习者所发生的知识(事实、程序、概念、策略以及信念等)变化是由学习者经验引起的。课堂学习中,学习者的知识为何会发生变化?显然是因教师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并操控学习者经验的结果。正所谓“教学是教育者对学习者的经验进行操控从而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发生变化的过程”。因此,教与学活动的开展,必须十分关注学习者的已有经验。[10]对学习者已有经验的分析判断,便是学情诊断。

“素养为本”的化学教学,旨在培育与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这就强调不仅要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化学知识,还应高度重视学生建构与发展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独特认识视角,帮助学生形成与完善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特征与规律的思路或框架,以此培育与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思维方式和解决真实化学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化学价值观念等。培育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总是以学生现有的素养水平为基础,通过开展富有化学学科特质的学习活动来实现的。因此,分析学生现有的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认识视角、认识思路以及认识水平,从而确立适切的教学起点、设置相应的情境与问题、选择适切的教学方式与策略,是“素养为本”教学的关键。(www.xing528.com)

初中化学“燃烧与灭火”的学习,虽然学生在之前学习氧气时已经认识到有些化学反应需要点燃、加热才能发生,但尚未建立从化学反应条件的视角看待化学反应,未能建立起“反应物—反应条件—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化学变化的应用”的化学反应认识思路,更没有意识到可以通过条件的控制使化学反应朝着人们需要的方向发展。为此,本课教学应立足学生当下的素养水平,引导学生回顾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木炭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等相关反应,开展化学反应是否需要条件、为何需要条件、调控条件对燃烧产生怎样的影响(燃烧反应发生或消除、燃烧剧烈或不剧烈、燃烧完全或不完全等)、人们如何调控反应条件从而实现应用反应满足人类需要等相关问题的讨论,从而建立起化学反应需要一定条件、条件改变会影响化学反应、可通过调控条件改变(利用)化学反应等的认识,建构从反应条件审视化学反应的视角,建立“反应物—反应条件—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利用”的化学反应系统认识,从而培育与发展“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维度的学科核心素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