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情视角下的名篇细读:秦晋殽之战分析

学情视角下的名篇细读:秦晋殽之战分析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秦晋殽之战》是《左传》中叙写战争的名文,收在沪教版高三上语文教材之中。秦穆公认为此时出兵郑国是稳固自己在中原利益的大好时机。“孤之罪”“孤之过”,秦穆公主动承担了战争失利的责任,免去了战败将领的罪责,显示了一位英主应有的担当。这场婚姻可以说是政治婚姻的典型,文嬴也可以说是秦穆公维护秦在晋利益的代表。她在晋襄公面前称秦穆公之时,始终

学情视角下的名篇细读:秦晋殽之战分析

秦晋殽之战》是《左传》中叙写战争的名文,收在沪教版高三上语文教材之中。《左传》善写战争,本文短短八百余字将一场非常复杂的战争叙写得有条不紊,故而梁启超在《中国历史要籍解题及其读法·读〈左传〉法之二》(岳麓书社2010年版)中曾评论说:“《左传》文章优美,其记事文对于极复杂的事项——如五大战役等,纲领提挈得极严谨而分明,情节叙述得极委曲而简洁,可谓极技术之能事。”不仅如此,本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性格鲜明,不仅主要人物如蹇叔、秦穆公、原轸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即便是次要人物如王孙满、弦高等人也是在片言只语间即跃然纸上。学生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提出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战前的秦穆公是一个傲慢专横、刚愎自用的君主,战后的秦穆公变成了一个宽宏大量、勇于认错的形象,这样的转变是不是太快了?

图3-1-1 《左传经世钞》书影(清刻本)

图3-1-2 秦穆公像

学生的疑问是值得探究的。首先,秦穆公在“蹇叔哭师”这个片段中确实展现的是一个刚愎自用、利令智昏的君主形象。当然,秦穆公考虑在此时出兵郑国并不是毫无缘由的。这年的四月十五日,郑国的郑文公去世了,由公子子兰即位为郑穆公,而郑穆公自幼居住在晋国,与晋文公一向交好,因此郑穆公的即位成为了秦穆公的心头之患,他担心秦国在郑国的利益会受到损害。这年的十二月初九,晋文公去世了,晋国正处于国丧期间,新旧君主尚未完成交替,应该没有余力处理郑国的事务。秦穆公认为此时出兵郑国是稳固自己在中原利益的大好时机。但是这样的设想遭到秦国老臣蹇叔的坚决反对。蹇叔条分缕析地论述了出兵郑国的危害,当然老臣蹇叔的深谋远虑让秦穆公无法辩驳。但摆在秦穆公面前的利益实在太诱人了,秦穆公不言分说地拒绝了蹇叔的意见。细看这个片段,作者对秦穆公的叙写只有寥寥数笔,但是却意味深长。第一处“穆公访诸蹇叔”,说明这是秦穆公主动上门咨询蹇叔,看上去是“访”(咨询),其实不过是想得到国内有声望的老臣的支持,可见其内心之虚。第二处“公辞焉”,在蹇叔雄辩式地论述了出兵郑国的危害之时,秦穆公显然无言以对,无辞以驳,故而文中全无秦穆公反驳的言论,但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公辞焉”,就可见其蛮横傲慢、利令智昏!第三处写“蹇叔哭师”后,秦穆公派人去咒骂蹇叔,“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堂堂一国诸侯,竟然派人以极粗鄙的语言咒骂国内具有声望的老臣,可见其霸道跋扈!最后一处“秦师遂东”,虽不是直接写秦穆公,也可见出秦穆公的心态。仍然是用短短的四个字,并另起一段,以异常冷峻的笔调暗示了秦穆公的一意孤行,刚愎自用。由此可见,这段中叙写秦穆公的笔墨非常简省,但却起到了以少胜多的效果,秦穆公的形象不知不觉中已然跃然纸上了。

其次,正如那位同学所言,秦穆公在殽之战之后忽然又以一个宽宏大量、勇于认错的形象出现了。“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秦穆公穿着白色的衣服等在郊外,对着军队痛哭流涕,这是对战死的英灵的祭奠,也是对自己的错误决定后悔不已。“孤之罪”“孤之过”,秦穆公主动承担了战争失利的责任,免去了战败将领的罪责,显示了一位英主应有的担当。

看上去,秦穆公前后两次出场,形象塑造有转变太过突然之嫌。但是,如若我们了解《左传》行文中那种“以少胜多”的简省的笔法,细细梳理文本,我们会发现秦穆公在文本中远不止这两次出场,或者换句话说,秦穆公这个人物是时时在场的。我们更可以说,秦穆公这个人物形象在文本中是自然成长的。

文章在“蹇叔哭师”之后,叙写了“王孙满观师”“弦高犒师”“皇武子视馆”“原轸论战”“文嬴释俘”“阳处父追囚”等场面。其中有几处叙写,容易被忽视,却是理解秦穆公心态变化的关键之处。

第一处是“孟明退兵”。在此之前,商人弦高以自己的财产犒劳秦师,进而收到情报的郑穆公派皇武子辞客,这都向秦军暗示郑国已做好迎敌的充分准备。在这种情况下,秦国将领百里孟明提出了退兵的建议:“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吾其还也”,是一种商量或建议的语气,那么他商量建议的对象是谁呢?文本里没有记载。也许是一同出兵的将领西乞术和白乙,但更可能的是秦穆公,因为发起这场战争的真正决策者是秦穆公,那么中止这场战争的人也只可能是秦穆公。固然,有时也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说法,不过那毕竟是千钧一发的紧急时刻,而这里显然是不适用的。那么,秦穆公为什么会中止这场战争,可能的解释是权衡再三,弊大于利,无奈地退兵了。

图3-1-3 古滑国之今址

第二处是“灭滑而还”。短短四字,也值得玩味。与退兵同样的道理,“灭滑而还”绝不可能是孟明擅自作的决定,也不是战前所作的军事部署,那么,这与“中止攻郑”应是秦穆公同时做出的军事决策。想想上年出师之时,秦穆公不顾蹇叔等大臣的强烈反对,悍然出兵;现在却耗费了大量的国力,而无丝毫功劳而返。这显然使得秦穆公在国内的处境非常难堪。因而,秦穆公希望借灭滑来挽回一点颜面。“灭滑”的心理意义恐怕更大,因为滑是一个很小的诸侯国,且距秦遥远,秦灭滑之后也不能真正拥有滑国,这点秦穆公是非常清楚的。事实上也是如此,滑被秦灭去之后,就被晋国占有。《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载晋人语:“虞、虢、焦、滑、霍、杨、韩、魏,皆姬姓也,晋是以大。若非侵小,将何所取?”可见,滑终为晋国所有。所以,秦穆公的“灭滑”行动,恐怕是想借此挽回自己的面子,掩饰自己政治和军事上的错误决定。

第三处是“文嬴请三帅”。如果说“灭滑而还”时,意识到自己错误的秦穆公还希望挽回自己的颜面,那么秦师的大败让秦穆公彻底清醒了。《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刘尚慈《春秋公羊传译注》,中华书局2010年版)中说秦国“匹马只轮无反者”,秦兵全部覆灭,而将领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被晋军俘虏。清醒的秦穆公此时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营救三位将领,也正在这时有了“文嬴请三帅”这一场景。文嬴是晋文公的妻子、晋襄公的嫡母,也是秦穆公的女儿,在晋文公重耳因“骊姬之难”流落秦国时,由秦穆公许配给重耳。这场婚姻可以说是政治婚姻的典型,文嬴也可以说是秦穆公维护秦在晋利益的代表。她在晋襄公面前称秦穆公之时,始终称“寡君”,也可见一斑。因而,“文嬴请三帅”背后的主使者一定是秦穆公。这是秦穆公彻底清醒之后的暗中积极营救。明面上是文嬴的举动,背后却隐藏着秦穆公的双手。

这样看来,秦穆公从出兵之时的刚愎自用,到退兵之时心知己过,进而利用“灭滑”来掩饰过错,然后在秦军的大败中彻底清醒,随即利用文嬴积极营救被俘虏的“三帅”,到最后三帅回国后的承担过错。这个人物形象的成长在情节的发展中显得波折而有推进,自然而又丰满,是极富艺术性的。因此,秦穆公的形象转变不是突变,而是自然演变,是符合情理与逻辑的。

只不过要读出秦穆公的人物形象的自然演进过程,是需要我们挖掘文本中那些隐性的信息。以西方“接受美学”的理论观之,文本有其自身的“召唤结构”,其携带的“空白”往往具有重大意义,留给读者广阔的遐想空间。读者只有一边阅读一边将文本的空白丰富,作品的主题意义才逐渐表现出来。就本文而言,我们得关注文中那些关于秦穆公的简省的笔墨,将这些空白点丰富起来,我们就会发现其实秦穆公是时时在场的。

以这样的方法再去读一读“殽之战”的另一位君主——晋襄公,他却又时时给人一种不在场的感觉。比如“原轸论战”,在这样重大的军事论辩中,晋襄公应是在场的决策者。《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82年版)中就记载:“当是时,晋文公丧,未葬。太子襄公怒曰:‘秦侮我孤,因丧破我滑。’遂墨衰绖,发兵遮秦兵于殽。”但是在本文《秦晋殽之战》的“原轸论战”之中,竟然不及晋襄公的片言只语。再看后文的“文嬴释囚”片段。文嬴巧言请求释放三帅,文中只下三字“公许之”;原轸得知三帅被释放,当堂痛骂,文中只写“公使阳处父追之”。这些地方竟然也不见晋襄公的只语片言。一个始终在场的晋襄公,却总给人不在场的感觉,那么他一个缺乏政治经验和政治决断的新君形象就呼之欲出了。

总而言之,《左传》中以这样简省的笔墨刻画了如此丰富而真实的人物形象,着实是大笔力!学生在此提出疑问,恰恰是深入阅读的一种体现,教师不妨顺势加以引导,带着学生向阅读更深处漫遡。

图3-1-4 晋襄公绣像

【附】(www.xing528.com)

秦晋殽之战

《左传》

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秦师遂东。

图3-1-5 殽之战地形图

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曰:“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杞子奔齐,逢孙、杨孙奔宋。

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

晋原轸曰:“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故患生,违天不祥,必伐秦师!”栾枝曰:“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遂发命,遽兴姜戎。子墨衰绖,梁弘御戎,莱驹为右。

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殽,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文嬴请三帅,曰:“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公许之。

先轸朝,问秦囚。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图3-1-6 秦晋人物绣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